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一切喜人的变化,都看在张希孟的眼里,如果说进攻洪都之战,算是预演,那么这次就是正式登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彻彻底底检验朱家军的实力。

到目前为止,张希孟还是非常满意的。

或许战争的胜负,在这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张希孟等文武大臣,陪着朱元璋,驻扎溧阳,总督三路兵马……毫无疑问,这三路之中,以徐达为主,常遇春和胡大海为辅。

只要拿下湖州,十万大军,立刻南下,直扑杭州。

而杭州一旦到手,巨龙的爪子就深入了大海,从此之后,翻江倒海,飞天遁地,再无阻拦!

其他方向都可以无功而返,唯独杭州,势必要拿下来。

朱元璋更加踌躇满志,“军心在我,民心在我,天心……也在我!”

“所以说……此战必胜!”

朱元璋的激昂,感染了大家伙。

在这种时候,似乎应该赋诗一首,鼓舞人心啊!

朱家军这边谁的文采最好呢?

毫无疑问,张希孟是学问第一,但是他的定位有些类似大儒,是要传道受业的。除了张希孟之后,宋濂等人的文采也不错,但是他们地位欠了一点,要不请朱元璋来一首?

貌似他还真写过……就在大家伙思量的时候,突然汪广洋急匆匆赶来,在他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上位,是刘福通送来的。”

朱元璋一怔,刘福通?

貌似这家伙从去年开始,就鼓捣北伐,这是有什么战果了?

“拿来给咱。”

朱元璋从汪广洋手里接过书信,才看了几眼,老朱的神色就凝重了,等他看完之后,就递给了张希孟。

张希孟拿在手里,迅速浏览……渐渐的,他的面色也不是那么好看。

刘福通在信上说,去年的时候,多亏了朱家军的粮食供应,他们顺利打入了关中。

如今他已经下令,三路北伐,其中由毛贵统领北伐东路军,从海州出发,登陆胶州,一战成功,杀死元廷佥枢密院事脱欢。

随后短暂修整,又攻下莱州,杀死元廷山东宣慰副使释嘉纳。不到半月,又攻占军事重镇益都,大元益王买努逃走,旋即又占般阳路,攻占滨州。就在来信之前,又攻占莒州。

“把地图拿来。”

老朱从郭英手里接过地图,立刻让文武重臣观看。

按照信上的进军路线,毛贵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跃马扬鞭,一举攻克了半个山东。

这个进军速度,这个所向披靡的势头,就连朱家军都自愧不如。

朱元璋刚刚的喜悦之心,淡了不少。

倒不是说老朱忌惮刘福通什么,而是说天下英雄,何其之多啊!

这个毛贵本是芝麻李部下,后来跟着赵均用,在赵均用倒行逆施的时候,他没有归附朱家军,而是去了刘福通那里。

当时只能算是逃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罢了。

现在一看,毛贵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老朱手下任何一员大将,这是一条龙啊!

总算有了施展的空间。

再想想,其实不只是毛贵,天完那边,张定边厉害不?赵普胜厉害不?

就算是张士诚,张士诚……曾经也是个人物啊!

生逢乱世,这是最大的不幸,也是最大的幸运。

和这样一群人争雄天下,又岂能骄傲自满?

“天下英杰,何其之多!传咱的命令,北伐是好事。刘福通那边需要什么,咱们尽力帮衬,不能拉后腿。”

老朱越发有格局了。

虽然他跟韩宋和刘福通之间,必然会有冲突,但是在北伐大业上面,老朱还是不愿意落人口实。

而且想到了这里,老朱又道:“也给张士诚去一封信吧!咱先礼后兵。”

张希孟一听,颇为赞同,朱升也同意,写信的任务就交给了宋濂,然后让张希孟润色,最后交给唐肃,送去了苏州。

诚王张公足下:昔日兄死守高邮,力拒胡虏,百万雄兵不得寸进,天下义士无不仰望。红巾义军,能有今日之威,赖公之德。如今韩宋北伐,大刀阔斧,胡虏为之胆寒,山东之地光复,孔孟之乡,重归汉室。正是普天同庆之时,高歌猛进之日。

公本为抗元志士,诚能去掉胡虏所授太尉名号,收拢人心,昭示天下。弟愿与兄,携手北伐,灭掉逆元,而后共商国是。兄弟阋于墙,外语其侮。

当此之时,兄勿要迟疑,宜早作打算!

“诚王,我家吴国公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过去诚王虽然介绍元廷诏安,但也无伤大雅,只要此时能够站在北伐大业这边。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我们还是朋友,不必刀兵相向!”

张士诚听到这里,眼睛冒火,刚刚在戏曲宣传上的惨败,让他恼羞成怒。

如今又来威胁他,真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张士诚盯着书信,突然伸手,抓起来撕成碎片,扔在了地上!

“朱重八!他一个要饭的小和尚,街头乞丐。现在敢教训本王!真是好大的胆子!他一而再,再而三欺负本王,还想让本王跟他联手!休想!本王现在是大元忠臣,正要凭着手里的精兵强将,取朱元璋首级,献给大都天子!”

唐肃冷笑道:“诚王,你这可是要跟着鞑子一起去死啊!”

张士诚切齿咬牙,“死的还不知道是谁……先把他拿下!”

左右一拥齐上,抓了唐肃。

而唐肃自始至终,都带着淡淡冷笑,这人果然是鼠目寸光,不可救药。

唐肃被抓了,关押在一处秘密的牢狱,看守相当严格。更何况他也没有学过卢秋云开锁的手段,也没有吴大头的名声运气,就只能在这个牢房之中端坐,凝神闭目,思索着过往的种种。

自己十年读书,不敢说满腹经纶,也是颇有心得。

但是这些圣贤书,竟然敌不过张相的寥寥几篇文章,敌不过自己在民间行走,亲身参与分田之后的感悟。

“牢头大哥,没有别的,我这里有一支古玉的簪子,无论如何,也能换些钱……你给我弄几张纸,一支笔就好。”

牢头看了看他,突然冷笑道:“你还想给外面写信?告诉你,到了这里面,就是死路一条,还没有人能出去!瞧你年纪轻轻,真是可怜啊!”

唐肃淡淡笑道:“我是求仁得仁,死不死已经无所谓了。我是想把心中的圣贤文字,千秋至理写下来。。倘若我死了,就让这些文字陪着我去阴曹地府,也好给我唐家先人看看,不孝子孙为了这个道理而死,死而无憾!”

牢头听了半晌,只是吐出两个字:“疯子!”

他一把抢过玉簪,扭头就走。

什么笔墨纸砚,做梦去吧!

唐肃也只能无奈苦笑,他们这种人,也就是这样了。

但是到了第三天,在送饭的托盘下面,竟然真的多了一些纸,还有笔墨。唐肃一怔,想要询问,却发现牢头把脑袋扭到了一边,他急忙伸手,将纸笔抢在了手里。

如愿以偿拿到了纸笔之后,唐肃对牢头的看法也大大改观,果然人都是有善念的。

人心向善,正因为如此,我们期盼的境界才会实现吧!

唐肃凭着脑中的记忆,就在大牢之中,趴在地上,默写张希孟的文章……人生天地之间,天地以田亩养育亿兆生民,不拘穷富,不论贵贱,皆有立足之地,糊口之田,皆得饱暖,皆得富足,此乃大同世界。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3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3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