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空不在乎,球传走之后,他开始跑位,把中路给周盾让开,要知道周盾是有很强进攻能力的球员,典型的带刀后卫。
周盾直接一脚找前面的奥巴梅扬,加蓬人在博阿滕的紧贴之下拿球很困难。
面对博阿滕,奥巴梅扬想把球拿住再转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用最标准的中锋拿球技术,背身拿球!!奥巴梅扬在争取时间,等什么?
等李乔或者罗伊斯过来,在短暂的几秒钟之内,如果没有人来接应自己,那么奥巴梅扬只能是回传中场了。
李乔游动过来了,随之而来的是拉姆。
李乔跑动的时候往前指了指,意思是传我前面,不要传我脚下,你会问,什么区别?
传脚下,李乔就要站在原地接球,失去速度优势,那么拉姆压住李乔就很容易,如果传前面,李乔还可以继续加速,那样拉姆想防守住李乔就很难了。
奥巴梅扬明白,直直往前一塞,李乔顺势二次加速,拉姆吃不消了,毕竟快退役的人了,只见他和李乔之间的距离渐渐拉开了,最开始是1米,然后是2米,3米,最后已经不可能追的上了。
球传的深,好处是本方前锋追起来爽,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方门将更容易出击拿球。
现在拉姆已经不是李乔的威胁了,诺伊尔才是,按预判来看,先拿到球的应该是诺伊尔,但大家都错了!!
李乔最后时刻伸脚一捅,诺伊尔拿身体一扑,球是李乔先碰到的,但……似乎诺伊尔也蹭到了。
后来看回放才知道,诺伊尔这一蹭太关键,没有这一蹭,球就进了!!
李乔捅射之后一屁股坐在草坪上,呆呆看着球划出了另一侧的门柱,遗憾之下,李乔重重锤了草坪一拳。
诺伊尔伸出大手,做出友好的姿态,李乔借力顺势起身,还不时看看另一侧门柱,“就差一点点,真可惜”。
*****
瓜迪奥拉双手插在西装裤兜里,他知道拉姆在下半场体能已经开始下降了,那个9号比拉姆小11岁,拉姆在拜仁开始青训的时候,李乔还在襁褓中呢。
李乔就是喊拉姆一声叔叔都不为过,可想而知,在下半场拉姆这边出问题是早晚的。
但瓜迪奥拉手上没人,右边后卫上只有一个备用的拉菲尼亚,也是已经过了30岁了。
瓜迪奥拉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想到了一招,打了一个手势,把左右两个边后卫互换,阿拉巴去到右边后卫,出生于1992年的阿拉巴和李乔一样都是90后,速度上也不吃亏。
做出调整之后,瓜帅自以为得计,但很快他就发现——不对啊,罗伊斯这边也很厉害,拉姆在这边还是很吃力,小火箭上半场憋了半场了,现在就像加满油的超跑一样,见到拉姆,罗伊斯基本上是一趟球,然后就直接强突了。
拉姆扛了几次之后,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更坏的是,李乔还不时和罗伊斯换位,这是最流行的边锋换位战术。
克洛普的思路是以攻代守,瓜迪奥拉也明白,那么拜仁的应对办法也应该是以攻代守。
瓜迪奥拉马上变回去了,把拉姆重新恢复到右边后卫,同时让道格拉斯·科斯塔去右路,准备以攻代守。
记得“特谢拉”刚刚来中超的时候,很多人说他根本就是个bug,其实科斯塔刚来的时候也让德甲球迷有同样的感觉,科斯塔长的有一点点像埃托奥,那跑起来根本不讲理,一个字——快。
不要忘记,多特蒙德的左边后卫“施梅尔策”也不年轻,虽然比起拉姆是年轻5岁,但和90后的科斯塔比,施梅尔策速度慢了很多。
克洛普不禁在心里默默为瓜迪奥拉点了个赞,对方的应对很聪明,以攻代守,标本兼治。
多特蒙德左路被压住了,李乔也只能回撤了,否则你待在前面也越位了。
把李乔压回来之后,那么下次多特蒙德左路发动进攻的距离也拉长了,可谓是一举两得。
现在对于李乔来说是两难的选择,那就是我要不要去帮助防守,而这需要克洛普来决定。
帮助防守的话,可以减轻压力,但也同时意味着多特蒙德左路的进攻废了,不帮的话当然大家都知道了,不需要解释了。
球员和教练是心有灵犀的,克洛普指了指前面,示意李乔不要帮助防守,这样一来,李乔打定主意了,安心站在中线附近。
5分钟后,事实证明了克洛普的伟大。
科斯塔和拉姆在右路攻上去之后很顺利,施梅尔策防不住,拉姆一脚传中,球找的是中路的莱万头顶,但传球路线上杀出一个周盾,他把球解围掉了,球到了本德脚下。
这下拜仁麻烦了,他们刚才进攻的时候是爽了,可忘了自己身后的空当有多大。
球当然是给李乔了,中国边锋一路长驱直入,那感觉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飙车一样,噌噌噌,一溜小跑就到了禁区肋部了。
李乔右脚传中,兜一个半弧形,球绕过前点的博阿滕之后,奥巴梅扬甩头一顶,球进了!!!
这球太近,诺伊尔根本没有扑救的机会,就这样,多特蒙德反超了,2比1领先拜仁慕尼黑。
镜头一甩,比赛到了下半场15分钟!!
*****
这球一进,拜仁球迷有了不祥预感,怎么现实和剧本上的不一样了?
拜仁球迷心中的剧本当然是3年前的决赛了,那一次多特蒙德也是扳平比分,但最后反超的是拜仁啊。
奥巴梅扬进球以后冲向李乔,指着李乔,这球他只不过是最后一击,前面90%的功劳都是李乔的。
李乔张开双手拥抱奥巴梅扬,两人激情相拥,落后,扳平,反超,这种感觉很美妙,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
简单的庆祝之后,比赛恢复了,瓜迪奥拉这边立马让格策起来热身了,现在对于拜仁来说必须进攻了,当然里贝里随后也起来了,但瓜帅把里贝里放在最后一张牌,毕竟法国人的年龄摆在那里。
现场镜头扫了一眼,拍到罗本,荷兰人脸色很不好看。
镜头给到罗本,意味深长,3年前绝杀的就是他,但现在罗本只能坐在看台上充当一个看客,有点无奈,也有点凄凉吧。
其实早就有罗本夏季走人的传闻了,而目的地要么是他的祖国,要么是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和皮尔洛,卡卡等人一样,最后再捞一把。
罗本也知道镜头在拍他,他目视前方,面无表情,那样子很冷酷,镜头再一扫,给到瓜迪奥拉,他手搭在格策的肩膀上,正在对他面授机宜。
下半场虽然才踢到20分钟,看来瓜迪奥拉已经等不及了,他不想自己最后一战演砸了。
利用一次死球,拜仁换人,阿隆索下,格策上,这一换人让慕尼黑的解说有点看不懂了,两个前腰?
格策,蒂亚戈都是前腰,难道恢复到瓜迪奥拉使用最多的4141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