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走了,她熟稔地推开侧门,去了齐家院子,就看到麦色肌肤,灵动活泼的向小园正“呼呼哈哈”地在院中舞动着一条长棍,很威风的样子。
齐姝很羡慕地站在一旁看着。
最近,向小园在学文,齐姝在学武,除了青儿在摸鱼……
“啪啪啪。”当向小园打完一套棍法,两个丫头鼓起掌来,来自江湖的少女露出笑容,经过上次齐姝的开导,她明显自信了许多。
“洗手,然后去吃饭了。”齐姝说着。
就在这时候,院门吱呀被推开。
套着黑色长裙,蒙着面纱,五官立体,脚踝上套着金色铃铛的瑶光扭着屁股走进来,手中拎着食盒,言笑晏晏:
“还没吃吧,方才去糕点铺子,给你们带了些。”
云青儿欢呼一声,大大方方去拿了,她肚子饿的咕咕叫。
齐姝抿着嘴唇,看了眼那些精致昂贵的吃食,默默计算着价格,然后有些肉疼地回屋取了银钱:
“喏,饭钱。”
瑶光忙推辞,认真道:
“姐姐买给你们吃的,怎么能要钱,快拿回去,就当……我替你大哥照顾你了。”
齐姝听着这话,眼神有些怪。
从打那天这个貌美的姐姐上门后,便时常前来,每次都带着些好吃的,好玩的,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当然东西也不白拿,总是变着法地打听齐平的事,倒也不是问什么秘密,就是人生经历那些。
三个丫头起初以为是单纯的好奇,毕竟齐平名气大涨,京都中很少有人不好奇。
但渐渐的,才品出不对劲来,齐姝追问下,瑶光才“吐露实情”。
大抵便是说,她本西北临城人,当初齐平前往查案,与她曾有过一段交集,至于具体如何结识,经历了哪些,却是吞吞吐吐的,也不说个明白。
这让齐姝颇为怀疑,这女人与大哥是否不干不净的……
基于同样的想法,向小园对瑶光颇为不喜,唯独青儿一点不在意,对美食毫无抵抗力。
而就在这时候,院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
只见披着白色棉布纱裙,容貌淡雅,浅施粉黛的林妙妙同样拎着食盒走进院来。
“呦,林掌柜怎么来了。”瑶光抿嘴笑。
林妙妙神情先是冷淡,然后笑容如春风般绽放:“瑶光姑娘都能来,我这个掌柜,莫非来不得?”
三个丫头默默后退,突然感觉小院中杀气弥漫。
“能,当然可以,只是我想着林掌柜要操持铺子,以为会很忙。”瑶光姑娘笑靥如花。
林妙妙大大方方走过来,瞥了眼对方带来的精美吃食,说道:
“瑶光姑娘有心了,只是贵的不意味着便好,姝儿与小园是西北人,口味便重一些,青儿京都土生土长,惯吃的早食便不同了。
这冷天,该吃些热腾暖胃的才好,那些精致糕点,可以闲时吃,却不能代了早食。”
说着,打开食盒,取出热腾腾的莲子八宝粥,雍州的羊汤,大河府的片汤,竟是各不相同,是几个丫头习惯的口味,看得出,是研究过的。
瑶光笑容一窒。
齐姝看了一眼,领着两个同伴捧起吃食,在一旁排排坐,看二人笑着唇枪舌剑,话里藏针,日常斗法。
觉得贼有意思。
说来也怪,林掌柜与瑶光第一次见面时,就莫名互相生出敌意。
同行相杀了属于是。
京郊。
初冬天地寂寥,青坪换成了黄色,大清早只有少数卷王练剑、书符。
穿着便服的杜元春乘车而来,一路走入大讲堂,拜见老师:
“先生。”
头戴高冠,面容古板的大先生颔首,唤人多取一份碗筷。
很快,二人便就着清粥小菜,闲聊起来,大抵是杜元春在说着近来京中新鲜事,末了,说道:
“底下密谍说,四先生也在越州城。”
大先生平静说道:“我知道。”
杜元春问道:“是在追查不老林?还是……”
大先生看了他一眼,似乎明白了他想问什么,摇头说道:
“老四先去了越州,的确是追踪不老林,然后书院才得知朝廷派齐平也去了那边,我便传书过去,要他照拂一二。”
杜元春吐了口气,说道:“如此便好,有四先生在,他也能更安全些。”
大先生喝了口白粥:“你觉得他会遇到危险?”
杜元春苦笑一声,说道:
“皇陵案那次,不老林便派出人杀他,西北临城一行,草原更派出神通巫师……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尉,如今经过问道大会,愈发瞩目,却也愈发危险。
若我是不老林,或者,那藏在幕后的‘内鬼’,得知他远离京都,定会出手,越州城不比京都,那里可没有道门首座庇护,简直是杀他的天赐良机。”
大先生眉目平静:
“既然知道,你还让他去,不要说,陛下命令难以违抗。”
杜元春摇头道:
“陛下并未强迫,若只是调查,也不是寻不到其他人,但他终究是要走修行路的,不经历生死,如何晋级神通?
他自己同样明白这一点,不然也不会接下这个案子,那小子聪明的很,若不愿,谁能强迫他去?”
大先生说道:“是这个道理。”
越州,府衙。
当齐平几人急匆匆赶去隔壁房间,推开门,就看到锦衣们振奋的围坐在圆桌旁,一扫颓色。
“密码本在哪?怎么找到的?”余庆第一个开口,难掩急迫。
一群人憋在府衙里研究数日,都没进展,他这个名义上的“主办官”心急如焚。
尤其在国公府那条线索遇阻后,更加没了方向,却不想,柳暗花明又一村,本来已经不抱希望的“暗号”,竟有了突破。
“是这样的……”
众人争相恐后,七嘴八舌说着,都是很兴奋的样子,却是听的余庆一个头,两个大。
“不要急,一个人来说。”齐平关上房门,压下急迫,说道。
洪娇娇开口:
“其实我们也不确定,它到底是不是‘密码本’,但的确很有问题,恩,之前裴少卿提了一个想法,说大家这样筛查不够详细,便想着,将这些书里一样的单独拎出来,进行对比。”
好思路……齐平眼睛一亮,对这个想法给予认同。
洪娇娇继续说:
“我们选的第一本,就是你写的那本《诗百篇》,结果就这么巧,查出的第一本,就发现了问题。”
诗百篇……是齐平当初在桃川诗会抛出的大堆诗词的合集。
诗会后,由六角书屋集合刻印,虽然销售册数肯定比不上小说话本,但在读书人圈子,却是几乎人手一册。
以至于很早便传开,越州城文风极盛,读书人众多,《诗百篇》是卖的很好的书,很常见。
裴少卿点头,接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