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庞大的蒙古帝国中,只有一个人可以高高在上的端坐黄金御座,其他的人,无论四等南人还是头等蒙古人,无论卑贱的草原牧奴还是高贵的那颜武士,他们都只是大汗的奴隶,甚至蒙古大臣在忽必烈面前的自称,都不是“微臣”,而是“奴婢”。

当年忽必烈在大都城光天殿宛如神祗般辉煌的时候,蒙古大臣们甚至因为可以自称“奴婢”而傲视色目、汉臣!(实在忍不住说一句:这点与满清相同,部民自认为是部族首领的私人财产、奴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八旗旗主制度,哪怕“包衣”一品当朝,当年的主子穷得当裤子,主仆名分都不可更改)

从这个意义上说,玉昔帖木儿也是奴隶,只不过是最高级的奴隶。

此时汉军弹如雨下,明知冲到阵前几乎等于送死,主人有了命令,作为奴隶的玉昔帖木儿也不得不从。

遥见玉昔帖木儿远去的身影,忽必烈即刻就有了几分后悔,这位能臣差不多是蒙古亲贵中最后一位具有些许统帅才能的人,不是一时被冲昏了头脑,蒙古大汗是舍不得让他这样白白送死的。

可是大汗的威严高于一切,命令既然出口,就不可朝令夕改,忽必烈长叹一声,对金帐汗道:“走吧,但愿玉昔帖木儿能拖久一点儿。尽快从山口离开,说不定我们还能回到罗斯故地,去狠狠惩罚那些背叛的蛮族!”

“对对!”忙哥帖木儿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作为温室里长出的大树、动物园养成的雄狮,瞧着战场上近于一边倒的屠杀,现在他早已心胆俱裂,几乎本能的遵从忽必烈。

赵复最后看了看玉昔帖木儿的背影,心头几分唏嘘几分庆幸,唏嘘这位月儿鲁那颜死得如此不值,庆幸自己只不过是个文官,不会被派到前线送死。

如果现在劝忽必烈在此死战到底……赵复摇了摇头,知道这样只会送掉自己的性命,他强忍住给忽必烈背心捅一刀的冲动,恋恋不舍的看了看远处大汉皇帝那幅辉煌灿烂的旗帜,叹息着追上了忽必烈。

随着羊毛大纛缓缓移向山口,战场上的局势更加倒向了汉军,现在蒙古军的覆灭已经可以掐着手指头读秒了。

夕阳西沉,忽必烈羊毛大纛的影子在山口上拖得长长的,在过去很长一段岁月里,蒙古大汗的旗帜象徵着死亡和毁灭,是华夏百姓挥之不去的梦魇,可现在,它颓唐、倾斜,灰心丧气,被人倒拖着惶急而逃,追随它离开的武士总数还不到一千人。

大不里士的城墙上,楚风低声道:“勃儿支斤.忽必烈,再见!不,永别了!”

他意兴阑珊的走下了城墙,陈淑桢奇怪的问道:“不看完这场战斗吗?这是蒙古帝国的绝唱吧!还有派谁去追击忽必烈?”

楚风有些落寞的挥了挥手:“忽必烈?他不再够资格做我的敌人了,追捕他的事情,也许应该由丨警丨察来负责了吧。”

所谓的蒙古大汗,现在只不过是大汉皇帝的一名钦犯罢了!

无敌真是寂寞啊!楚风有些恍然的看了看天空,落日余晖高加索,一时间人生寂寞如雪。

汉军两翼高速超越前进,如同鲲鹏展开的双翼向胸前合抱,很快居于大阵最外侧、冲击速度最快的火枪骑兵就封堵了沙巴兰山两侧退往高加索腹地的山道。

最初,蒙古军发动了几次疯狂的反扑,没人是傻子,谁都明明白白的看见了忽必烈渐渐远去的羊毛大纛,知道一但被汉军封死退路就真的死路一条了,所以凶悍的蒙古武士们以部分兵力缠住已现颓势的罗斯蛮族,集中力量冲击汉军前出的两翼。

