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周南这般,虽也着正装西服,仍如偶像明星般的样子,实在有些像是坐错了地方,在一众中老年中尤其显眼。
连导播都没忍住,只要一扫过来,就会给镜头。
没办法,这可能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周南要是换去明星堆儿就坐,反而可能没这效果。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收看电视和网络直播的观众,频频看到某张脸亮相,次数直逼当红明星们。
于是乎...
“虽然很养眼,还是要问句,这小伙儿是不是有啥后台?”
“笑哭,又是我家周警官被习惯性质疑的一天。”
“丨警丨察?好吧,那无事发生。有一说一人家之前唱的挺好。”
“《大地飞歌》?主要是歌好吧,顺耳,谁唱谁火,说没后台我还真不信。”
“继续笑哭,词曲那都是人家自己写的好吧,要不是不能发截图,真想糊你丫一脸!”
“科普贴,周南,词曲作家,演唱家,有《唱支山歌给d听》等数首代表作,其中《没有d就没有g》被选入了d百年生日片《敢教日月换新天》插曲,其他数首也均入选中宣b百首爱国歌曲,请那些说后台的,先照镜子看看自己再发言。”
“又是日常被我南神才华倾倒的一天!”
“这个颜,没有才华我也可...”
“周南?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是那个唱《沧海一声笑》的周南,无事了无事了。”
“哎?同流行歌手周南粉丝?哭,要是咱家那个能有现场这位的颜,亚洲天王不是梦。”
“什么这个周南那个周南的,这都什么邪教!”
“科普贴,周南,流行音乐创作人,代表作专辑《zhou》,十首曲目无一不精品,被粉丝奉为神专,新出的五首国风歌曲更展现了深厚的国学底蕴,有封神之姿,只待一个露头机会!”
“这年头,音乐界要被‘周’姓占领了吗...”
“......”
没人怀疑两周南是一个人,就像现场的明星与艺术家座位一样,泾渭分明。
唯一相同的是,不管丨警丨察周南还是流行音乐人周南,经过此次艺术节,流量都疯涨了一波。
“昨儿和我们这些老头子坐一起,闷坏了吧?”
艺术节开幕式结束后翌日,沈清秋沈老招呼周南一起坐了坐。
昨个会场哪哪都是人,显见不是个谈话的好地方。
闷?这必须不能承认!
“看您这话说的,别人想往您老边上凑,还逮不着机会呢。”
日常哄老周练出的本事不是盖的,沈老笑着连指了好几下,“你小子呀...我老头子可没看出你喜欢凑,上次是谁留下一句‘我首先是个丨警丨察’,就头也不回跑了的?”
周南半点没带心虚的,“那不都为了工作嘛。”
沈老正容点头,“我听人提起过,你本职工作也干的非常不错,人才难得。”
听人提起过?警界的吗?略有些跨界感。倒也不算稀奇,以老爷子的身份地位,交友广泛再正常不过。
周南挠头,“您老再这么夸下去,我该挖个坑儿把自个埋喽...”
“面儿还挺薄,”沈老笑了笑,倒也没再继续,“上回那首歌写好了吗?”
就知道得有这茬儿,周南把提前准备好的《我的老父亲》纸质词曲谱子递上,还特意打印成了特大号的。
沈清秋接过,没啥特别表情,认真看了起来。
静默中,周南也没刷手机,主要在这古香古色的环境中,电子产品就显得十分违和。
当当当...
十数分钟后,敲门声起。
“进”,沈老放下纸张,介绍来人,“这位是青年作家、编剧余元,这位是...周南。”
对于周南的双重身份,沈老爷子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索性只介绍了个名字。
很明显,这位四十出头的女士,是提前预约过的,沈老爷子对其到来并不意外。
“你好。”
握手,落座。
沈老半眯着眼居中而坐。
这是整哪出?
不等周南表示疑惑,沈老爷子将头转向了那位女士,“小余,我知道你手里有个不错的本子,一直想拍成电影,听说最近已经提上日程了?”
余元半坐于椅上,腰背挺直回答,“是的沈老,儿童反拐题材,在商业化电影横行的今天,并不讨喜,搁置八年,侥幸拉到投资。”
“有个好消息您老可能还不知道,刘天王看过剧本后表示十分感动,已经答应零片酬出演。”
“我这次来,也是斗胆想请您老出山,为电影量身定做一首主题曲。”
沈老爷子微微点头,“这本子我记得当年看过,很沉重,又修改过几稿?”
余元一丝不苟的回答,“这些年一直修修改改,大修有二十三次,小的已经数不清了。”
沈老唏嘘,“有些作品,看过一次,就不敢再触碰第二次,小余你辛苦了。”
余元忙摇手表示,“不敢当,这部作品本就像我的亲生孩子一样,当不得辛苦二字。”
旁观二人的一问一答,周南仿若局外人。
但沈老爷子既然能把两人约在同一时间,用意不言自明,就是不打算自己写,准备当个“中介”搭个线呗。
果然,沈老动了动身子,“能为一部用心精良社会意义深远的作品配曲,老头子当然是乐意的很,但我八十多了,早过了创作的黄金期,小余你这是想把我提前往土里埋啊...”
这话明显带着几分调侃的意思,余元却惊得直接站起身来,连连摇手表示不是这个意思。
这样都能拉到投资?看来剧本质量百分百过硬。
一时间,周南倒有些好奇起来。
打拐题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好奇了?”沈老瞟了丫一下,又朝余元招了招手,“小余啊,坐,讲讲你的创作初衷吧。”
说起这个,中年女士终于镇定下来,情绪似乎也低落起来。
“初衷...最开始是为了我的孩子吧...”
嗯?难道是这位的孩子被拐了,所以才写出这么个打拐题材的电影来?那可够悲情的。
周南如是想着,然后瞬间被打脸,因为世事并非完全符合逻辑。
余元陷入某种回忆,“我的孩子,出生在单亲家庭,自出生那刻起,就注定不被世界所祝福,先天性心脏病,无论多用心挽留,仍旧只渡过了三载春秋,所以我非常能体会那种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并对这个世界充满怨怼。”
“直到八年前,一次自驾旅行,上天让我在公路上遇见了这样一个人,一个因孩子被拐而踏上旅程不断找寻十四年,却一刻未放弃过希望的父亲。”
“上苍也许不公,但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却可以由心而定,也就在那刻起,我决定把这个父亲寻子的经历写成故事,拍成电影,表达心声,也希望能通过荧幕,帮助这个父亲,甚至更多失去子女的父母,找寻到最好的结果。”
看人家这话说的,一看就是搞艺术的,反观周南,就不太有这方面气质,也不知道丫是怎么混上艺术家头衔的。
对,别质疑,他这头衔现在可是“御赐”的,不服的找《新闻联播》理论去!
“怎么样小周,有把握吗?”沈老爷子忽的问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