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坦冲着球场鼓掌,刚才的反击很精彩,是斯坦需要的,巴西控球率多少是无所谓的,巴西围攻有多霸气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巴西队会不会失误。
只要他们失误一次,中国队的李乔,丁牧都是一击致命的球员,这就是斯坦的底气。
邓佳想起了上半场的进球,那是很成功的一次配合,他想故技重施,当然不是一比一的模仿,而是学习其中的经验。
什么经验?
钓出韦笑。
现在再想迫使王空犯错是不可能了,王空就算是把球踢出边线,也决不可能随意传球了。
当邓佳有办法,他准备换一个中锋。
下半场15分钟的时候,邓佳换人,换上若纳斯,换下浩克,阵型还是442。
以前说过中锋是一门特殊的技术,若纳斯一上场,巴西队中场的传球开始变多,因为若纳斯可以抢点。
浩克别看个子高,其实没什么抢点能力,但效力于本菲卡的“若纳斯”有很强的抢点能力。
而且若纳斯喜欢去禁区前点抢点,那韦笑就得跟着他,和他争抢,这样一来,韦笑和周盾中间的距离就拉大了,这就是邓佳的如意算盘。
奎罗斯看到了隐患。
“斯坦,两个中卫之间的空当很大,让王空回来当拖后中卫补一补”。
斯坦摇摇头,“失去中场等于是投降”。
“还有廖力生”,
“不行,太年轻”,
其实这次奎罗斯和斯坦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斯坦是老大,而结果很快揭晓了。
内马尔把周盾往一边扯,若纳斯把韦笑往另一边扯,而中国队的两个中后卫之间是一个很大的空隙,连看球经验丰富点的球迷此时都看出隐患了。
若纳斯一看差不多了,他在前点高高跃起,回头望月,把球摆渡中国队防守空隙里,而威廉就等这样的机会了。
威廉从中路插上,拿球以后面对的是中国队的防守无人区,此时中国队做任何补救也来不及了,威廉带球推射,球进了,巴西队反超了。
这球一进,全场的中国球迷顿时安静了,或者说是沉静了,从领先到扳平,到现在被反超了,这种感觉太过苦涩了。
*****
“五星巴西还是很强,他们下半场的进攻策略也很强,来回撕扯中国队的防线,最终中国队还是露出了自己的软肋”,贺伟略带苦涩的说道。
斯坦站在场边,略显沉默,但他觉得自己没有错,至少他不觉得没有让王空回来是错的。
“我错了”,斯坦说。
奎罗斯说:“没什么,让王空回来吧”。
“不,在这点我没有错”,
“什么”?奎罗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错了,我错在对1比1的比分就满意了,我太没有上进心了,我错在太保守”。
“呵呵,你真的很奇葩”,奎罗斯心想。
斯坦利用巴西队肆意庆祝的空当把几个核心叫过来,“我们没有必要保守,没有必要怕巴西,现在的巴西和以前的巴西不一样,现在的巴西其实并没有那么强”。
“我们接下去不防守了,和巴西队打对攻”,
“和巴西队打对攻”??!!
王空觉得斯坦异想天开了,虽然说现在的巴西不是历史最强,但王空在后腰的位置上感受到的压力是巨大的,王空顶不上去。
“斯坦,别觉得我是在说丧气话,我是顶不上去”。
斯坦笑了,“没关系,我给你还给位置”。
都是无线上网的年代了,但斯坦还习惯在战术板上布置战术,当斯坦排出阵型图的时候,球员们有点惊呆了。
343?
“对”!
“王空回撤,和韦笑,周盾组成三后卫,然后戚冰,陈非变成边前卫”。
斯坦进一步解释:“巴西队的中场强大,那我们就不要走中路,我们主打边路,我们的特点是速度快,中国队的边路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主打的”。
大家点点头,觉得斯坦的思路挺靠谱。
巴西队的庆祝已经结束了,斯坦没有时间长篇大论了,“反正就这样了,这是命令”。
比赛继续,当邓佳看见中国队最新阵型的时候也差点惊掉下巴,“斯坦,你真会玩,但小心玩死自己”。
邓佳觉得斯坦太狂,敢跟巴西打对攻?简直就是找死。
贺伟是在现场解说的,他可以看到电视转播里看不到的画面,当看到中国队中场变阵之后,贺伟惊呆了。
“中国队好像变阵了”,
“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是343,王空,韦笑,周盾打三中卫”,
“这样的阵型,2016年欧洲杯上意大利的孔蒂用过,但我解说中国队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看到过”,
“不知道是斯坦早有预谋还是一次赌博,留给中国队的时间只有20分钟了,现在中国队1比2落后”,
巴西队变阵之后,两个前锋——内马尔,若纳斯主打中路,所以中国队变成3个中后卫以后正好应对巴西队的变阵。
这里要介绍一下,如果打3后卫,那3个后卫都必须是中后卫,不可能有球队打3后卫体系还加上边后卫的。
王空在多特蒙德的时候也客串过中后卫,在现代足球体系中,后腰,后卫是可以共通的。
现在中国队周盾盯防内马尔,韦笑盯防若纳斯,王空在中路,一下子中国队的防守就稳定了。
而且这样把陈非给解放了,陈非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助攻能力,还记得斯坦第一次在包厢看到陈非的时候吗,斯坦就是被陈非超强的助攻能力吸引的。
和李乔在一起久了,张玉宁学到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觉得技不如人,那么多跑一点肯定是没错的。
小家伙很聪明也很努力,他观察场上的形势,陈非每次突破第一道障碍就是特谢拉。
“我可以去接应一下”,
于是张玉宁在陈非带球狂奔的时候就注意和陈非保持位置,而陈非也注意到了。
“砰”,
“砰”,
两声之后,一次漂亮的二过一完成了,第一声是陈非传球的声音,第二声是张玉宁往前做球的声音。
特谢拉被甩在身后,在无球跑动的情况下,陈非和特谢拉的速度差不多,但因为特谢拉需要扭转身体,所以陈非超越了特谢拉。
陈非在边路撕开了一道不大不小的口子,中国球迷开始high了,看起来好像有机会。
“陈非,陈非,他现在可以选择传球给林志坚,但这边费利佩·路易斯的防守很好,机会可能不大,也可以直塞给丁牧,但***就在丁牧身旁”。
“李乔,对了,李乔”!!
“但李乔似乎没有从左边插过来的打算”,
贺伟解说的时候声音提高了,但其实他知道这次中国队的机会并不好,因为是反击,所以巴西队的防守球员都在自己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