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还是很舒坦的。
他记得看过一个说法,人类这个物种,需要通过其他人的目光来确定自己的“存在”,所以,骨子里向往获得更多的关注。
没有超凡脱俗的齐大人对此亦甘之如饴。
至于等以后烦了……
“大不了用‘百变魔君’换一张脸外出。”齐平心中盘算着。
抵达镇抚司,在守卫崇敬的目光中进了衙门,溜达进堂口的时候,就看到几个同僚围坐在一起议论。
“咳咳,上班时间不干活扣工资啊。”齐平说道。
一群人这才注意到他,兴奋地蜂拥而来。
“头儿,你这次可是名声大噪了,我们在外头巡逻,街头巷尾都在说你。”一名校尉兴奋地说。
女锦衣马尾晃荡,咬着嘴唇,神情复杂:“恭喜。”
齐平看了她一眼,笑笑:“谢了。”
继而,环视众人:
“道战能赢,运气占了很大缘故,也没什么好骄傲的,南方诸国那么点地盘,就能逼的朝廷如此艰难,险些在家门口落败,在身为修士,我们更应该以此鞭策自身,胜不骄败不馁,居安思危。”
校尉们认同地点头。
“说得好。”忽而,余庆从院外走来,不苟言笑的脸上,满是赞同:“司首之前还说,要我叮嘱你几句,如今看来,是不用了。”
齐平转身,露出腼腆笑容。
“大人!”校尉们齐声道。
余庆挥手,说道:“都去忙吧,齐平,你随我来一趟。”
齐平一怔,敏锐察觉出有事,点头跟随余庆出了院子,等四下无人,才问道:
“怎么了?”
余庆平静说道:“前几天,司首命人调查了一个名叫‘智嵬’的僧人底细,说是你要求的,与一桩案子有关。”
齐平一愣,才想起这茬,是了,他身上还背着调查禅宗是否参与了“劫狱”的任务呢。
只不过,当初去净觉寺碰了钉子后,案情暂时搁置。
此后,齐平先是棋战,又参加道战,几乎没闲着,几乎都忘了这事。
“怎么样?调查到了什么?”齐平问道。
余庆说道:“智嵬僧在江湖中混迹多年,但来历却少有人知,经密谍调查,得知此人还有个师兄,名为智善。”
齐平皱眉,他没听过这名字。
余庆继续道:
“智善僧在禅宗中,也算是一号人物,只是早年间,便消失在世人眼前,多行走于大陆历练地,带徒苦修,他不久前,还在西南大雪山中。”
齐平心中一动,突然想起了一对师徒。
余庆补充道:
“恰好,对方此次也来了京都,你道战时,他便在鹿台下观看,散场时,司首在人群中注意到了一名老僧,与画像颇为相似,询问之下,果然是智善僧,如今已将其请来了衙门,现下带你去见,具体如何查,看你的了。”
啊这……齐平笑了,心说这么巧?
说话间,两人抵达了某座院落外,门口有锦衣把守,见二人前来,当即让开院门。
齐平想了想,请余庆留在外头,自己孤身一人,推开院门。
“吱呀。”
院门敞开,便见小院中央,两名僧人坐在一方石桌旁,老僧入定般,打坐不动,身旁的年轻僧人心烦意乱的样子。
闻声,年轻僧人起身,眼睛一亮,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看的齐平一脸莫名其妙。
老僧睁开双眸:“阿弥陀佛,齐施主,我们又见面了。”
“齐施主,我们又见面了。”
院中,老僧语气中带着感慨意味,看向齐平的目光也极为复杂。
二人首次见面是在雪山,当时,这个少年给他留下的印象算不上太美好,毕竟直接索要报酬,多少有点跌份……
然而不久后,雪山深处的动静开始令他重新审视那对“师徒”,直到抵达京都,才确凿了身份。
而后的棋战、道战,他都在场,心中只有赞叹。
当齐平念出“本来无一物”那句,这位禅宗苦行僧禅心动荡,险些失守,只觉过往数十年的苦修,都没了意义般。
“大概,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道门首座收下吧。”他曾不止一次想着。
而此刻,双方却在镇抚司中相见。
“智善大师有礼了。”齐平面露笑容,很客气,仿佛上午那个当众击败禅宗的人不是他:
“雪山一别数月,未料想,竟有缘再见。”
语气唏嘘。
智善收回思绪,说道:“老衲也未想过,当日所见之少年,竟如此大放异彩。”
“您捧了。”齐平笑了笑,寒暄过后,直入正题:
“大师可知,为何将二位请来?”
智善平静道:
“杜镇抚寻到我师徒二人,只言有一桩案子牵扯,却不知具体。我师徒在雪山修行已久,实在不知,哪里触犯了凉国律法。”
齐平点头,迈步也在桌旁坐了,这才神情认真了几分:
“的确与一桩案子有关,不过倒并非二位犯下,否则,我们眼下也不会在这里说话,而是在那边了。”
他指了指诏狱方向。
智善愈发困惑:“那是所为何事?”
“大师可识得‘智嵬’和尚?”齐平开门见山。
智善愣了下,有些触动:
“那是老衲师弟之一,曾经一道修行,只是后来,以为一些变故,他离开了禅宗北上,此后,便不知所踪了,莫非,是他在凉国内犯了事?”
齐平点头,表情很严肃:
“是的。恩,具体不方便细说,但智嵬和尚的确牵扯到了一件案子里,请二位过来,也是想询问下有关于智嵬的事。”
智善摇头:“师弟离开多年,贫僧不知他后面所生之事,恐无法帮到施主。”
齐平笑道:“可以理解,那大师起码可以说说知道的事。”
智善犹豫了下,点头:
“也罢,其实也没什么好说,智嵬并无父母,乃是一弃婴,后被寺庙一位尼姑养大,自小性格孤僻,却展露出了过人天赋,故而被选入金光寺修行佛法,贫僧虚长几岁,智嵬入寺时,我已修行数年,故而代师教了他一阵,只是寺中生活,枯燥乏味,却也的确没什么可讲。”
金光寺!
齐平敏锐捕捉到这个词,压下心中悸动,故作惊讶:
“原来大师出身金光寺,若我未记错,空寂禅师便是金光寺住持吧。”
智善点头:“是。”
齐平眯着眼睛:“那后来,智嵬为何离开了禅宗?”
闻言,智善叹息一声,摇头道:
“此事……说来并不光彩,智嵬为人孤僻,性子偏激,在寺中多年,屡屡与人交恶,故而,虽其修行天赋颇佳,却始终无法更进一步,许是心中不平,当年曾偷偷潜入寺内盗读武技,被当年还是执法长老的空寂师叔发现,逐出师门。”
原来如此!
齐平脑海中,迷雾散去,终于解开了心头疑惑,当初在诏狱,审问妖僧时,他便很奇怪那和尚怎么确定佛贴气息源于空寂。
却不想,竟是还有这一遭背景故事。
唔,这么说,智嵬告诉我这一切的行为也有了解释。
一个是他性格如此,既然自己废了,便拖人下水,第二,则是他与空寂有过节……齐平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