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些士绅也是踢到了铁板,就在这时候,朱元璋突然站起,走了过来,“咱刚刚看了名册,你姓留?”

此人连忙点头,“回吴国公的话,小人留熙。”

“哦!刚刚你口口声声说什么族产,咱问你,你的家中可有什么有名的人物,传下了多大的产业?”

留熙愣了,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朱元璋看着他的神情,突然笑道:“是不是留梦炎的后人?”

“是……不过是偏房,不是嫡系。”留熙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不是嫡系?那你们在湖州还有这么多产业,可见留氏子弟,活得不错啊!”朱元璋笑眯眯问道。

留熙心怦怦乱跳,不谈均田的事情,突然牵扯到了他们家,怎么都不像是好事情。

“回吴国公的话,留氏耕读传家,清清白白啊!”

“好一个耕读传家…是百姓耕田,你们读书吧?”朱元璋笑呵呵扭头,“张先生,你看咱说得没错吧?”

张希孟忙点头道:“主公圣明。”

朱元璋又道:“张先生,你说咱们最初只想着均分田亩,想着好说好商量,给穷苦百姓一条活路。可偏偏有人百般反对,想出了一大堆的理由,说白了,不就是想保住高高在上的位置吗?”

张希孟再度点头,“主公一针见血。”

“那这个位置怎么来的?似乎是投降元鞑子,害死文丞相,用忠良鲜血换来的吧?”

老朱说到这里,留熙已经双腿瘫软,跪在了地上。

可老朱还不想放过他,“咱要是留氏后人,多半会散尽家财,老老实实,替祖宗赎罪。咱怎么也想不到,你还有脸到这里,跟咱谈条件……祸不及家人,可你们留氏,受了老贼这么大的恩惠,绵延百年,也该到了还账的时候了!”

朱元璋扭头,看了看张希孟,“先生以为如何?”

张希孟绷着脸道:“臣以为十分妥当……不只是湖州留氏,包括衢州留氏,都必须立刻拿下,不能姑息纵容!”

湖州的留氏一脉,被果断拿下,这一家人哭天抢地,老婆揪着留熙,破口大骂,你这是厕所吹笛子,你怎么张得开嘴?

那么多人去见吴国公,就你显自己的本事?

能言善道是吧?

脑筋机灵是吧?

你怎么不摸摸屁股,你们家干得恶心事还少吗?

跟你在一起,命都搭进去了!

婆娘拳打脚踢,挠得留熙满脸开花。

留熙气不过,饱以老拳,同样骂道:“这能怨我吗?还不是吴国公自己说的,他们要讲道理,只要答应均田,就不会为难……我不过是谈了点条件,就这么对我!这不公平!不公平啊!”

留熙忍不住冲着狱卒大喊,“跟吴国公说啊,千金买马骨,我们留家清清白白啊!要是杀了我们,吴国公说的话,就都不管用了。为了留家不值得啊!”

不管留熙怎么喊,都没人答应,只能掉头跟老婆子夫妻和睦,其乐融融,物理上打成一片。

但是留熙所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该怎么处置留家,成了老朱的难题。

本着遇到难题,就找张先生的原则,老朱叫来了张希孟。不过说实话,老朱有点为难。多年教学相长,互相影响,朱元璋的脑袋里不可避免刻上了张希孟的烙印。

在看待问题上,老朱也和张希孟有了几分相似。

虽然他憎恶留梦炎,鄙视这个汉奸,前不久和张士诚唱对台戏,就用留梦炎讽刺了高明等人,以他的无耻,痛斥所有还愿意给元廷效力的文臣士大夫。。

可不管怎么说,留梦炎都是个死了几十年,骨头都烂的差不多的古人了。

留熙等人,估计连留梦炎的面都没有见到,要处置这样的人,总有些说不过去的地方。当然了,老朱是准备杀人了,甚至他想要拒绝一切劝说。

因为老朱清楚,道理只能给愿意接受道理的人讲。

有些时候,就不能讲道理。

杀鸡骇猴,以儆效尤,咱必须要拿留氏的脑袋,告诉所有人,敢抗衡均田,不管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条!

因此朱元璋见张希孟的第一句话就是,“咱要杀人!”

张希孟眨了眨眼,突然笑道:“巧了,臣也想杀他们了!”

朱元璋瞧了他半晌,确定张希孟没有故意说反话,这才沉声道:“这么干,未必合乎先生心中的纲常道理。留梦炎虽然该千刀万剐,但殃及留氏后人,却是咱率性而为,先生不必为了迎合咱,放弃了心中的道理。”

又过了一会儿,朱元璋才道:“这事算在咱的头上,只说先生没能劝阻,是咱一意孤行就好。”

张希孟略沉吟,竟然笑了起来。

“主公是真打算成全臣的名声了……其实这不是臣想的。”

朱元璋猛然皱眉,询问道:“先生想什么?”

“想一个公平,一个公道。”张希孟答道。

“可咱做得不够公道!”朱元璋顽固道。

“那臣就想办法,让主公变得公道!”张希孟果断道:“主公,其实处置留氏,完全可以抛开留梦炎这个人,光是他们做得事情,也足够杀头了。”

朱元璋略微惊讶,随即道:“先生是说,他们鱼肉乡里,作恶多端?”

“事情或许要更复杂。”

“怎么说?”老朱越发好奇。

张希孟从怀里掏出了一些文稿,放在了朱元璋面前。

“主公,咱们先说一个名气更大的奸贼……秦桧!”张希孟道:“主公还记得溧水不?”

朱元璋笑道:“怎么不记得,当初咱们在金陵贴出了均田告示,溧水的百姓就动起来,主动自行分田,还闹出了不小的波澜……先生提这事干什么?”

“主公可知道,百姓要分的溧水田地,是谁的?”

朱元璋怔了怔,沉吟道:“莫非是……秦桧?”

张希孟点头,“没错,就是秦桧的,溧水的丰圩挨着石臼湖,正是他的封地,绵延八十多里,田亩足有十万之数!”

朱元璋一惊,那一片他去过,处在两个大湖中间,土肥水美,绝对是少有的膏腴之地,让他看了都流口水。

这么好的地方,竟然是秦桧那个大奸贼的?

“不止如此,秦桧在金陵其他地方,还有许多庄田,他死之后,家道中落,但是秦家每年尚有十万石田租收入,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朱元璋忍不住变色,江南的地租很重,至少在一半以上,但即便如此,能收十万石田租,那也表明秦家的土地至少有二十万亩!

这还是秦桧死后的事情!

想想他们老朱家,连一亩田都没有,只能租种别人家的,真是人比人得死啊!

“张先生,如此兼并,赵宋的皇帝就不管管?”

张希孟苦笑摇头,“主公,不抑兼并就是北宋的国策,王安石等人试图改变,但最终失败了。而金兵占据中原之后,赵宋逃到了临安,随着赵宋皇帝,来了许多达官显贵,朝中名臣……这帮人颇有些衣冠南渡的感觉,到了江南之后,大肆圈占土地,如饥似渴,充实家财,掠夺百姓,无所不用其极。秦桧有几十万亩田,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每年也能收六十万斛田租,便是韩世忠等人,也都多有田产。算起来只有岳王爷一个人干净而已!”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3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3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