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要回来上课。
结果可想而知,人虽坐在堂内,装模作样,实则,偷偷埋头看“课桌”下的小书。
难以自拔。
“啪!”一堂课结束,学堂前方,正授课的赵博士将藤条一拍,怒斥道:“王晏、卢安!你们两个随我出来!”
说着,起身朝外走。
“哈哈,叫你们两个走神,给先生训斥了吧。”旁边的一名学子嘲笑。
小胖墩与高瘦书生尴尬无比。
闷头去偏厅受训,自然是被喷了一脸,手中的小书,也给赵博士没收,待将两人赶走。
赵博士仍余怒未消。
冷眼扫了下那两本黄色封皮书册,嗤笑:
“我倒要看看,是什么话本,令人如此沉迷。”
国子监,长廊内,两人缓步行来。
其一,乃国子监祭酒袁梅,从四品大员,掌管帝国教育体系。
另一个,手持折扇,风度翩翩,神采飞扬,不是六先生席帘,还是哪个?
“今年这几场诗会,实在无趣,寥寥几首佳作,也都差强人意。”
席帘摇头叹惋,失望至极。
老祭酒袁梅笑呵呵道:
“的确不如六先生传出那两首,那定风波与竹石,当真难得,尤其,听闻作诗之人,还是个少年,不可思议。
不过,今年最大的桃川诗会,尚未召开,或许还有佳作。”
席帘听人吹捧齐平的两首诗词,心中大为畅快。
连带看老祭酒,都顺眼了许多,谦虚道:
“还行,还行,主要是我那弟子齐平,偏要赠诗于我,我不要,还不行,嗨,当真恼人。”
袁梅维持笑容,心中mmp……
“咦,赵博士这是……”忽而,席帘停步,朝窗内望去。
就见赵博士趴在书案旁,脸庞红润,眉飞色舞,手不释卷。
那模样,便与他读到好诗一般无二。
连两人到来,都未察觉。
席帘心中一动,抬手一招,那小书倏然飞起,宛若乳燕投林,落入他手。
赵博士大惊失色:“袁祭酒……席先生!不要!”
席帘傲娇地哼了一声,叛逆地一挥手,制造旋风,将赵博士困住,这才慢条斯理翻看起来。
第一页,微微皱眉。
第二页,眼神鄙夷。
第三页,正文,略有惊讶:“这行文……倒比那市面读物强出许多,不错。”
第四页……第五页……
神识覆盖下,他看的速度极快,到后来,手中书页更哗啦啦自行翻动起来。
渐渐的,席帘眸子越发闪亮,口舌生津,却不是因那艳俗桥段,而是为这作品本身。
“妙啊,妙啊……”席帘击节赞叹:
“此文深切人情事故,真乃奇书”
待看到最后一页,“未完待续”四个大字,如遭雷击,召来赵博士,急切追问:
“下面呢?”
“没了……”
这一天,类似的情景出现在京都各处,一本浅黄封皮书册,流转于各大读书人之手。
凡购得书者,皆惊奇赞叹,口耳相传。
遍布京都各处的书铺老板们,突兀发现时而有人进店,也不看,只是神秘兮兮地求购一本闻所未闻的小书。
数日后,某个傍晚。
当齐平穿着便衣,散值回家时,突然被一名形色鬼祟的人拦住:
“这位公子,要书么?近来京都最火的那本,刚出的,第三册!”
齐平:??
我给范贰的稿子总共才出了两册,你哪来的第三册?
他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啪。”
夜晚,小院的某个房间里,齐平将一本书摔在圆桌上,问:“怎么回事。”
屋内,齐平、范贰、齐姝三人围坐在小桌旁,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所谓的“第三册”,自是虚假的,开头为不知名人士仿写,后续,乃用第一、二册填充。
俗称:盗版。
范贰表情沉重:
“应该是京都的几个大书商出手了。
我这两日,便已发觉,世面流通大量盗版书,迅速铺开,找熟人打探过,应该是天下书楼为首的那群人做的。”
天下书楼……齐平听过这个名字,是京都最大的书商,且,笼络了其余几大书商,组成同盟,把控整个书籍市场。
是实打实的庞然大物,非六角书屋可比。
“这不合规矩。”齐平面色不大好看。
这个年代,并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官府也不做保护,但书商行业内,却自有一套规矩。
若一家书坊,有新书刊印,将会将其悬挂于书坊门外,一定期限内,同行往往不会盗取。
“可也要人家肯跟咱们讲规矩。”范贰有些沮丧。
这几日,他全扑在生意上,倾尽人脉,抢先销售,但覆盖的人群,仍旧有限。
如今大书商倾轧下来,销售利润直线缩水。
“天下书楼背后是谁?你打听过没有?”齐平想了想,问。
既然对方不讲武德,齐平觉得可以从背景入手,京都的书籍市场不小,利润庞大,大书商背后必有关系撑腰。
范贰犹豫了下,说:“好像是徐府。”
“哪个?”齐平愣了下,反问:“徐士升?”
“恩。”
还真是冤家路窄啊,齐平有点牙疼了。
徐士升,六科给事中,当初因蛮商的事,与徐府大管事结了梁子,后来镇抚司介入,不了了之。
哪想,又撞上了。
有点难办啊……齐平清楚知晓,以自己的咖位,干不过徐士升,但也不能坐以待毙。
“背景上比不过,商业规模相距甚远……唯一的优势在于内容。”
“书籍一册册售卖,对方没有后续稿子,就只能跟着抄,所以,这里面存在一个时间差。”
齐平思衬着,房间里也安静下来。
范贰愁眉不展,齐姝亦然——这么大的事,终究没瞒过穷苦少女。
齐姝对此书的反应,先是猛啐,待得知挣钱后,便改为催更了。
“咱们这几日,赚了多少?”齐平突然问。
提起这个,范贰露出笑容:
“刨除刻印、雇佣货郎的花费,纯利约一百两银子。”
听到这个数目,齐姝眼睛都直了,她只知道卖书挣钱,没想到这般多,要知道,这才几天的功夫啊。
而且,还是出货量很少的情况下。
范贰所能找到的销售方法,无非是雇佣一些货郎,四处贩卖。
连南城都铺不满,何况整座京都?
这点钱,相对于理论可达的营业额,当真是九牛一毛。
可在齐姝眼里,已经是了不得的暴利,几天就一百两,卖上一个月,岂不是有上千两的进账?
要知道,内城的三进大宅,也才几千两。
外城更便宜。
几天挣了一套房……少女的三观遭受严重冲击,幸福就像龙卷风,把她刮蒙了。
“都投出去,一分不留。”齐平果断道:
“我们唯一的优势,便是内容先发,所以,想要尽量少被大书商蚕食,必须在短时间,铺开更多的销售渠道。”
“只靠货郎是不成的,而且,人越多,越难控制。
这样,从明天起,你尝试将我们的书,放到全城的书铺、书摊寄卖,定下一个出货价,多卖出的,都算对方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