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从龙看着他,道:“好,我也想看一看小侯爷在机关术一道上,有没有天赋。”
二人一同走出了门外,于从龙双手背在身后,嘴里哼着太行一代的小调,步伐很是轻快,贸然站队插手这两位姐弟之间的争斗对于向来中立和被一部分人抵触的太行山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好事,可危险往往代表着机遇。
于从龙想要打破太行山的禁锢,要实现祖师墨翟的思想,真正做到让机关术影响整个世界,让普通老百姓也有能力依靠机关术生活得更好。
那他就只能抓住这个机会。
抓住这个无比危险且唯一的一个机会。
秦长鱼等人一直等在门外,看到二人从机关城中出来,秦末学立刻躬身行礼:“师尊。”
于从龙摸了摸自己爱徒的脑袋:“不错。”
被夸了一句,秦末学有些意外,不知道自己因何而被夸,但被师尊夸赞了就是好事,他有些羞涩的挠了挠头,说了句多谢师尊。
看到这位掌教的模样,秦长鱼和苏幕遮对视一眼,已经明白二人在里面应该是就某种问题达成了一致。
主峰上有着大概近二百位外来之人,按照规矩每个被接送上来的人最多只能在矮峰上待三天,也就是说只有三天领悟千机变的时间,一旦超过时间没有通顺百变就会被请下山。
而只有达到了百变的人才能够获得太行山的友谊,并选择下山或者去其他矮峰参观或是加入成为太行山弟子。
一次接引五十人,最多停留三天就是一百五十人,除此之外还有从左侧阶梯依靠自己能力爬上来的人,这些人不仅会得到优待,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就算是在主峰上参悟千机变一年十年都没有问题。
几人跟随于从龙向着矮峰的边缘处走去,在山崖一侧竖立着一面巨大的镜子,这个机关镜就是所谓的千机变。
在镜面上有这一条丝线在不停地来回延伸,碰触到镜面边缘就会折返,折返的过程中还会随时向着四面八方转移方向。
每次都会笔直延伸半尺距离之后才会转向,每一次调转方向被称之为一变,百变就是百次调转方向。
只要尝试的人能够跟随这条线调转方向一百次不出错,就算是成功。
只是这条线看上去好像是无规则变换,那要怎样才能完美捕捉?
宁北是第一次面对千机变这种东西,虽说是有着不小的信心,但在刚开始还是要简单尝试几次才行的。
山崖一侧二百余人并不拥挤,盘膝而坐连成一片,看到于从龙之后都是呆了一瞬,显然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竟然能够让这位太行山掌教亲自出面。
不过旋即他们就看到了于从龙身侧的宁北等人,疑惑的表情瞬间就转变为了了然。
如果用这样的思绪去跟随千机变的话,说不定这些人早就已经成功了。
人群起身让开了一条道路,并不是不介意被插队,而是这个千机变十分的人性化,可以让很多人同时开始尝试,每增加一个人机关镜就会在一旁分裂出一个镜面影像。
因此倒是没有什么先来后到的说法,否则一个一个排队的话,这二百多人岂不是要从天亮排到天黑才行。
“这就是机关镜,小侯爷大可随意尝试,不过机关术这种天赋与五道不同,即便是没有也无伤大雅。”于从龙很直接的说了句,免得宁北到时候万一不成功。
宁北点了点头,然后问道:“这些年来,尝试千机变的人中最好成绩是多少?”
于从龙对于这个记得很清楚,回答道:“我太行山的一位长老,四十年前来尝试千机变,一日之后跟随六百九十一变。”
四周的人闻言脸上都是带着震惊之色,只有他们这些就真正尝试过的人才知道,每一层变化之间的困难程度,在场有不少人在尝试了一天之后也就才堪堪几十变。
六百九十一变,那还是人能做到的?
宁北点了点头,然后随意找了一个人少的角落坐下,秦长鱼和苏幕遮也是跟着坐在了一旁。
机会难得,他们两个也是想要尝试一番。
至于青青则是抱着小黄鸡坐在了宁北身侧的一个大石头之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在外人多的时候,她还是那样一副冷淡不善言辞的模样。
只有在宁北面前的时候才会露出那涉世不深的单纯。
俞飞当然是没有参与的,到了大修行者这个程度想要做到跟随百变太容易不过,单单凭借他们强大的实力都能够很轻松做到。
她只是站在于从龙的身旁,望着远处的宁北等人,用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够听到的声音淡淡道:“于掌教可是决定了。”
于从龙微笑的看着面前的机关镜,面上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决定好了。”
俞飞道:“这件事情可容不得反悔,一旦入局,太行山的地位也不再是中立,会生出祸端也说不定。”
“既然入了局,自然就不是中立,至于生出祸端。”于从龙脸上的笑容不变:“这世上又有什么时候是真正太平了的?”
俞飞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无论是作为绣衣使中直属于高怜生手下的她,还是从广陵道的角度出发,俞飞都是宁北一脉最坚定的支持者,太行山入局是好事,只是她还需要亲自确定一番,让这场联盟变得更加扎实牢靠。
同时也隐隐透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她自己也是站在宁北这一头的。
以于从龙的心思,肯定能够听得懂这弦外之音。
秦末学低头沉思着,他之前听不懂,可现在听着二人之间的交谈,年纪不大的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可却还明白的不是那么透彻,懵懵懂懂,就像是有一层纸糊在脸上,明明可以隐约看到外面,却偏偏还隔着一层。
很是别扭。
于从龙见状也只是再度抬手摸了摸他的头,没有说话。
山崖之上分裂出了十几个机关镜投影,和先前百余道比较起来差别很是明显,并不是这些尝试参悟的众人乏累想要休息,而是他们想要看看这位小侯爷能够跟随几变。
大选甲上,在青石璧上题字,以第一位的耀眼走进了应天府,而后读完了藏书阁十三层楼的书卷,在儒林路上胜过了七录斋小圣人俞子期。
国宴上败佛子年殊,一四句偈引得佛门惊容。
淮海县洞悉阻拦了神隐大阴谋,前不久听说又去了一趟开封城将崔家那个勾结魔教的崔老太爷给斩杀了,还顺带杀了一位魔教长老。
如果将目光放到宁北身上形影不离的话,就会发现这位小侯爷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