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过早突入海上,万一刺激了方国珍,让他跟张士诚合作,那情况就糟糕了。张希孟还是希望专注抽打张士诚,把这货打服了,再对付下一个目标,不然树敌太多,容易翻船。

“主公,如果仅仅限于长江作战,我觉得完全可以。但是从王弼所,这支水师有元廷长江水师的底子,又被张士诚掺了沙子,现在刚刚经历大乱,杀死了不少统兵将官。我怕军心涣散,无力再战,必须要整顿一些时候才行。”

朱元璋神色淡然,他已经理解了张希孟的思路,这些想法一点错都没有,但很可惜,张希孟却没有真正领会朱元璋的意图……或者老朱境界提升飞快,尤其是在用兵这一件事上,他本来就比张希孟有天赋多了。

“先生,张士诚这人,不过是守家的老犬,现在他或许会出兵杭州,给咱们添乱……可若是咱们的水师在长江上走一圈,让常熟、嘉定、昆山等地的兵马,看到咱们的旗号,透漏出威胁苏州的架势,咱敢张士诚必定惶恐不安,不敢派兵。咱是要把张士诚锁在苏州城!”

这下子把话明白了,张希孟思索再三,不由得要赞一句,主公高见!

老朱并不是要真打,只是示威。

这样一来,作战的难度就直线下降。

但是让一支刚刚归降的水师,执行对旧主的威慑,还是很困难,很困难,人心这个东西,实在是太玄妙了。

哪怕被裹挟着投靠了朱元璋,鬼知道还有没有人心向张士诚?

“主公,咱们需要有一种快速安定人心的东西!”

老朱笑着点头,“没错,先生以为是什么?”

“田地!”

君臣两个,十分有默契地异口同声,随后哈哈大笑。

局面的确是越来越好,距离称王,真的不远了,或许要不了多久,都可以考虑称帝的问题了。

天降大任,朱元璋直觉肩头沉甸甸的。

“大家伙听着,喜讯,天大的喜讯!”

江阴码头的水兵营地,突然有人高声大喊,惊动了所有人。

“怎么回事?捡了狗头金了?值得这么高兴?”

好些水兵都忍不住抱怨。

他们已经过来了好几天,朱将军的待遇是真的不错,米面蔬菜,供应充足,还有一些肉蛋,不少人都吃胖了。

但是朱家军管理也着实严格,严禁他们离开营地,也不许赌钱,更不许溜出去逛青楼。

有几个水兵想要姑娘,结果被朱家军的士兵训斥了一顿,还让他们当众反省。

总而之,就是两种治军思路,两个次元的兵马,碰在一起,不可能不发生冲突。

果然,有一些人也生出了异样的念头,觉得朱家军不自由,不能随心所欲,什么都不许做,仿佛被关在了笼子里,好好的人,都成了罪犯,这和大牢有什么区别!

众人对所谓的喜讯已经没有多少期待的,无非就是送来两口大肥猪,或者三只羊,几筐鸡蛋,除了吃得好,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不过实话,也正是因为吃得好,才没有出现逃兵,有再多的心思,只要一想到下顿饭,人生就有了色彩。

“这一次可不是下顿饭的事情,是下半辈子……不,是好几辈子的事情!”

送信的士兵从怀里掏出一张红色的告示,冲着众人高高举起。

“上位已经下令了,从镇江到江阴,挑选沿江土地,授予水师将士,每人可得田三十亩左右,是当地民户的两倍!首批田契不日送达。”

有人似乎没有听明白,“给,给咱们田了?”

“这么快?”

许多人都不敢相信。

“没错,上位还了,将士辛苦,要求尽快帮着大家伙安家,让咱们能娶到婆娘!”

传达命令的士兵咧嘴笑了起来,可笑着笑着,就哭了……再看其他的人,短暂的错愕之后,竟然狂吼起来。

“上位万岁!”

“上位万万岁!”

“大家请看,这一片土地,西边紧挨着西津渡口,有运河纵贯,土地肥沃,还有灌溉,在镇江府也算是顶好的土地了,暂时划出两千亩,分给六百五十名弟兄。除土地之外,还有宅地基,有家眷的,急需房舍,只能暂时征集旧房。。。如果不着急的,今年秋收之后,就会安排人员,给大家伙建房,明天就能住进去了。”

郑遇春笑呵呵给大家伙介绍着……郑遇春不是常遇春,他是最早一批追随朱元璋的淮西老乡,属于老朱的心腹。

论起打仗,这些淮西汉子自不必多说,郑遇春还是朱家军这一批人里,识字最多,读书最努力的。

这可绝对没有夸张的意思,还没渡江之前,他就时常请教张希孟,还借书,抄书,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捧着小册子,借着月光读书,简直成了当时军营的趣谈。

只不多郑遇春这人行事低调,大家伙都不太注意他。

就是在前不久,郭兴被提拔为第一个训导员之后,老朱亲自考察了几个人,其中就有郑遇春,把他从副指挥使的位置调开,升任水师训导员。

这一次专门过来,协助接管水师。

郑遇春很有趣,在他粗犷的外表之下,有一颗很细腻的心。

“弟兄们,这一大片地,当初还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所有……所谓千年田,八百主。土地买卖兼并,似乎是寻常的事情,为什么咱们朱家军要管得这么严?难道多占几亩田不好吗?”

“要我说啊,你们千万不要这么想……放开了手脚,那也是张俊这种人能多占田亩,他们土地广阔,每年光是租子,就能收几十万石。普通人哪有什么本事,守住自家的土地?还不是要租人家的田亩,乖乖交租子?”

“咱们讲的是人人都有一块田,不算太大,不能让你们坐享其成,但最起码不会饿死,不用被逼着去租别人的田。一家几口人,留几个劳力在家务农,有本事的就出去挣钱,把孩子送进学堂,如果运气好,孩子够聪明,会读书,就能光宗耀祖,改换门庭。如果没那个本事,回家种田养猪,照样过日子。这就是咱们朱家军的主张,恐怕没法让你一步登天,但不会落到地狱里面,能挺直腰杆,做一个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郑遇春耐心讲着,领着这些水兵,在田埂上走着,看着一块块的标记,原来土地已经划分好了,最后确认之后,就能拿到属于自己的田契。诚如郑遇春所讲,这么一块地,没法让你大富大贵,但确实能够衣食无忧。

而且朱家军处处提倡公平,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每一个得到土地的人,都会站在一起。如果有谁想倚仗权势,多侵占土地,其他人出于担忧,也会反对兼并的。

也就是说,只要这个基本盘够大,够牢靠,想要改变的难度就越大。

当然了,如果把田亩制度,弄得乱七八糟,有官田,也有民田,还有一些人可以免税免役,谁都说不清楚怎么回事,当均田制受到冲击的时候,也没法形成合力,也就保持不住成果了。

郑遇春领着大家伙观看土地,讲解政策,又去了已经分田的百姓家里,去看看他们的吃穿住房。

齐整的院落,土坯瓦顶,最让人惊讶的就是仓库里的稻谷,慢慢的一间房,光是看着,就让人心里满满的。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3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3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