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被质疑身份了啊,齐平有些无奈,笑了笑:
“一个封赏伯爵不够,那……书院院长的身份呢?”
“什么?”
晋王一愣,不只是他,其余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只见齐平随手取出神符笔与符典晃了下,解释了被剥夺道门身份,以及大先生的安排,末了道:
“本来没想在此刻说,但既然提到了,便也公布于诸位,首座说,如今战时,我书院空虚,典礼什么的,就只好从简了,日后再补。
但信物在手,我如今以帝国书院新晋院长的身份在这里,敢问,可有议政的资格?”
书院院长……他接管书院了……听到这个消息,满朝文武解皆是一惊,要知道,院长之职,已经空悬三十余年。
但转念一想,却又合情合理……齐平本就是书院、道院双栖弟子,如今,被逐出道门,又有神隐修为,此等大修士,总得有个身份……
再结合当初妖族比武,齐平手持神符笔的铺垫……那时候,很多人就猜测,其被选为书院继承人。
如今,坐实了而已。
而且,很多人也反应过来,所谓的“被逐出道门”,大概也是为了让他能脱去束缚,可以参与朝堂决策。
何尚书愈发恍惚,谁能想到,当初那个自己并未放在眼中的小家伙,今日,在身份上,也已走到这一步。
晋王难掩吃惊,顿时有些难受,书院院长……这个身份可就非“伯爵”堪比,甚至,完全是两个层级。
仅从身份上,已不逊于亲王。
他突然有些不安,觉得自己判断错了一些东西。
给齐平似笑非笑盯着,晋王强压羞恼:
“你有何话说?”
齐平环视勋贵集团,淡淡道:
“我方才旁听,你们也同意,如今大敌当前,可以事急从权,女帝如是,宗室旁支亦如是,可对?”
一名郡王道:“我们没……”
齐平打断他,环视群臣:
“晋王质疑,百官是否服气,我想你们该没忘记,方才百官恳请殿下登基的一幕,京都的官员无疑是服气的,何况各大地方官吏,若不服,那便帮他服。”
群臣心头一凛,脊背发凉,纷纷避开目光,宗室勋贵前日不在场,可他们却在。
没人忘记,当日殿门被推开,齐平将大统领头颅投掷在地,身后是尸山血海的一幕。
齐平笑了笑:
“晋王质疑,能否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呵,景隆弑兄篡位,都能堵住世人之口,我创立了帝国第一家报社,也一手主导了这半年的舆论战。
更何况皇室凋零,以我在民间人望,辅以报纸轰炸,悠悠众口也非难事。”
“晋王质疑,太子有无治国之才,这一点,朝中大臣皆以为明证,幽州这半年,便是答案,退一万步,殿下总比陈允那个私生子治国才能强千百倍。”
顿了顿,齐平于一片安静中,望向金銮殿,淡淡道:
“晋王又问,殿下登基,可否退敌,解决蛮妖之患……”
语气一顿,齐平笑了笑,说道:
“无人能预言未来,但起码,殿下若登基,“蛮妖”二字中的‘妖’顷刻可解。”
话落,众人明显愣了下,齐刷刷看过来,心脏狂跳。
晋王狐疑道:“你是说……”
齐平忽地从袖中取出一张薄绢,双手捧起,朝太子高举:
“臣不负众望,妖国之主,已愿结盟。”
大殿登时,为止一静。
“臣不负众望,妖国之主,已愿结盟。”
大殿内,当齐平手捧薄绢,掷地有声砸出这句话来,整个大殿先是一静。
旋即,喧哗声四起。
结盟!
这件事自年初时搁置至今,在连番政变,帝国飘摇之际,早已无人期盼盟约照旧。
毕竟,在外人看来,妖国此刻要么大举南下,要么待价而沽,断然没有结盟的可能。
当然,也不是没有意图,辟如三月前那次,但当时都被回绝了。
如今帝国统一,更没有割地求盟的必要。
所以,百官当即意识到,这份盟约应是大体“平等”的。
果然,接下来,齐平大略念了下盟约中的几项关键条款。
虽比不上“旧日盟约”,但……结盟的代价,的确出人预料地“小”。
凉国给出开放更多商道,贸易减收关税的条件,而妖国则承诺限期内不发动战争。
天道契约,可为见证。
虽尚未正式签署,但其上白尊神识印章,清晰可见。
“哗。”
整个大殿难掩喧声,何尚书愕然,难以置信地望向齐平,心头只有一个念头:
他如何做到的?
要知道,结盟一事,这半年来景帝始终在推动,却迟迟毫无进展,可如今,齐平却做到了。
“武康伯,此……此事为真?!”一名官员激动询问。
齐平笑道:“此事殿下,几位重臣皆知,岂会有假。”
诸卿望去,果然看到龙椅上太子面露微笑:
“结盟一事,全赖武康伯推动,本宫已与白尊确认。”
金口玉言。
登时,大殿上本来压抑紧绷的气氛骤然松缓,诸卿大喜,齐平前日与白尊密谈后,私下与太子及几名重臣商议。
秘而不宣,故而,便是“北凉系”官员,也大多不知,此刻闻言,皆大喜过望。
上一个与妖国结盟的还是太祖皇帝,这次,轮到了女太子。
此等功绩,足以青史留名,登时,宗室勋贵们脸色僵硬,不知该喜,该忧。
齐平看向晋王,淡淡道:
“我想问晋王,此等功绩,是否足够?或者说,宗室子弟中,有哪一个可达成此事?”
“……”晋王语塞,答不上来。
齐平微笑,朗声道:
“妖国盟约签订,北境防线压力骤减,我已打探过,景隆遇刺前,朝廷便头疼西疆大军群龙无首,无强力统帅,待太子登基,威武大公将率亲军前往西疆,接管军务,此为其一。”
人们眼睛一亮。
西疆无强力统帅,这的确是陈景发愁的事,为此,在死前甚至做了御驾亲征的准备。
为何?
不是他喜欢上阵,很大程度是无人可用。
可威武大公却是唯一符合的人选,无论是地位,履历,指挥战役的能力,还是军中威望,都是不二人选。
若能前往西疆,胜算大增。
齐平继续道:
“此外,我知景隆死前,曾说动道门、禅宗派出高手参战,可未等出发,便遭刺杀……这两日,我已会见双方宗门,道门、禅宗皆愿出力,不日,两派高手将齐赴战场。此为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