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欣小声的喊:“漂亮”。
确实这次传球最漂亮的地方倒不是说速度很快,而是他是考虑到插上的前锋的跑动,预备了提前量的。
这是最难的,打个比方吧,比如射击,如果打静止的目标,那么还算简单,而如果是打移动的目标,那么你需要计算好提前量,否则就是刻舟求剑了。
正是因为拉基茨基这一脚传球恰到好处精准的送到了快速前插的科宾脚上,所以连吹毛求疵的布洛欣都喊了出来。
其实看一个球员的水平也就是看这些,其他射门什么的,你就让一个业余的上去抡一脚,可能也会有模有样,但是这样的传球没有4,5年的基础,休想。
科宾拿球后面对的是布洛欣的“大弟子”别列佐夫,想过去?可没那么容易,别列佐夫很有经验,不去扑,乖乖的站好自己的位置等着普拉希米回来。
就这样,普拉希米迅速回位之后,科宾陷入了包围,只能把球传给罗坦。
虽然这次进攻失败了,但是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布洛欣在场边看的挺满意,球员已经有模有样,更重要的是对战术的理解比较到位。
a组这次控球一共前后大概2分钟,传球几十次,没有一脚失误,这让场边看球的那些队员咋舌,面对此情此景,自己打酱油,还有什么怨言??
可能是传的顺了,a组队员开始麻痹大意,科宾在回传给后卫日卓夫的一球,力量稍微小了一点点,如果是一般情况下,也没什么大的关系。
可是这次球飞到一半的时候,杀出来一个人!!
“该死”,科宾心想,被谁断球都行,就是被李乔断了他觉得没面子。
为什么?因为这一脚如果进了,那么科宾算助攻,只不过是乌龙助攻,赛后大家会说科宾助攻李乔打进一球。
现在科宾只能祈祷日卓夫防住李乔,日卓夫的防守技术可一点都不比对方的别列佐夫差。
他也是卡住位,等后腰回来协防,也就是让拉基茨基去解决李乔。
可是这次他错了,为什么?因为李乔不是科宾。
李乔拿球,轻轻一捅,穿裆过人,这一下日卓夫始料未及,但是等他反应过来,为时已晚。
李乔过了他以后,面对门将“克里夫”直接打远角,这种小场地,单刀球比大场地更容易进球。
球进了,e组领先!!!
场边的小伙伴呆了,场上的a组队员呆了,场边的布洛欣呆了,只有两个人没呆,那就是马什和普拉希米。
这次布洛欣没有怒,反而嘴角挂起了笑容,因为他觉得洛巴罗夫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白的,那就是现在布洛欣对李乔是少见的天才已经是深信不疑。
他现在不想排挤李乔,而是想利用李乔,毕竟接下去的u14联赛自己压力很大,顿涅斯克矿工这几年成年队已经压住了基辅迪纳摩,这次如果在青年队拿不下对手,俱乐部主席不打死自己,估计老爹也饶不了自己。
毕竟基辅迪纳摩就是老布洛欣的信仰,一切,如果儿子感让他的信仰垮塌,那他就会让布洛欣的脑袋垮塌。
现在看见李乔,布洛欣觉得自己找到了“大杀器”,虽然他也很喜欢自己的爱徒科宾,可是利益面前,神马都是浮云,他的内心里的天平已经倒向了李乔这边。
*****
“乔,太漂亮了”,普拉希米说。
其他几个球员都过来和李乔拥抱,这一抱是真切的,足球场上不管种族,肤色,只要你有实力,那么你就受人尊敬。
现在李乔感受到他们的眼神,那是佩服的眼神。
此时只有两个人看李乔的眼神不同,一个是科宾,另一个是马什。
科宾当然很好理解,因为他现在已经是笑柄了,成了李乔漂亮助攻的乌龙助攻,可为什么马什突然不喜欢李乔了?那是因为他在一旁看见了布洛欣看李乔的眼神。
马什一直以来照顾李乔,就是因为希望通过李乔搭上洛巴罗夫,从而挤掉布洛欣,自己当家做主。
那一切的前提都是布洛欣不喜欢李乔,而现在如果布洛欣自己就栽培李乔,那么自己的计划就落空了,不仅如此,李乔还可能成为布洛欣平步青云的工具。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敌人的朋友是敌人,如果布洛欣喜欢李乔,那么李乔现在就是自己的敌人了!!!
你也许觉得马什的心思是不是太复杂了,呵呵,如果你老是被人压一头,你也会渴望出人头地,你也会变的有心计的,这也是职场智慧吧,《杜拉拉升职记》看过没?
*****
重新开球,这次a组这边派人专门贴住李乔,那就是拉基茨基,这也没办法,按理说这种工作不是拉基茨基做,而是普拉希米做的,可现在只能这样了。
这样一来虽然李乔没有了威胁,与此同时,a组也失去了中场发动机,中场控球能力一落千丈。
罗坦本来就不是打中场的,只是客串,也就说现在a租可以说就没有中场。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十秒吧,a组发现不行,不能这样干,这样等于**,为了一个李乔,就自废武功,不划算。
于是拉基茨基又开始拿球,传球,比赛才恢复正常。
可是李乔这个刺客埋伏在身后,科宾,拉基茨基总觉的浑身难受,那是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真的,这个比喻一点也不夸张,心里压力一大,马上技术动作就走形了,现在拉基茨基只求球传的准,其他都无所谓了,传球有没有威胁的就根本不考虑了。
布洛欣在场边看到自己的球员抗压力能力这么差,心里隐隐发愁,毕竟球场上的对抗比这样的训练要强很多,他觉得自己之前太高看拉基茨基和科宾了。
好在他发现了李乔,这可能又是意外之喜。
刺客,对,这是布洛欣此时心里对李乔的定位。
前锋类型有很多,伊布,范尼那样的中锋,巴乔那样的9号半(影子前锋),还有罗纳尔多那种不讲理的既有速度又有身体的,还有“推土机”型的,最典型的就是以前不莱梅的巴西前锋“埃尔顿”。
此外还有“禁区幽灵型”的“因扎吉”,大力水手型的“巴蒂斯图塔”。
还有飘逸剑客类型的“克鲁伊夫”,气质绅士型的“范巴斯滕”,还有任劳任怨型的,最典型的就是克洛泽。
而“刺客”?
老实说真的不好举例。
因为这种类型的球员好像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老天赐给你的,想想也是,读读历史,好像荆轲也不是谁培养的吧?
想到这里,布洛欣越来越兴奋,他感到挖到宝了,虽然这块宝是洛巴罗夫最先发现的,但是管他呢!!!
此时场上的局面挺尴尬的,a组如果看死李乔,那么等于自己也被李乔困死,如果不看李乔,那么又担心李乔背后插一刀。
但是基辅迪纳摩毕竟底蕴深厚,在短暂的慌乱过后,a组马上开始了自我调整,那就是压缩!!
压缩三条线的距离,互相保护。
这样一来,情况稍微好了一点,拉基茨基拿球也可以组织一下进攻,而不是一味的去盯着李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