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高启对军国大事没啥兴趣,可一听这些话,顿时瞪圆了眼睛,忍不住道:“纲常天定,非是圣贤人物,如何敢说重定纲常?还要把自己的文章放在学堂里,教导读书人,就不怕贻笑大方吗?朱元璋重用狂生,听信狂言,只怕也不是什么英明雄主,大王不必担心。”

张士诚翻了翻眼皮,真不用担心吗?

别看他那么骂朱元璋,但他在朱元璋手里倒了多少次霉,他自己清楚。最近一次,连罗贯中都跑了,足见朱元璋还是有些东西的,过分轻视对手,可不是好习惯。

张士诚轻咳道:“青丘先生所讲,的确有理,但是兵法也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本王自然要弄清楚朱元璋在干什么……诚然他的方法有用,也未必不能学过来,博采众长吗!再有一件事,朱元璋能蛊惑人心,本王就能正人心,靖浮言。我的意思是想请青丘先生出面,驳斥张希孟的胡言乱语,以正视听!”

高启顿时沉吟,其实听到张士诚所说,他就恼怒了。毕竟孔孟之后,能称得起儒家圣人的,几乎没有。

哪怕是董仲舒,朱熹,也最多半圣而已,他们也不敢说重定纲常,不过是修修补补罢了。

高启虽然年幼,但是学问不低,他精研儒家经典,又粗通佛道,属于三教合一的高端人才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知道这件事的难度,不光需要学问精深,还要格局宏大,至少要能跟孔夫子相提并论,方能推陈出新,不然的话,只会贻笑大方。

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人,居然有如此志向,要吗就是天生圣贤,要么就是一个疯子。而且后者的可能性,比前者大得太多了。

高启只当一个笑话听,根本不以为意。

“大王,朱元璋出身低微,张希孟年少轻狂,他们说什么,也只是贻笑大方,我看不如让他们自己显出原形,又何必计较,白白失了身份!”

高启的意思是不能跟他们吵,我下场吵了,岂不是给他们脸了!对于这种轻狂的人,只需要无视就好。

张士诚倒是听明白了高启的意思,可他不傻啊……如果真的没用,朱家军就不会发展这么快了。

如今朱元璋已经把他死死压制在淮东和苏杭之地。刚刚又击败了天完的倪文俊,抢占了洪都,进军江西。

照这个势头下去,只怕要不了多久,整个江南都是朱元璋的地盘了。

就在刚刚,倪文俊都派人过来,跟他联络,打算双方合作。

朱元璋能发展这么快,肯定是做对了一些事的。

如果把老朱说得一钱不值,那被老朱欺负这么惨的自己算什么?

笑话吗?

“青丘先生,就算要让朱元璋显露原型,也要等些时间。他们用心险恶,十分歹毒狡诈,又善于鼓动人心,笼络刁民……本王不能不防啊!”

高启略沉吟,就道:“既然大王如此说了,臣自然是责无旁贷。只是张希孟到底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总不能随便谩骂,辱没斯文啊!”

张士诚深深吸口气,“也有道理,实不相瞒,本王派人从金陵弄了一份抄本,我也粗略看了看,似乎说了些事情……青丘先生学问过人,自然能比本王看得明白。”

张士诚说着,才从袖子里抽出一份东西,递给了高启。

小册子很薄,大约也就一万字不到的样子,他展开之后,才看了几眼,就脸色微变,竟然急忙把头扭到了一边,平静了好一会儿,这才对张士诚道:“大王,仓促之间,臣也未必能找出漏洞,臣打算回去之后,请几位朋友,一起研读,仔细驳斥此中谬论。”

张士诚顿了顿,终于点头,“好,不过有一件事,你们切莫随意流传出去。”

高启用力点头,随口向张士诚告辞,他把小册子藏在了怀里,几乎小跑着,返回了吴淞江边的青丘草堂。

谷当天晚上,高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拿着小册子,反复研读,上半夜,高启不停皱眉头,到了下半夜,高启开始翻阅他的藏书,尤其是一些历史著作,看过之后,再跟小册子所写对照。

经过了一番忙碌,高启一直到了日上三竿,这才起身,伸了个懒腰。

哪怕吃饭的时候,他也手里捏着小册子,不断观看,思忖……一个上午之后,高启干脆走出了家门,去请他的好友了。

杨基、张羽、徐贲,三大才子都被请来了,他们三个和高启在一起,合称吴中四杰,都是青年才俊。

“我说青丘兄,你这是发得哪门子善心,竟然请我们过来?是赋诗,还是喝酒?”杨基笑呵呵道。

张羽也说道:“是啊!要不要请几个唱曲的过来,也好增加点意趣啊?”

高启看了看他们三个,微微一笑,“我也想请唱曲的过来,奈何只怕辱没了圣贤文字!”

“圣贤文字?”杨基不解,“我说青丘兄,你当年拿论语垫桌腿,还有朱夫子的文章当草纸擦屁股,你也没这么说啊!”

高启脸上发红,连忙摆手,“不说这些,我这里有一本册子,你们过来瞧瞧吧!”

高启说着,竟然站起身,用清水洗手之后,这才恭恭敬敬,缓缓展开,放在了大家伙的面前。

这三个人也惊疑不定,只能学着高启的样子,净手之后,围拢过来。

等他们一看这些内容,竟然也惊得目瞪口呆……张希孟在这本小册子,其实是归结了这几年的主要想法。

第一篇就是历朝历代,围绕着土地兼并,发生的王朝更迭,天命之上,乃是老百姓最根本的生存难题。

到了第二篇,张希孟则是总结了天子使命,提出了代天均田的主张,认为所有人生长在天地之间,都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能够安身立命,生息繁衍。

到此为止,这两篇文章还都是围绕着土地展开,虽然说振聋发聩,但也也不到惊为天人的地步。

但是第三篇文章,却让人领教作者的犀利之处。

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缙绅地主,官僚士绅。指出他们占有土地,坐享其成,是靠着压榨百姓生存。

如果仅仅是如此,也还不至于石破天惊。而接下来则是最要命的地方,作者指出士人创造的纲常,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士人通过和皇权结盟,维护自己的超然地位。

在文章最后,作者以夫为妻纲,不让女人出来劳动为例,仔细解释了这件事……这个世上,存在两种法则。

一种是士绅地主拼命宣扬的,为了让佃户永远留在土地上,供奉田租的士绅纲常。

另一种是普通百姓,为了生存,夫妻一起劳动,相互帮助,辛辛苦苦,维持家庭的现实选择。

这是两种同时存在的东西,只是普通人没有话语权,通常被忽视了。

士绅虽然没法消灭第二种法则,但是他们能够通过种种手段,把尽可能多的人拴在土地上,塑造出对他们有利的环境。

只是对士绅有利,对国家却是越来越不利,强汉盛唐,四姨宾服,赵宋岁币祈和,崖山之败,中原沦亡,衣冠不在,丘墟百年……罪在士人!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3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3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