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而与此同时,随着灾情越来越严重,吴敬也准备拨出来一部分白米,专门供少夫人施舍义粥,以便那些穷人们能够在关键时刻保住一命。

这也是东家吩咐的,虽然现在灾情还没有严峻到那种程度,但是吴敬也做好了准备,他知道最多再有一两个月,就要施舍义粥了,这件事必须提前准备好,一旦误了事,自己以后还有何脸面去见东家?

有的时候吴敬也在想,不知道东家这一次有没有考中会试,不过想来东家这么聪明,应该没有问题吧?

吴敬当然不知,马鸣风不仅考中了会试,而且还考了个第三名,不仅如此,通过这次会试,马鸣风还结识了不少的朋友,这些人在以后将给他带来不小的助力。

就在南京的灾情一日比一日严重的时候,马鸣风的日子过得却是十分舒适惬意,在这期间,马鸣风结交朋友,参加宴会,游览古迹,同时还暗暗练习武艺,阅读兵书,这样一来,马鸣风不但增长了阅历,武艺也获得了不小的提升,而且对于阵法的研究也更有心得。

只不过马鸣风在心中暗暗叹息,这样的繁华景象还能保得几年?四年之后,山河破碎,有多少人会在清军的铁蹄之下呻吟?

转眼之间,殿试的时间就到了,崇祯十三年三月十五日,马鸣风等二百九十六名贡士来到了皇极殿外,参加本科最后一场考试,因为这一场只论名次,不讲淘汰,所以这二百九十六人将会全部成为进士,只不过是一二三榜的差别。

这一场考试只考一道时务策,要求惟务实陈,字数一千以上,曾经洪武大帝亲自命题,不过后来都是大学士预拟命题,再由皇帝圈定。

而到了崇祯皇帝,为了能够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曾经在崇祯七年亲自命题,说的都是当前皇帝所面临的一些糟践事,比如如何改变官员贪腐,大明为何打不过一个小小的女真,如何才能既养兵又养民等等,结果考生们答得啥也不是,即便是状元刘理顺也都答得隔靴搔痒,似是而非。

崇祯受此打击,在下一科,也就是崇祯十年就没有再亲自命题,不过选拔的人才也就更加不理想。

这一次考试崇祯仍然不是亲自命题,而是从薛国观和蔡国用等人的命题中找了几个,当做是本科的试题。

在考试正式开始以前,照例要先同文武百官一起朝见天子,许多贡士们因为能够当面拜见天子,都激动得不知道该怎么才好了,马鸣风却是一脸的淡然,这位天子最多还有四年的寿命,自己见他不过是为了建立南明争取一些资本,他自己把自己的江山给玩儿没了,还使华夏从此沉沦三百年,之后在列强的坚船利炮威胁之下又度过了屈辱的一百年,所以崇祯不仅愧对列祖列宗,也愧对天下之人,除了君王死社稷的气节,很少有值得尊敬的地方。

因为马鸣风是在殿外的丹墀内跪拜,而天子则是在殿内,所以根本看不到对方长得什么样,只听得对方的声音有些虚弱疲惫,只是依照惯例鼓励了一下这些考生,然后就退走了。

在皇帝离开后,文武百官也都依次离开,这时候在皇极殿外,桌案都已经准备好了,马鸣风等人按照事先领好的号牌依次席地坐下,随后不久,试卷发下来,考试正式开始了。

马鸣风静静的看着试卷,试卷的题目无非是当今国情的,比如御戎之策,比如安民之策等等,马鸣风这一次考试时尽量克制自己,把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捡那些尽量不触怒崇祯的去写,比如赈济灾民,降低灾区税收之类的,他相信自己写得都是务实的建议,无论是大学士还是崇祯看了,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名次压到多么靠后。

写完之后,马鸣风默默地说道:“这也许是我至今为止写得最保守低调的一篇策论,自然不可能触怒天子,而且也有许多实用之处,我不求这一次考试的名次会多么靠前,只希望崇祯能够采纳其中的一些建议,这样一来不知道会有多少小民从中受益?我目前能够帮助他们的,恐怕也只有这么多了。”

按照原本的考试程序,在殿试完毕三天后,应该是在文华殿举行“读卷”仪式,在这天的早朝后,皇帝来到文华殿,读卷官们各持一份试卷,东西序立,按照官职高低依次跪在御前读卷,一般只读三分试卷,读出来的这三份试卷按照顺序就会被列为第一、二、三名,也就是本科殿试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然而今年不同以往,皇帝突然下令,让参加殿试的四十八名考生前往文华殿奏对,其中就包括马鸣风和魏藻德等人。

马鸣风接到消息,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其他的士子却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心中有些忐忑。

到了文华殿,参拜过皇帝之后,就有内侍宣布,今日加试一道题,而且答题方式不拘形式,甚至可以口述,不用八股格式,不怕错字扣分。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全都心中震动,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件事,同时他们也都知道,这相当于是御前奏对,只要天子满意了,不要说是点翰林,就算是进士及第都没有问题。

所以,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那位内侍,急切的想知道这一次加试的题目。

不久之后,内侍就宣布了这一次加试的题目:“内外交讧,何以报仇雪耻?”

内侍说完题目,文华殿内的这些贡士们顿时傻眼了,他们平日里都只知道寻章摘句,可以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可是对于国家大事哪里有什么主见?

有一个贡士壮着胆子上前,对崇祯只是说了两句,就直接被打断了,崇祯阴沉着脸,如果不是因为顾及祖制,估计这位贡士的进士之位就不保了,即便是这样,也被崇祯直接给踢到第三甲行列中去了。

这样一来,文华殿中落针可闻,更加没有人敢发言了。

崇祯看着众人的表现,满脸失望地说道:“这么多的学子,难道就没有一个可造之材吗?”

却见东阁大学士蔡国用上前说道:“微臣在批阅试卷时,发现有一个叫做马銮的士子,对内外之事颇有见解,陛下可命其奏对。”

崇祯点了点头,随后就命马鸣风上前奏对。

既然都点到自己的头上了,马鸣风就算是赶鸭子上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更何况马鸣风也正想着借这个机会给崇祯提点建议呢,如果崇祯照行,也许有可能会为大明延续几年的寿命,如果不听,自己已经为大明尽力了,只能全力经营未来的南明了。

所以马鸣风恭敬的施礼,随后恭敬说道:“如今内外交困,无非是兵祸、灾荒与财政耳,学生有三点建言陛下,首先是兵祸,如今我朝面临清人与流贼两股势力,清人狼子野心,掳掠不止,其为祸者主要是骑兵,然而也不是没有破解之策,学生以为破解清军骑兵之策,无过于营造火器,尤其是大型火炮,学生得知我朝也有一些西洋传教士,如南怀仁,此人就曾献火炮制造之法,然而却被冷落,另外一点,清人虽然骑兵强大,然而缺乏水师,我军可建造水师,配以西洋火炮,必可在海上钳制清人,甚至可以威胁其旅顺口等地。至于贼军,微臣以为应下旨,命官僚士绅于陕西、河南、湖广等地举办团练,以民间力量对抗贼寇,对于那些团练办得好的,陛下可授予官职,进行嘉奖,如此一来,朝廷不费一钱一粮,自可打击贼寇气焰,待得贼势疲敝,再进行招抚,命其北上抵御清人,这一招借刀杀人可令鹬蚌相争,而我朝则渔翁得利。”

大明权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清水乌鱼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权臣第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