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后世人给科举打上了“束缚思想”、“僵化”、“落后”等等标签,岂不知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文官政治、考试选官和民主选举,除了最后一项来自古希腊,前两项都是炎黄子孙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杰出贡献。

当欧洲还在中世纪封建制度之下,从国王、公爵一直到骑士层层分封,保加利亚贵族会从一数到数字七就沾沾自喜;当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大搞*****神棍和狂信徒充当国家大臣的时候,中华的科举考试无疑是最先进的选任制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英雄不论出身,只要学识高能力强就能通过这一体系向上流动,相对同时代的欧洲和阿拉伯世界,无疑这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先进制度。

只是后来的明清,尤其是后者那个通古斯野猪皮窃据神州之后大搞文字狱的年代,僵化的八股文才像死魂灵一样占据了科举制度的外壳,成为束缚思想的桎梏。

唐朝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科、进士、明法、算学、书学等科,尤重诗赋;宋朝重策论;而大汉开文艺、技工、军事、经义、历史、算学等科,各科并重,并不专以诗赋或者经史为重,便是借着科举制度的外壳,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这套制度已在中原地区行之有效,而尤其受到读书人的欢迎,就连某些保守的旧儒门徒也无话可说,原因很简单:

以前大宋朝只有进士科和武举,也就是文武二途,还是几年一次(南宋末期受战争影响不固定),现在大汉新征服地区庞大,政权机构又破天荒下派到了乡镇一级,官员的缺口很大,于是开了七八门科举,每一科都可以考进士,还每一年都考,甚而恩科特科频繁,一次就要考出七八个状元几百个进士外加举人秀才无数,岂不是机会多多人人有份?读书人都盛赞楚风皇恩浩荡啊!

但对于阿拉伯人来说,科举制度是完全陌生的,整个中东地区,也只有那些从海上丝绸之路去过中国的商人有所耳闻,不过他们是只关心赚钱的商人,又因为身份问题和故宋的科举完全无缘,当然不会有多么深入的了解,更不会把这方面的见闻在故乡大肆传播了。

所以,麦吉德说大汉只是虚言欺骗,宗教学生们就有些相信他的话,就连最急切的塔瓦赫里,也变得犹豫不定,怔怔的瞧着那张恩科榜文,似要看出朵花儿来。

此时,哈辛已经打着仪仗,在众人簇拥下从西南角进入了广场,而东南角又传来一阵骚动。

麦吉德朝那个方向只看了一下,这位伊玛目大人的眼睛就变得血红,看上去要吃人似的。

因为那儿出现的,乃是全体阿拉伯人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饮其血的“小撒旦”、“易不利斯”,“侵夺”他们土地,在阿拉伯人眼皮子底下建立新以色列王国的犹太人,亚伯拉罕!

伊玛目大人打宗教学生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广场一角的骚动根本没引来多少关注,成千上万城中居民的目光,落在了哈辛和亚伯拉罕的身上——这两位新近崛起的权势人物,在中东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传言中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太融洽,接下来也许会有一场好戏可以看了。

哈辛得楚风册封怀义归德埃米尔,筹备中的联合酋长国一旦正式成立,他就是酋长国的苏丹,名正言顺的阿拉伯之王。

大汉在大清真寺门前广场上贴出开科取士的榜文,并在旁边设立报名点,哈辛就抓住机会前来视察一番,谁都知道这次科举选出的人才,将有大部分充作他那个酋长国的官员嘛,既能提前笼络人心,又向各方势力展示自己和大汉皇帝的特殊关系,何乐而不为?

所以看到亚伯拉罕率众而来笑容满面的样子,哈辛就有点儿郁闷了:谁不知道我女儿乃是大皇帝的宠妃,这次科举就是替我筹备中的酋长国选择人才,你个犹太佬儿跑这里来做什么?

老狐狸坐在高高的敞篷马车上,待亚伯拉罕的车马走到十来丈外,故意大声道:“国王亚伯拉罕,诵读托拉和塔木德的犹太人呵,你到大清真寺来,莫非是皈依了真主的正道,要向安拉礼拜?”

固然有不少虔诚的穆斯林认定哈辛是叛教者哈尔比,也有人说他是卡菲勒皇帝用来控制阿拉伯的傀儡,但无论如何他总是个阿拉伯人,面子上也是个穆斯林,相对于信仰耶和华的犹太人亚伯拉罕,那就亲切得多了。

更何况新以色列王国占据了圣城耶路撒冷周边的土地,以色列没有建立之前,这些土地可是属于阿拉伯人的呀!几乎所有阿拉伯人都恨透了以色列,恨透了“强占”他们土地的犹太人——尽管这片土地在一千五百年前本属于犹太民族的“应许之地”,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东方行省,但阿拉伯人的记忆中,似乎这片土地天生就是自己的。

也许大汉并不直接占据土地而是通过哈辛实行羁縻统治,也许大汉的强大已经令阿拉伯人无可奈何,抑或因为百年十字军东征的夙愿纠缠,阿拉伯人痛恨犹太人犹胜过仇视大汉。

所以哈辛的嘲讽立刻得到了居民们的回应,年老持重者拍着巴掌,而年轻人就撅起了嘴唇,吹出嘟嘟的口哨。

亚伯拉罕倒是不慌不忙,竖起一根手指头轻轻摇了摇:“这次大汉帝国的恩科,以色列作为帝国的藩属,咱们犹太人也有不少愿意报效大汉皇帝,因此我送他们前来此处报名应举。”

说罢他往后一指,果然,身后跟着群头戴蓝色小帽儿,黑袍胸前别着大卫星的犹太学生,在盔甲厚重、战马神骏的圣殿骑士保护之下,正用复杂的目光打量着四周人山人海的阿拉伯居民。

广场上登时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也能听清,人们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饶是老哈辛狡猾如狐,也被突然袭击搞懵了头:以色列国建立时,大汉并没有搞什么科举,是由大汉册封的国王亚伯拉罕,加上圣殿骑士团总团长博让两个人磋商,在各地赶来的犹太人中选出各级官员;

轮到酋长国揭幕,任谁都会认为这个由阿拉伯各方势力联合组建的国度,将会由哈辛和势力强大的埃米尔、大谢赫们折冲樽俎来确定官员名单,大汉搞科举打乱了阿拉伯上层贵族安插私人的计划,可至少人们都直觉的认为,官员是在阿拉伯人当中挑选呀!

“这、这怎么可能,你、你不是开玩笑吧?”哈辛指着亚伯拉罕,一时间有些语无伦次:“帝国开恩科,是为我的酋长国挑选官员,怎么能有你们犹太人!”

想了想,哈辛觉得身为大汉皇帝宠妃的父亲,自己的态度还可以嚣张一点儿,他干脆戟指骂道:“亚伯拉罕,你不要欺人太甚!”

亚伯拉罕一幅委屈的样子,话却是分外的硬:“大皇帝的圣旨上,可说了只考阿拉伯人?这场科举不仅要替你那酋长国招募官员,还会选择优秀人才充实大汉的行朝、统帅部行营、总督府……直到各城的城管队,我们犹太人如何就不能去考?别忘了,皇帝的恩科榜文有阿拉伯、汉文、拉丁文、波斯文等好几种版本,分明就是让中东地区帝国治下的各族人都可以应考!”

哈辛一时无语,对方说的确实有道理,要是只招阿拉伯人,何必还弄出拉丁文、波斯文的皇榜?

征服者的足迹》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东辰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征服者的足迹第10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