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藩属地区,凡是蛮夷桀骜不驯抗拒王命之地,楚风就令汉军以斩下的反贼人头筑成京观,内则昭示威武外则震慑不臣,若是顺应天命归附大汉之城,楚风则令塑炎黄圣像,以示先祖威德昭彰,八方拱手四夷归服。
昔年罗马帝国以高插入云的方尖碑肆无忌惮的展示着征服者的骄傲,凯撒、奥古斯特的军队踏遍地中海;华夏历代王朝则习惯勒石纪功,诸如窦宪勒石燕然、霍去病封狼居胥,是我中华英雄的丰功伟绩,想那大汉奸张弘范,不也痴心妄想在崖山石壁上铭刻“张弘范灭宋于此”吗?只不过楚风挥戈一击,大汉奸兵败身死,徒为天下笑。
实事求是的讲,勒石纪功往往在雄奇险峻之地,英雄情怀、浪漫史篇,传扬后世之口;然而高山大石之上,名声大是大了,有几个人看见呢?对新征服地区的魑魅魍魉们的震慑力,就远远不及罗马帝国的方尖碑,专门竖立在被征服城市的中央,洁白高大、巍峨耸天,单以大块石料的建筑起重技术,就足以对当时普遍落后得多的北方蛮族构成极强的心理震撼了。
中央王朝的扩张,以汉族缓慢向四面扩张,耕战为主要手段,商业殖民的模式反而较少,罗马帝国这个成功的殖民帝国的经验,无疑对现在的大汉有着借鉴作用。
大汉的炎黄塑像,与罗马帝国的方尖碑,异曲同工。
文天祥主持建设的这两尊炎黄圣像,不是琉球、临安的巨型石像,不是南洋等地的生铁铸像,而是技术难度相当大的铁胎铜壳鎏金像。
临安等地的圣像,是给大汉公民参拜的,对自己人来说,石刻像线条柔和还要亲切些,古朴的石像更有沧桑感,无声中诉说着我们民族的四千年历史,告诉所有的参拜者: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南洋等地那些愚昧落后的南岛猴子,石头他们可不稀罕,人家也用大石头垒大梵天、湿婆神嘛。但见到大汉用万斤生铁铸就的铁像,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表情,显然和他们在石头湿婆神面前的表现大相径庭。
而阿拉伯的文明又比南岛猴子们高一些,生铁铸像已经不太能显示大汉的技术实力了,楚风就设计了铁胎铜壳鎏金的工艺,给胡子大叔和头巾大婶们显摆显摆帝国的工业水平。
铸造空心巨型铁胎没有一点儿技术难度,唐朝开元年间制造、二十世纪出水的“黄河大铁牛”就重达四十吨,如果按东风大卡车标称五吨的载重量,就算把铁牛切开,也要用八辆卡车才能装走!
唐朝的技术就能铸造炎黄圣像的铁胎了,但这铁胎外表不平整光滑,炎黄二帝的胡须、衣饰、眉眼等细微处难以表现,这时候就用上了铜壳。
铜水浇铸在铁壳之外,紫铜性质柔软,用精钢刀具加以雕刻,就能把炎黄二帝的须发眉眼衣服玉佩等完美的表现出来。
巨大的铜像就很气派了,文天祥认为这样精美的铜像足以昭示大汉帝国强悍的工业实力,毕竟欧洲人、阿拉伯人都还停留在反复锻打海绵铁的阶段,虽然锻成的钢性能很好(例如制造大马士革弯刀的乌兹钢),但没有高炉技术,他们一次也就能弄出几十斤铁,大汉这样一次用十万斤铁、万斤紫铜铸像,他们简直就要瞠目结舌了。
不过楚风这家伙从来都是“好大喜功”——捧着钦命的文天祥不禁想到自己当年对金山银海的误解,就是微微一笑。
好大喜功的楚风嫌紫铜还不够灿烂辉煌,他给炎黄圣像又穿上了一层金衣,铸成的巨像最后将采用鎏金工艺。
想想吧,阿拉伯地区炽烈的阳光,映照在巍峨的炎黄圣像之上,闪耀着灿烂的金色光芒,该是多么庄严、华美,绚丽无匹呀!
