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你!”

李善长目瞪口呆,简直傻掉了。

这话也是能说出来的?

不过他在知府衙门的时候,倒的确是这么干的,他们几个人联手,就轻松把一府之尊给掌握在手中。

朱元璋会有例外吗?

就算他即便真的有福,当了皇帝,他也就一个人,又如何能对付得了一群人?

其实也不要多,只是张希孟点头,他们两个就能办成。

但李善长没有料到,张希孟居然把这事情点破了,万一惹恼了朱元璋,后果不堪设想啊!

“张希孟,这是你说的,我可半点没有这个心思!等上位质问下来,你可要承担罪责!”

张希孟一笑,“没错,自然是我承担着……君臣分权,各自负责一部分,该怎么分,权力在主公那里,不在下面。如果主公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扛起来,我就可以歇着了,当真是美事一件啊!”

说完之后,张希孟起身,忍不住哼唱道:“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听着张希孟的天籁之音,李善长往袖子上抹了抹手心的冷汗,呆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他不是脑子有问题,才要拉拢张希孟的,其实这种分权,自古皆然,皇权和相权,斗得不就是这个。

皇帝多分点,宰相就少分点。

有人或许觉得,皇权高高在上,生杀予夺,宰相也配跟皇帝斗,那不是找死吗?

这么想只能说不理解权力的运行规律。

皇权固然高高在上,但是大可以用一些琐碎无用的事情,填满皇帝的空间,他顾及不到的事情,自然就是宰相的职权范围了。

这就好比皇帝喜欢勋章、打猎、飙车,虽然作为勋宗,他的权力是无限的,但却不妨碍其他大佬各自掌握一摊,把自己的部门打造成独立王国。

所以说身在官场,就要充分发挥能动性。

李善长决心辅佐朱元璋,决心替老朱做事……要是这样,就觉得他的心里只剩下朱元璋一个,那就太扯淡了。

一句话,废掉中书省,废掉了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可不是一天两天的矛盾,而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结果。

张希孟把这事情点破了,就等于告诉李善长,有我在这里,你就别想着暗搓搓搞什么事情了。

虽然咱们可以享有一些权力,但是这些权力必须来自主公,而不是私相授受。

只不过随着地盘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身为卑微的社会公器,能够拿到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多。

甚至有那么一天,皇帝陛下只能忙着早朝,忙着浩如烟海的奏折,到了那时候,皇帝就只是名义上的国家主人了。

“李善长啊李善长,你怎么就没有个知足啊!就不能耐心等待着?有朝一日,你倒霉的时候,我才不会管你,让老朱砍了你的脑袋,灭了你的满门!”

张希孟幸灾乐祸地想着,只等老朱德胜凯旋,把学堂的事情落实下去。

办学,培养人才,朱氏集团就越发正规起来。

“郭英,吴祯、陆仲亨……还有你们几个,都给咱听着,接下来你们都去学堂,先把字认全了,别当睁眼瞎!”

这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小的郭英都快二十了,还让他们读书,这也太为难了。

“那个……上位,读书不难吧?”

朱元璋迟疑了少许,脑中闪过了张希孟给他的长长书单……老朱斩钉截铁道:“不难,一点都不难,很快就能学会!”

吩咐之后,老朱转身回了帅账,伸手抓起一本欧阳修文集,赶快读了起来。

万一先生询问是否读书,也能应付过去,“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诸将面面相觑,郭英看着几个人,试探着问道:“上位说读书不难,你们信吗?”

张士诚将注意力放在了赵均用身上,老朱轻取了六合,思量再三,他让冯国用留在六合守卫。

之所以选了他,是因为冯国用文武兼备,老成持重,不管是守城,还是治理百姓,都颇有心得。

老朱在返回滁州之前,跟冯国用谈了一个晚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聊到了,随后又嘱咐冯国用,很快就会安排张希孟过来,协助他落实授田。

冯国用大喜过望,总算吃了颗定心丸。

就这样,老朱得胜而归,顺利凯旋。

只不过跟在朱元璋身后的这帮将领,一个个苦着脸,半点笑容都没有……尤其是郭英几个,更是欲哭无泪。

他们都多大了,还要去读书?

这能行吗?

而且朱元璋为了读书,每天早起晚睡,连休息的时候都没有,大家伙都看在眼里,让他们也这样苦读,还不如杀了他们。

奈何老朱根本不想听,相反,他觉得手下这帮将领必须学会读书识字,不然就会吃亏,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读书明理,这是让你们做个聪明人,别总是当糊涂蛋!就像是咱害你们似的!就拿咱来说,跟着先生读书,认了不少字,能看懂古文,也能写命令,拟定公文……你们往后都是要独领一方的,却连字都不认识,简直让人笑掉大牙。尤其是你!”

朱元璋一指郭英,冷笑道:“先生说了,你探查得力,十分机敏,是个可造之材。打算让咱安排你专管刺探消息,了解军情……你想想,这是多大的事情?你不识字,怎么跟那些文臣豪强打交道?怎么传递消息?让你当咱的耳目,结果你不识字,不就是瞎子,聋子吗?”

郭英大惊,他的吃惊来自两方面,起义居然是要让他负责刺探军情,这可是个天大的事情。

目前为止,其实大多数的军阀,都没有专业的情报意识。所谓知己知彼,也就是从商贾那里了解一些消息,或者临战的时候,派遣士兵乔装改扮,打听消息,派遣斥候,探查军情。

也就仅此而已。

张希孟的眼光远超同时代,他觉得至少有两件事,必须要抓紧……第一,就是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包括所有上层人员。

朱元璋首当其冲,他张希孟自然也身在其中。

郭子兴被抓的前车之鉴不远,彭大也死得稀里糊涂,万一有人派遣刺客该怎么办?

虽然老朱有光环在身,但不意味着这个光环能照到其他人身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使命,就是探查军情,了解各方动向。

对内保护,对外侦查!

这才是情报部门的核心任务。

换句话说,张希孟想提前把锦衣卫搞出来,而且还是超级加强版的锦衣卫。

至于谁能当锦衣卫的头子呢?

张希孟选择了监督罗贯中有功的郭英,只不过此刻的郭英还是个小混小子,根本撑不起一个庞大的情报机构。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要学习啊!

自老朱以下,皆是如此!

因此老朱返回滁州之后,连庆祝都没进行,就从手下抽调了一百二十人,作为第一批学员。

这一百二十人年纪最大不超过二十五岁,认识字,读过书优先。在历次作战之中,立了功的,表现机灵,聪明好学的,都在选拔之列。

毫无疑问,如果这些人能通过学习,不管是进入军中,还是到地方任职,老朱的掌控能力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