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比赛,亚足联派出最好的裁判——****金哨“伊尔马托夫”,也许在亚足联看来,这也是提前上演的决赛。
此时李乔反倒有点紧张,虽然已经是身经百战,但身穿国家队的球衣比赛感觉还是不同的,这是让人血脉喷张的感觉,特别是国歌一奏响的时候,胸口会一闷,鼻子也会酸了。
裁判示意要进场了,李乔看了看身旁的球童,一个很美的“澳大利亚”女孩,她天真无邪的看着李乔,她把手伸到李乔手里,李乔轻轻握住,“let`s`go”,李乔对她说。
从球员通道走出的时候,李乔高昂起头,又见红色海洋,又见忠实的拥趸。
站定以后,李乔摸了摸身前球童的脑袋,他这个动作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此时内心过于澎湃,怕哭出来,李乔不想还没比赛就哭鼻子。
现场主持人要求观众起立,先奏响的是中国国歌。
全场球迷一齐起立,随着铿锵的旋律响起,李乔抿着嘴唇,身旁是门将王大雷,他把手挎在李乔的肩膀上,李乔也伸出手挎在王大雷肩膀上,中国队球员在奏国歌的时候都是这样,象征着11个人是一体的。
国歌奏罢,周盾去挑边,上半场中国队先开球,李乔和丁牧两个人站在中圈,裁判“伊尔马托夫”在最后一次对表,随着他的一声哨响,李乔拨球,丁牧回传,2015年澳大利亚亚洲杯半决赛正式打响。
王空接到丁牧回传,日本队前场3人立刻呈“品”字型扑过来包夹王空,“冈崎慎司”在前,“乾贵士”、“宇佐美贵史”在两边。
王空没有粘球,他往左斜方传球给“廖力生”,同时这边的李乔已经启动了,“廖力生”不停球,直接往前推球给李乔,这边对位防守的“酒井高德”提前一步把球踢出边线,开场第一回合,双方都很拼。
*****
比赛前5分钟,日本队和中国队都没有发力,无球的时候**逼抢,但一旦拿球也不马上组织进攻,亚洲足球的两大绝顶高手pk,先互相试探一下是很正常的。
一般情况下,主教练会每15分钟看一下控球率,但今天斯坦在比赛进行到5分钟的时候就看了一下控球率,日本队51%对中国队49%,从这个数据上也可以看出两队的实力很接近。
开场前5分钟,日本队的阵型没散开,等到局面稳定之后,斯坦很清楚的看到对方4321阵型宛如一个“金字塔”一样,如果你在纸上用10个点勾勒出一个金字塔型,然后把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连接起来,会不会发现这个“金字塔”内部包含很多个“正三角形”?
这就是这个阵型的玄妙之处,当年“安切洛蒂”时代的ac米兰之所以雄霸欧洲,就是靠的这套战术。
那么为什么后来这种战术没有发扬光大?那是因为这套战术的要求太高了,或者说除了意大利人之外,其他人很难驾驭这套战术。
4321要求每个人都参与防守,所以除了把防守艺术浸入骨髓的意大利人之外,还有谁可以驾驭这样的纯防守阵型?
在90分钟之内要保证这个金字塔始终不坍塌,这需要怎么样的一种集体意识?想一想就知道很难。
所以斯坦很清楚“阿吉雷”是东施效颦,以日本队的实力,这样的打法保持20分钟,他们的金字塔就会开始松动了。
当然“阿吉雷”不是笨蛋,他很清楚日本队的实力,所以他给球员下达的命令是——“其他人可以不互相保护,但中场的“香川真司”,“清武弘嗣”,“本田圭佑”必须时时刻刻都互相保护,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小集团”。
这三个人里,“清武弘嗣”可能是名气最小的,日本某家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挑战节目——2vs55,2个人对55个会踢球的小学生,要求是把球打进,其中这家电视台邀请的两个人正是“香川真司”加“清武弘嗣”。
节目中,“香川真司”,“清武弘嗣”两个人通过不断的传球配合,越过了55个小学生,最后把球打进。
你可能会觉得节目造假,但如果你真的懂足球的话,你就不会这么想了,球场上的1加1决不是等于2那么简单,这就好像我们“人”,有两条腿,你可以走遍世界,但如果只有一条腿,可能就连生活都困难了。
这也是为什么足球强调“团队协作”大于“个人能力”,有没有发现历史上著名的组合一定是三个人的,比如“荷兰三剑客”、“德国三驾马车”,“巴西3r组合”,以及现在如日中天的“msn”,因为三个人如果拧成一股绳,就可以征服世界。
不出斯坦所料,日本队的“金字塔”在没到10分钟的时候就坍塌了,但他们中场的三个人却很好贯彻了主教练的战术,把球控的很好。
在比赛进行到15分钟的时候,斯坦又看了一下控球率,日本队已经到了65%了。
中国队三个人——廖力生、王空、张稀哲抢的很凶,但连球都摸不到,因为日本队一个人拿球的时候最少保证他身边有两个出球点,如果把回传门将也算上的话,那最少有三个出球点。
抢球的精髓在于封锁拿球者的传球路线,如果做不到这点,就是白白浪费自己的体力。
现在中国队就是这样,抢球都是冲着人去的,而不是封锁出球点,所以三个人跑的大腿都快抽筋了,但还是摸不到足球。
在几次失败之后,王空冷静下来了,他看到拿球的香川真司,王空在身后向廖力生、张稀哲打手势。
三个人一起冲上去,王空去抢“香川真司”,廖力生冲向“清武弘嗣”,张稀哲冲向“本田圭佑”,无论最后结果怎么样,这次三个人总算是形成合力了。
但香川真司是被称为“大空翼”的人,个人技术也很不错,他护住球,王空没有断到球,最后以一次犯规结束了这次抢球。
中国队场上显的很被动,场边的斯坦在思考,经过缜密的思考,斯坦决定什么也不做,因为日本队控球的目的也不过就是为了吸引中国队更多人来抢,如果中国队真的这样做,那就上当了,扎紧自己的篱笆,无论你怎么引诱我,我就按兵不动。
斯坦把张稀哲叫过来,“站住位置就行,没必要每球都上去抢”。
中国队不上当,日本队三中场自己传着玩也感到无趣,“本田圭佑”突然长传找前面的“冈崎慎司”,球被前点的韦笑拿下,韦笑分球给陈非。
陈非的绝招就是从边后卫位置上直接传球给左边前卫,他就是中国的“阿尔维斯”,陈非拿球之后直接斜传找李乔,60米的距离,球到了李乔面前误差只有10米左右,可以说是很准很准了。
李乔,酒井高德同时往球的落点冲去,看样子势均力敌,谁能拿到球很难说。
最后李乔先到了半米,他用脚尖把球一捅,球被捅出去20米,丁牧在“吉田麻也”的防守下往球冲去。
这时李乔当然不能闲着了,他得去禁区里抢点包抄,前锋拉出来了,那么边锋就去补前锋的位,这是最基本的。
酒井高德当然也清楚,他拉了李乔的球衣一下,此时犯规最多黄牌,如果让李乔过去,那队友会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