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倒也没那么夸张,人家李教授还是很稳的。
“那周老师刚才进门的时候你怎么没认出来?”
“这不是一时间不敢认么...”
精瘦民警事后诸葛着,随后立马解释了一番何为“马赛克”识人。
听完后,已无人质疑。
哦不,还是有一个的。陈主任推了推眼镜,张了张嘴,看了眼周南又闭上了。如果不是当事人就在旁边坐着,他直以为他们说的,不是同一个人,这个世界,真是越来越难懂了...
在一般人想来,还原一个高糊马赛克的难度,明显大于四分之一清晰脸。既然前者能完成,后者岂非小菜一碟?
曹队长忍不住拍了下手掌,“太好了,周老师,有完整人像,对我们的排查工作帮助可就太大了!”
周南再度,“......”。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明明只想苟一波先看看情况而已。
他不否认自己的画技,尤其失忆后,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大大提升,但前提是有迹可循。
周南现在倒宁愿面对的是一副马赛克图像,因为人家马赛克好歹也是有全脸的,研究研究没准还能成功。
但四分之一脸就真的是四分之一脸,还是后脑勺角度只露到眼角的那种,另外四分之三怎么办?纯靠想象脑补吗?
离谱...
什么?您说不是有目击者?
粗看档案,周南就知道没戏,每个人口中的描述中差别可太大了,就单说眼睛吧,有的说大有的说小,有说单眼皮的,也有站双眼皮的,您说咋判定?
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可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何况两边的人数比例相当,根本无从辨别谁的眼力更准,谁又是在臆想胡诌。
画像?无从下手。
但至少说明一点,这名中老年妇女,没有明显相貌特征,俗称大众脸,具有西广特色的大众脸,混在人群中立马附加满级隐身效果的那种。
得嘞!
这下算是把自己框进去了!
现在说不能画肯定是来不及,但也不能瞎画啊,咋办?
“麻烦把那段监控再放一遍。”
这厮明显属于临场发挥型选手,越紧张的时刻头脑反而越清晰,再加上数次被“赶鸭子”经验丰富,反正表面看起来仿似成竹在胸。
该段监控并不长,角度关系,“狼外婆”入镜时间更是不超过二十秒。
曹队长补充,“周边店铺监控都设在店内,拍摄不到路边位置,画面中的行人和车辆我们也都找到询问过,均表示没什么印象。”
不是每个人都叫福尔摩斯,普通人谁又会去关注记忆每个路过身旁的路人长相呢?
周南点头表示理解,精神高度集中的再度看了一遍视频后,忽然开口道,“麻烦将画面往前倒一点,嫌疑人入镜前三秒左右。”
有发现?不能够吧,这段视频好些人从昨天循环播放至今,连地砖缝都快数清楚了,没啥特别的发现呐。
“对,这里,”周南起身行至投影前,点着背景边缘角落某处。
这是...一家螺蛳粉店?
众丨警丨察聚精会神看去,没啥端倪,就...生意挺好?流量挺大?
周南没有卖关子的意思,指着一片区域,问向电脑操作人员,“这块玻璃,能放大吗?”
对方点了点头,画面随之增大。
这是...一个倒影?似乎是个人,但形状有些奇怪。
“能处理的更清楚点吗?”周南追问。
对方应该是个技术人员,麻利的动作起来。
片刻后,技术人员道,“最清晰也只能到这个程度了。”
众人定睛看去,确定是个人,但手臂方向有些怪异,斜上去后还有一条细长的大头黑影。
这影子只有一个人,且身形高大,明显不可能属于“狼外婆”,所以问题出在那个细长大头黑影上吗?等等,这莫非是...
周南点头,“应该是个自拍杆,各位都知道,近年来短视频流行,很多人喜欢随时随地记录上传,这位甚至有可能还是个美食探店类博主。哦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拍摄角度...”
如果脸朝店面,用自拍杆自拍的话,正好是面向街道!
周南示意技术人员继续放监控视频,三秒后,“狼外婆”带着娃娃走过。
曹队长又没忍住一拍桌子兴奋道,“这个角度,很有可能将‘狼外婆’正脸拍进去!”
找一个进过螺蛳粉店的“美食博主”,可比“狼外婆”容易多了。
顿时,大家的目光就有些奇妙,这特玛是什么样的眼神?玻璃倒影?手动滑稽,5.2视力它都不足够形容吧!“鹰眼”更合适些,不愧是能还原马赛克的男人...
似乎用不着画像了?
不管怎样,只要“狼外婆”正脸入镜,就一定让其无所遁形!
整个专案组摩拳擦掌中...
楼内传出欢呼声时,周南正和陈主任向外走去。
“怎么,周队不留下来享受一下胜利果实?”陈主任玩笑语气道。
“嗐,”周南不甚在意的说,“陈主任您可就别寒碜我了,眼神儿好点而已,何况这才哪跟哪呐,就看着个正脸,想找到真人,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陈主任则一本正经,“没你发现的这张正脸,专案组工作难度何止翻倍。”
没错,楼内的欢呼声,正是专案组找到“美食博主”,从其拍摄的视频中顺利翻出神秘的“狼外婆”后发出的。
很朴实无华的一老太太,多数人可能看过即忘,因为实在没啥特点可记忆。
谁能想到,就是这么平平无奇的一中老年妇女,仅用了两年功夫,起码毁了十五个以上的家庭?
有了正脸,警方现在要做的工作,就相对简单直接多了。
甭管是用现代科技人脸识别,还是传统手段源头走访排摸,又或多管齐下吧,搜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之中。
这些工作多俩人不多,少俩人也不少,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周南二人索性一起出来透透气。
于是,久违的商业互吹模式开启。
周南同样正容,“没记错的话,打拐办07年底成立的吧,转眼14年了,陈主任您一直致力于解救被拐妇女儿童,挽救了无数家庭,您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功课到位。
别小看一旁这位带着眼镜,一副老实巴交样子的陈主任,人家在微薄上的粉丝可比两个周南加起来还要多,有六百多万。
凭的是啥?是对打拐工作不遗馀力的负责态度。
时代在进步,陈主任也不墨守成规,他一直在尝试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法,借助网络力量及时部署公丨安丨部门核查,助力打拐行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够不上够不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陈主任说着摸出手机,打开微薄翻出条私信向周南展示。
私信来自一位网名叫范www的,文字平铺直叙,“陈主任你好,向你反映情况至今,西广海北被拐儿童范庭轩仍无半点音讯,打拐办成立意义何在?真让我们这些被拐家长伤心!恳请陈主任将我的孩子找回!”
文字有失望,有指责,但也饱含着悲切的期盼。
范庭轩,就是此次专案组档案资料中,被拐的第一名儿童,原来这两年,家长一直都有通过网络联系打拐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