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上位面容刚毅,神色威严,竟然真如家中黄帝画像一般,乃是人主之相,日月之姿,龙凤之表啊!”

面对如此清新脱俗的马屁,朱元璋忍不住大笑,“黄帝幼年早慧,出生不久,便能够言语,十五岁就无所不知……咱十五岁的时候,还在给人放牛,在地里耕田,上树下河,字都不认得几个啊!”

老朱的坦白让朱铭一阵错愕,忍不住道:“上位乃非常之人,才能行非常之事,如今上位雄踞江表,气吞东南,以成坐断之局,他日席卷中原,一统神州,也只是翻手之间。”

朱元璋没有反驳,毕竟这的确是他想的,只是老朱笑道:“你看看咱,不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吗?咱并非因为与众不同,才有了今日。恰恰相反,因为咱跟老百姓一样,饱尝家破人亡的痛苦,知道民生艰难,百姓想的是什么……这也是元廷无道,把老百姓逼得没了活路,和咱一样的人太多了,为求活命,不得不愤然起兵,能有今天的局面,也是无数将士前赴后继打出来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朱元璋不紧不慢,将这番道理说出来,如果说张希孟对老朱最大的影响,估计就是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了。

过去的朱元璋或许会因为出身低微,有所介怀。

也可能会因为有人提到光头,而迁怒于人,觉得是在诋毁自己。

但是如今的老朱却对自己出身,还有曾经受过的苦难格外骄傲。

瞧瞧,这些事情都打不倒咱,那咱就是百炼成钢,一无所惧!

朱元璋的这个心态,外人是很难知晓的。

朱铭准备了一肚子马屁话,此时都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了……他只能低头假装喝茶,快速转动心思,但思索再三之后,也还是没有什么头绪,只能咬着牙道:“上位可是准备晋位吴王?”

朱元璋笑着点头,“咱在渡江之后,就用了华夏吴国的年号,如今称吴王,也算是顺理成章,并无不妥之处,朱学士以为然否?”

朱铭慌忙道:“上位所言极是,中原大地,百年之间,必有圣人降世,中原丧乱,社稷分崩,上位应运而生,为救民而来,实在是万民之福啊!

朱元璋含笑接受了这话,他也喝了口茶,随后道:“百年前,成吉思汗亦是圣人乎?”

轻飘飘的一句话,漫不经心的发问,朱铭听在耳朵里,竟然一阵胆战心惊。

这话要怎么回答?

要知道当下大元朝尚在,刘福通还在三路北伐,朱元璋也主张驱逐胡虏,成吉思汗要是圣人,那红巾军是什么?

可成吉思汗不是圣人,那元朝法统何在?一百年间,无数儒士,又在干什么呢?侍奉昏君吗?

朱铭的鬓角流下汗水,斟酌再三,这才缓缓道:“上位,宋运既终,天命真人,降于大漠,入主中原,以为天下之主……如此看来,成吉思汗,世祖皇帝,皆是圣人。只是子孙不肖,昏聩无能,以至于江山沦陷,社稷崩颓,豪杰并起。上位,上位便是当世圣人!”

朱元璋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话虽然勉强,但到底还能说得通。

“诚如是,咱只要纠正元廷弊政,开一朝新局,不在话下了?”

朱铭立刻点头,甚至是长出一口气,总算到了他擅长的领域了。

“回上位,来之前,小人反复思量,给上位提出了一些建议……上位应当亲贤臣,远小人。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尤其是爱惜民力,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敬天法祖,励精图治。不需数年之功,必定能一统宇内!”

朱元璋哈哈大笑,“说得好!咱请问先生,谁是小人,谁是贤臣?你不妨说说看?”

朱铭这下子都傻了,我就是那么一说,你怎么能直接询问啊?

给我多大的胆子,我也不敢诽谤你手下的文臣武将,要知道我现在还是个白丁,万一惹恼了对方,不是要了老命!

“上位,我,我……”

朱元璋摆手,打断了他,“你也不要说了,咱就问你,张希孟如何?

“这,这个……”朱铭支支吾吾。

朱元璋继续道:“他早早追随咱,帮着咱运筹帷幄,筹谋大计,能有今天,他居功厥伟,你说,他算不算贤臣?”

“算!”

朱铭咬着后槽牙说,能不算吗?

老朱笑道:“那他不敬孔孟,尤其厌恶理学,主张重新阐释纲常,他还认为,天下到了今天,让蒙古人入主中原,归结起来,都是士人之过……这也算是贤臣?”

朱铭额头的汗珠已经连成片了,鼻子上的汗水都流淌下来了。

他的心怦怦乱跳,难以平静。

张希孟这人是很让士林挠头的。

要说他的能力人品,绝对没有问题,甚至是清廉这一块,也无可挑剔,加上张希孟的出身,本来他该成为士林在朱元璋身边的代言人。

相比起李善长来,张希孟的优势太多了。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完美的人物,竟然处处跟孔孟之道对着来,尤其是出手就挖程朱理学的根。

外人也就是骂骂而已,可是张希孟出手,哪一下不是捶到命根子上?

光是一个均田主张,再加上对女人分田,入学等事情的肯定,就把纲常伦理拆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摇摇欲坠。

君臣、父子、夫妻……张希孟已经解决了大半,现在就剩下一个君臣,如果再让赵构跪下,真的就全都完了。

这是背水一战!

想到这里,朱铭只好跪倒地上,磕头作响。

而后抬起头,仰视朱元璋。

“上位,天子乃是九五至尊,口含天宪,为万民之主,至尊至贵,纵然宋高宗皇帝有错,也不该跪在臣子坟前,如此则纲常颠倒,后患无穷!”

朱铭顿了顿,又道:“小人知道,上位雄才大略,固然不会担心这些,但是还请上位替后世子孙思量啊?”

“怎么讲?”老朱淡淡问道。

“上位,这还不是显而易见?有了前例之后,就会有人居心不良,欺君犯上,若是有朝一日,他们以此胁迫天子,又该如何?

朱元璋竟然点了点头,“也有你这么一说……对了,那要是朱夫子的理学,便不会胁迫天子了吗?那又何必有天人感应之说?”

朱铭顿时目瞪口呆,跪在地上,盯着眼前的地砖,呆呆不动。

一个朱元璋或许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朱元璋读书有文化了……

朱铭的学问倒也不算突出,说到底只是扯着朱熹的大旗,跑来跟朱元璋套套近乎,希望能保住理学的地位。

理学不倒,朱子不倒,像朱铭这种人,就能继续维持眼下的地位。但是很不幸,他这点本事,直接被老朱给破防了。

甚至不用张希孟出手,朱铭就狼狈不堪,几乎瘫在地上。

朱元璋倒是心存善念,没把他怎么样。

“朱学士去馆驿休息吧,回头给朱学士赐膳。”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4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4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