汉军骑兵不断前突、后撤,如同冲刷波浪的礁石,每一次前突就用排枪给敌人狂风暴雨般的打击,每一次后撤则完成装弹待发的准备动作,就好比大海的退潮,也为涨潮积蓄了力量。

只不过第一军、金刚军都是重装步兵军,辖下的骑兵部队最大单位只是军属骑兵团,不像常驻辽东的第三军有全军唯一的骑兵师,所以力量未免显得单薄了些。

而且骑兵善突击而不善防守,那群红了眼的蒙古武士疯狂冲击,死伤累累仍旧不要命的挥舞着弯刀、横拽着顽羊角弓冲刺,很快战士们手头的骑枪就因为发射过频,枪管变得火烫,不得不降低了射速以利散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大汉帝国的金属加工工艺还不能完成制造全金属定装子丨弹丨(就是现代人用的那种啦~)必须的下料冲盂、退火酸洗、多模引伸、挤口扩口等繁复工艺。

要知道步枪好造,抗战时马厂地区的铁匠铺甚至在游击状态下,用手工钻头造过捷克式机关枪,而到了数十年后青海化隆县的黑枪也曾名噪一时;但金属子丨弹丨难搞,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拥有四十多台二十世纪上半叶水准的工业机床,都只能利用捡回来的子丨弹丨壳进行复装,而不能新造弹壳。

所以楚风能在十三世纪制造单发线膛枪,却不能完成金属整装子丨弹丨。

要是有金属整装弹,整颗子丨弹丨里的火药是被金属包裹起来的,燃烧、击发在弹膛完成,枪管过热的影响就没那么大,如果不太讲究准确性、也不考虑枪管寿命的话,战争片常有把枪管打红的事情,现实中也并不鲜见。

可汉军所用的纸壳步枪子丨弹丨,必须撕开后把火药面从枪口灌进去,如果枪管温度太高,火药岂不是灌进去就燃起来了?

于是高速发射几轮之后,骑兵们就被迫降低了射击速率,有人扯开鞍袋取出手榴弹朝敌人砸了过去,还有人抽出了狭长锋锐的战刀,准备用这种胜过百炼钢的宝刀,劈碎蒙古武士的生牛皮甲。

马儿打着响鼻,晚风吹过山冈,就在骑兵们准备和蒙古武士来一场马上格斗时,身后响起了回环炸开的步枪击发声,连绵不绝,比一万响的电光炮还要密集。

骑兵队伍的空隙,以及两侧,源源不断的步兵们身披铁甲、头戴钢盔,平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急急赶来,最前排的士兵们,枪口正冒着浓稠的硝烟,而且这群步兵们正朝着方才甩下他们、骑着马儿跑到前面来的骑兵坏小子们竖中指:有马就拽?大汉皇帝说过,当兵的最高境界是眼中有马(码),心中无马(码)!

率部追上骑兵,李世贵扯着嗓子吼道:“各排交替攻击前进!”

方才一排的士兵们已经击发过了,他们暂且停下脚步,用娴熟的动作完成重新装弹待发的全套动作。

二排的官兵们则听着排长的号令,小步快跑超越一排的战友们,在他们前面几米处打响了第二轮排枪。

然后三排又超越二排,发射了第三轮,此时一排的士兵已经完成装弹,他们又小跑着超越三排,击发、装弹,装弹、击发……以排枪回环轰打,同时全连官兵不断攻击前进。

步枪的枪管比骑枪长,射程远而更加精准,步兵阵列也远比骑兵队列更为紧密,如果说骑兵的排枪齐射是纷纷扬扬的春雨,那么步兵的排枪就是夏季的暴风骤雨。

哗啦啦一阵弹雨扫过,对面冲来的蒙古武士就刷的倒下一大片。

更多的步兵赶到了山口,刚才落伍的三斤炮也赶了上来,当1号霰弹从炮口中喷薄而出,大蓬铸铅弹丸龙卷风般横扫蒙古骑队之时,所有的蒙古武士脸上都呈现出绝望的神色。

征服者的足迹》小说在线阅读_第94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东辰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征服者的足迹第94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