可是,阿拉伯人会不会想办法破坏这两尊圣像呢?尽管有士兵守卫,也防不胜防啊!
主持工程的文天祥一点儿也不担心,因为楚风给他出了个绝户计,那圣像底座上将会用汉、阿拉伯双语铭刻这样一句话:
圣像毁,海法灭!
纳苏尔丁,或者更恰当一点称呼他的塞尔柱突厥族姓名阿凡提吧,是罗姆苏丹国治下阿克谢海尔城的霍加,生性诙谐滑稽,曾在西起北非沙漠、东到中亚葱岭一带的广大区域游学,他浪荡不羁、傲笑王侯,充满智慧的故事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广为流传,以致于柏柏耳、阿拉伯、塞尔柱突厥、波斯和回鹄等族,都有关于他的传说。
阿凡提怎么会作为罗姆苏丹国的使者,来到海法城呢?
原来楚风揭破了罗慕洛的阴谋,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立刻进兵小亚细亚,但各种对付这个阴谋家的手段,已经给他织就了一张恢恢天网:
首先,波斯的塞尔柱突厥族反叛势力被李鹤轩连根拔起,整个波斯境内只剩下忠于大汉的城主、督军,此役大汉表面上不动声色,然则罗姆苏丹国伏下的暗桩已尽化飞灰;
然后,中东地区作为进军小亚细亚的大后方,楚风扶植了两个有竞争关系的代理人,新以色列王国和联合酋长国,这两股势力为了向楚风邀宠、夺取中东地区第一藩属的地位,卯着劲儿对付顽固反汉的伊斯兰圣战者,同时又互相竞争。
犹太人、阿拉伯亲汉势力、圣战者,形成了某种互相牵制的动态平衡,别看他们暗杀、游击战、今天结盟明天翻脸闹得凶,可谁也没办法真正威胁到大汉的利益,楚风得到了形乱而实不乱的稳固后方。
得到亲汉的酋长和埃米尔帮助,郭守敬大量征发本地民夫,苏伊士本有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官道,轨道马车部分利用了官道,即将修筑通车,到时候大汉国内的军火物资兵员都可以由印度洋进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轨道马车运到地中海。
最后,楚风成天在海法城行宫宴请诸十字军势力的首脑,绝非寻欢作乐,而是通过和教廷的默契与这些十字军势力结成了统一战线,亚美尼亚、耶路撒冷王国、医院骑士团……加上本属大汉治下的大不里士等城主,都向和罗姆苏丹国接壤的地区增派了大量兵力,粮草囤积如山。
大汉皇帝楚风并没有犯兵家大忌怒而兴师,而是好整以暇的布置一切,套在罗姆苏丹国脖子上的绞索正在缓慢而无可挽回的收紧,大汉帝国的攻势引而不发,但所有人都清楚,一旦攻势发动就必定是雷霆之威,罗姆苏丹国难逃灰飞烟灭。
绝处求生,苏丹罗慕洛并不甘心俯首待戮,他为了保住权位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就在大汉将天网缓缓收紧之时,他也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妄图作鱼死网破之一搏。
罗姆苏丹国当年也曾称雄小亚细亚,渡过黑海征服了原属于基辅罗斯的克里米亚,西面兵锋直指巴尔干,逼得欧洲人的尼西亚帝国、特拉布松帝国以及亚美尼亚王国称臣纳贡,威风一时无两,几十年后虽然没有那么强盛了,也算得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小霸王,亚欧大陆交界部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
——当然,这也是罗慕洛胆大包天挑战大汉,痴心妄想恢复塞尔柱帝国的原因之所在。
假如罗慕洛阴谋得逞,倒是有几分浑水摸鱼乱中取胜的机会,可他的阴谋败露,被迫和大汉正面决战,这时候才发现称雄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在世界征服者大汉帝国面前,就如同三岁小孩挑战扛鼎力士,简直不堪一击,大汉仅仅是四面张网引而不发,小亚细亚上的塞尔柱人就有了天塌地陷般的恐怖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