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如今我家上位已经一统江左,势力强盛,无可匹敌。贵军又何必跟着元廷,受制于张士诚这个小人。我家上位诚意十足,只要你们肯投过来,好处自然不会少……是要钱,还是要粮食,军械,我朱家军什么都有,老将军何必迟疑。”
杨正仁沉吟片刻,忍不住长叹道:“我是心向朱将军,知道你们的厉害。但是我又听闻,你们志军严谨,约束极严,我们过去了,怕是不会有好下场吧?”
孙炎淡然一笑,“老将军,约束严格,那是为了能够打赢。试问老将军,您也不会愿意投靠一个无能鼠辈吧?更何况以如今我家上位的诚意,又岂会亏待了你们?”
杨正仁忍不住思忖起来,他又看了看这些黄金,心砰砰乱跳……就算朱家军的约束严一些,看在这些金子的份上,他也愿意投靠朱元璋。
大不了回乡做个富家翁也是好的。
至少这么多年,他还没遇见过这么爽快的。
“好!老夫必定会劝说我那侄子,让他弃暗投明,给朱家军效力!”杨正仁把心一横,竟然不顾一切了。
“好!”孙炎大喜,竟然又道:“再来一份黄金,让大家伙玩高兴了,赌畅快了!”话音刚落,又有人托着沉甸甸的盘子,里面的黄金就仿佛附着魔力似的,只要得到的人都对朱家军心驰神往,有好几个干脆拍着胸膛,管老朱叫上位了。
果然,只要金子开口了,其他一切都要闭嘴了。
赌局一直持续到了后半夜,杨正仁满载而归,足足赢了两千多两,其他人虽然输了钱,但是孙炎还都很体贴补上了,大家伙还都塞满了黄金,心满意足。
杨正仁都五十多了,竟然一点不服老。
赌了大半夜,竟然还不满足,搂着两个年轻的女人下去了,还真是老当益壮,非比寻常……送走了这几个人,孙炎一屁股瘫在椅子上只剩下流汗了。
他对自己的操作,还是相当满意的,没瞧见那几个货,口水都流出老长,争抢着向上位表忠心。
那个谄媚的模样,还真让人好笑。
只不过自己这么肆无忌惮地花钱,还都是跟陈迪借的,万一招降不成,或者张相不满意,跟自己算账,那可就麻烦了,把他切成三千六百片,全都卖了,也堵不上这么大的窟窿啊!
但愿老天保佑,一定不要节外生枝啊!
千万不要啊!
孙炎不知道,就在他肆意花钱,收买人心的时候,另一个人也来了,这位就是当世的超级码字员,靠着想象力输出情报的第一人,罗贯中!
前面他释放了不少假消息,误导了脱脱。
伴随着高邮城外,几十万元军,土崩瓦解,罗贯中的情报工作,备受肯定。敢说罗先生不行?那脱脱怎么完蛋的?
罗贯中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在张士诚的军中,简直成了卧龙凤雏一般的存在。
但是罗贯中很清楚自己的程度,他竟然选择低调做事,宁可抽空多码字,也不出来揽事情做了。
可越是如此,就越显得他高深莫测,谦逊不凡。
遇到了难事,张士诚第一个想到了他。
无论如何,也不能然个苗兵投靠朱元璋!
这是张士诚给罗贯中的使命。
他比孙炎幸运,一下子就见到了杨通贯。
“杨将军,人生天地之间,必以忠义立身,方能人人敬仰。杨氏世代传承,足有几百年,皆以忠义二字,名扬天下。如今我家太尉已经归顺大元,和将军同殿称臣,共事一君。值此风雨飘摇,江山板荡之际,正是要互相携手,匡扶社稷,安定东南,做社稷柱石,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杨通贯沉吟片刻,就说道:“我自是大元忠臣,要不然怎么会把朱元璋的使者挡在外面,唯独见了先生?”
罗贯中连连点头,“杨将军慧眼识人,自是不会错的。”
“那,那你们能给我多少粮食?”杨通贯急切道:“我军中乏粮,士卒饿着肚子……皇帝不拆饿兵,你们张太尉想要我帮忙,自然是可以。但总要把军粮送来,让我的兵吃饱肚子吧!”
罗贯中勉为其难,只能道:“这是自然,自然……回头,回头就有三千石粮食送来!”
“什么?”
杨通贯气得瞪圆了眼珠子,豁然而起。
他怒视着罗贯中,觉得这位脑子是不是坏了?
想劝我投降,就给我三千石粮食,难道比我姓杨的,当成了要饭的乞丐?三千石粮食,你也说得出口?
罗贯中被问得瞠目结舌,他自然知道太过寒酸,但是他也没有办法不是,毕竟他再能码字,也变不出粮食来!
“杨将军,国家艰难如此,你也该体谅一二,这三千石粮食,还是我们太尉从士兵牙缝里剩下来的。没有法子,我们的军粮也不够啊!”
杨通贯气不打一处来,他大声咆哮,怒火中烧。
“我愿意效忠大元,愿意跟你们太尉联手,只是你们太尉,莫要把人当成小孩子耍!”
罗贯中只能尽力解释,“杨将军,要说这些军粮的确不多,却也够支撑些时候,我家太尉已经准备出兵镇江,和朱元璋决战,杨将军只要出兵牵制,获胜之后,朱家军的粮食军械,种种战利品,自然是杨将军的,将军又何必在意眼下的这点些许小事。”
罗贯中舌绽莲花,不停劝说,可杨通贯只剩下摇头叹息,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叫他怎么说服手下人?
果不其然,就在第二天的会上,以杨正仁为首的这帮人将领都翻脸了。
什么?才三千石粮食?
还没有我们一局赌本多呢?
张士诚真是做生意做得,心眼都小了!
杨正仁攥着拳头怒道:“贤侄,不要迟疑了,赶快投降吴国公,这才是正理!”
其他将领一起点头,齐声叫好。
“张相,孙参军从陈迪那里借的钱财合计超过八万两银子,即便能收买下这一支苗兵,我怕也是一支不堪使用的乌合之众吧?”刘伯温忧心忡忡,他现在坚定站在张希孟身后,自然是不希望张希孟犯任何错误,哪怕是孙炎干的,也会牵连到张希孟。
“伯温先生,你刚刚说了最关键的两个字……苗兵!”
“苗兵!”刘伯温沉吟道:“张相是说他们野蛮成性,只认钱财?”
“不!”张希孟摆手,“苗民的事情很复杂,不能单纯以野蛮成性来论……但确确实实和汉人不同,想要单纯靠着公布均分田亩,获得民心……这法子怕是行不通,或者是要更小心才是。”
刘伯温忍不住吸了口气,也陷入了思忖。
这个杨通贯有个后人,叫杨应龙。
没错,就是掀起播州叛乱的那位,万历为了对付播州杨氏,调动了几省兵马,耗费几百万两军费,才好容易解决了。
这事情涉及到了很复杂的西南地区。
简单梳理历史,就会发现,首先开发的地区就是中原,是关中,随后巴蜀,江南,荆湖,岭南……这是一块块来的。。
而西南地区又有地形复杂,开发困难,属于非常靠后的序列。
汉武帝开启了开发西南的篇章,但是由于南诏国的建立,这个过程结束了。随后南诏变成了大理,中原也进入赵宋王朝。
而赵匡胤在平定蜀地之后,竟然放弃了进军大理的计划,圈地自萌了属于是。
一直到到了元朝,虽然征服了云南,也设立了云南行省,但是在元朝的治下,西南地区依旧属于化外之地。
其实仔细算来,云南建省的历史并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