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主事摇头,啧啧称奇:“有意思了。”
屋内,齐平心系案情,也不客气了,进了屋子,便将卷宗启封,有校尉关上房门,其余人围坐在圆桌旁。
瞪大眼睛。
刑部案牍库的养护情况良好,虽是十五年前的卷宗,竟也完好如初,只是有些泛黄。
卷宗很厚。
齐平拂去尘土,小心铺开,分发给众人观瞧,自己拿起了最前头的一份。
正是案情的简述。
记载了基本脉络,相比于各种细节资料,他更想看这个。
一眼扫去,案情如下:
约十五年前,先帝掌权时期,江南士族出身的左都御史林国忠权力正值顶峰,距离入阁,只差临门一脚。
偏生,就在这时,西北军中传来秘报,有朝廷大员,涉及与草原金帐王庭勾结,输送利益,通敌叛国。
人证物证俱在。
朝野轰动,先帝震怒,下令逮捕林国忠全家,亲自过问此案,后经三司会审,林国忠收押天牢,备菜市口斩首。
株连三族。
林家数十口入狱,女眷充入教坊司,男丁流放三千里。
此为,林国忠案。
后,因此事影响恶劣,不宜宣扬,渐渐谈的人也少了……
毕竟,朝廷重臣通敌,太过不光彩。
“呼。”齐平吐了口气,意外的平静。
这种故事,历朝历代的,他听得多了。
“涉及王显的部分,在哪里?”他问道。
此刻,众人各自都分了几张卷宗,相比于自己一一查验,每人负责几页,效率更高。
“我这里。”裴少卿有点兴奋地说道:
“我拿到的是证据部分,咦,竟是王显揭发的此案,这是他的证词。”
旁边,另一名校尉也开口:
“我这里有陈年的供词!他也是人证之一!?”
齐平眸光骤然一亮,意识到,自己可能找到了关键:
“所以,这两人都是揭发林国忠的证人?!”
话音未落,捏着几张卷宗的余庆突然说:“不只是他们,人证里还有两个。”
说着,他将一张纸递给齐平。
后者接过,扫了眼,眼眸撑大,脱口道:
“武功伯爵!”
是的,这份卷宗上,提及,武功伯爵,也在证人行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他略微陌生的名字。
“郑浩常……这是谁?”
余庆说道:“神机营都司。”
顿了顿,似怕齐平不知,补了句:
“神机营乃京都守备军三大营之一,主管火器制造。”
京都的城卫军大体分两部分,一部分拱卫外城,名为“京都守备军”。
一部分,专护卫皇城,也负责内城巡逻,分为数个卫所,统称“禁军”。
齐平恶补过相关知识点,没有理解障碍。
“让我想想……”他放下卷宗,按了下眉心,吐气道:
“所以,十五年前,揭发检举,或为人证,致使林国忠倒台的四个关键证人,分别是:
武功伯爵、王显、陈年、郑浩常。”
“这四人当年在西北军任职,因为此案,立下大功,被调回京都。
王显加封子爵,陈年做了知县,郑浩常得了神机营的缺……武功伯得享先帝恩宠。”
“四人彼此相识……所以,武功伯说,自己与陈年乃旧识,王显则给他做白手套,行雅贿之事。”
“而现在,十五年后的今天,一个来历神秘的凶徒,连杀了陈年和王显,并在现场留下‘仇’字……”
说到这,齐平闭上了嘴巴。
与屋内众同僚彼此对视,大家屏着呼吸,眼里,流露同一个想法。
他们好像找到凶手了。
刑部房间内,一时无人开口,既是在消化信息,也是在斟酌,可能存在的漏洞。
一名校尉开口:“所以,你是怀疑,凶手可能与林国忠案有关。”
甩锅小能手们这次长了记性,没有莽撞拍案,大呼锁定凶徒,免得被齐平打脸。
齐平不介意对方小心思,点头:
“如果两人的确存在一名,符合条件的共同仇敌,这是个方向。”
“应该是了。”另一名校尉突然神情复杂,举起手中卷宗:
“我这份里,记载了一件事,那林国忠,虽被判腰斩,可却未真的上过法场,而是提早便死了。”
“什么意思?”
“毒。”那锦衣道:“照卷宗记载,林国忠被羁押天牢,心知不活,于牢内服毒自尽,用的,便是砒霜。”
!!
众人眼神一动,有些明悟。
死刑犯自杀,并不少见,或为免除拷打之痛,或不愿被当众处死,总有各种办法,动用人脉,做到这点。
“这么说,凶手乃林氏后人的可能更大了。
为何杀人时,要逼迫对方服毒?此前,我以为是为了令后者痛苦,现在想来……或许,还存了这一层含义。”
齐平恍然,只觉解开了一个小谜团。
至于为何说是“林氏后人”,更简单了。
关系若不够亲近,如何会时隔十五年,冒着危险,前来复仇?
“这个范围也不小啊,”有人苦恼道:
“林国忠案,夷三族,如何知晓,是哪一支。”
齐平摇头道:
“不,砒霜的存在,恰恰缩小了范围,若只是被波及,纵使复仇,也没道理偏要加上砒霜这一道,所以,凶手必与林国忠极为亲近,大概率,是直系后人。”
顿了顿,他问道:
“林国忠子女,有何记载?尤其,是否存在武师,乃至修行者?”
众人闻言,当即查阅起来。
很快,搜集到相关信息。
“直系血亲只有正妻、以及一双子女。
恩,还有个长子,但早年间便病亡了,无妾室。”有人念道:
“案发后,其妻女充入教坊司,不堪受辱,亦服毒自杀了,只剩个次子,充军发配往南疆,路上也死了。”
“咦,这次子倒是个习武的,不过,流徙前,便受了刑罚,破了武道根基。”
发配……
这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亦或,还不如。
死刑眼一闭,好歹还得个痛快。
发配则要受无数磨难,还要刺青,受到人格侮辱。
上辈子,齐平受水浒影响,一直觉得,充军发配也就那样,水浒“英雄”里,贼配军们也都活的挺好。
但这是个误解。
真实的发配,很多囚犯,根本抵达不了目的地,路途中就无了。
“死了?确定?”
齐平眉毛扬起,拿过卷宗细看。
这位林家男丁,名为“林武”……名字很有意思。
林国忠乃左都御史,江南书香世家,彻头彻尾的文臣。
结果,儿子竟起了这个名。
卷宗内,提及林武的句子不多,大体只说,其幼年习武,圣上降罪后,被狱卒废了手脚,破了气海,一身武道根基断绝。
这里要提一句,气海乃武人运力之处,居小腹处。
修行者,炼化的真元也储存于此。
破了气海,就绝了修行和武道,身体比常人都更孱弱。
林武当时也才十几岁,被废掉后,拉走发配,路上没撑住,一场大病就死了。
“卷宗这般记载的,至于是否真死了,难以查证。”那校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