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他,还是更喜欢那个流行歌手周南!

但无论如何,面上还是得过去,于是贺扬露出标准八齿笑容,“周老师,您好您好,久仰大名。”

甭管走不走心吧,周南同样商业性微笑回赠。

大家近几个月忙于电影拍摄,还真没咋关注电视屏幕,但不妨碍听到“央视展播”几个字时的崇敬,那玩意儿可真不是是人就能上的。

陆小妹儿更是暗暗吐了吐舌头,好家伙,端知道这位写主旋律的,但写主旋律的人多了去,也没见几个能上央视推广的,没想到那“青年艺术家”头衔中的五个字,每个字都很写实。

“啪啪啪...”

掌声响起,“周小鲜肉”形象顿时变得有些高大上起来,一下就将长相不俗的贺扬压了下去。

啊这,此情此景,周南是真不好意思补充一句,其实摇滚版也出自哥们儿之手。

不过一个台港人士,喜欢听民族版《我爱你祖国》,两相叠加,多少有点违和。

“我爱你祖国,每个炎黄子孙听后都必定深有感触!”刘天明特意管助理要来了自己的手机,展示了下他的歌单。

就,还真有!

哎嘿,原来天王也听歌嘿。

有点废话了。

比较让周南注目的是,另一版摇滚版《我爱你祖国》,也在其歌单内。因为同名,两首歌排在一起,格外醒目。

竟...有种圆满的感觉?

可惜旁人无法理解这种“圆满”。

刘天明没有被“抓包”的感觉,反而十分坦诚的来了句,“我喜欢你这版的《我爱你祖国》,但我更想找那位周南邀歌。”

周南,“......”。想想天王民族唱法登台的画面,嗯...确实一言难尽,也怪不得有此一说。

贺扬闻言忍不住乐出了声来,“明哥,您也忒实诚了。”

“开个玩笑。”

刘天明大笑着拍了拍周南肩膀,后者耸了耸肩,“伤了,起码要十张签名照才能治愈。”

陆小妹儿决定收回之前的话,哪里写实了?就没半点艺术家的样子!

偏偏刘天王还笑得更开心承诺道,“一百张都没问题。”

哦豁?支队人手一张嘛?好像不太够。

周南又开始不着调了,他甚至在想咋碰不上王李,“答应”老马给他闺女要的签名,好几个月了还没到手呢。

如此欢乐的氛围,余导也终于“俏皮”了回,“周老师,咱这电影后期制作都在同步进行中了,您这主题曲是不是也能行进行进?”

对于周南的“创作”能力,严谨的余导曾做过更深入的调查。

从最开始的《唱支山歌给d听》到那首让她动容的未发行版《我的老父亲》,再到近期大热的《万疆》,乃至于特殊日子登上央视的《我爱你祖国》,无不一步一步证明其深厚功底。

所以余女士也不怕这话说出来会让周南下不来台,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这问题当场就有了回复。

只见周南颇为驾轻就熟的推了推镜框,“其实刚才明哥拍摄的那一幕,给我的触动挺大,忽然就有了点灵感...”

真的假的?

您这灵感来的是不是有点过于“及时”!

即便万分相信周南的“创作”功底,余导心里还是忍不住泛起了嘀咕。

见状,周南理解的笑了笑,“只是一段旋律,有待完善。”

余导释然。

灵感这玩意儿,本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有时只在一瞬间,而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抓不住一次。

“您没带乐器?”

在余导印象中,作曲怎么也得随身带个吃饭家伙吧,偏偏这位周老师两手空空。

实际上两者未必能划上等号,但周南也没做解释,因为他现在确实缺了种表现形式,清唱也不是不行,多少有点突兀。

贺扬积极举手,“我车上有把吉他,周老师您需要吗?”

委婉了点儿。

如同无法想象天王进行民族唱法一样,他也同样没法想象一个主旋律艺术家弹吉他的样子。

谁想,这位周老师,还真点了头。

好的吧。破壁了。

虽然意外,贺扬还是马上朝后喊道,“小玉,你去车上拿下吉他!小玉?”

“扬哥,您忘了,小玉请了半天假。”

贺扬一拍脑门儿,“嗐,喊顺嘴了!”

不多时,另一助理从保姆车上将吉他取来。

“我竟不知道,扬仔你还玩音乐,”刘天明见周南接过吉他调试,好奇的问了句。

贺扬笑的有点无奈,“明哥,其实一开始我是唱歌出道的,只是没玩出什么名堂,所以只能转行靠脸混饭吃了。”

刘天明一摆手,“哎,别妄自菲薄,你的努力我看在眼里,认真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借您吉言,”得到天王的肯定,贺扬表现的斗志满满。

吉他保养的很好,可见主人的爱惜。

本着能靠着绝不老实站在的原则,周南挂着吉他懒散的斜靠在乡间树下,夕阳印照下,光影交融,画面和谐美好。

陆小妹儿的心止不住的噗通噗通猛跳了两下,“杀伤力”多少有点强烈啊,不难想象这货在校园里多受欢迎。

咦?又被带偏了,丫不是个大学生,丨警丨察来着!单手擒贼的画面浮现,陆小妹儿顿时找回了心跳节奏。

此时,不止余导、刘天明贺扬,在场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好奇心充斥着。

音乐现场创作的场面,就不是很常见。

稀罕!

即便签有保密协议,余导还是忍不住又提点了一遍。

没关注这些,周南随意拨弄了两下琴弦,忽而问向从刚才开始就站在场边,存在感约等于无的郭刚唐,“老郭,如果此时要选一句最想说的话,你想说什么?”

又是在寻找创作灵感吗?

郭刚唐似乎没想到自己会被问到,呆愣了许久。他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没什么文化,更别提参与创作了。

“就照实说出最真实的感受,像当初和我说的那样,”余导鼓励道。

老郭憋了半天,终于吐出几个字,“回,回家吧,儿子...”

半点都不华丽的辞藻,在老郭的嘴里说出,却瞬间让不少熟知剧本的剧组众湿了眼眶。

深入角色数月的刘天明更是感同身受,“一定可以!”

老郭狠狠的点了点头,他现在就一个想法,想让电影快点上映,让他的儿子马上看到!

就在这时,吉他声渐入。

“回家的路,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

普普通通的旋律,不高不低,不快不慢...

“回家的路,数一数一年三百六十五,数一数日子有哪些胜负,又有哪些满足...”

但奇怪的是,就是这样平缓的节奏,却让人不由自主的将心揪紧揪紧,再拉扯。

艺术圈的业余神探》小说在线阅读_第2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洛知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艺术圈的业余神探第2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