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路上,沿途地方官儿跑得屁颠屁颠,组织民夫、征粮征丁,忙得不亦乐乎,全都抱着颗从龙之士、简在帝心的念想,在御驾亲征的大汉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一番,汉军走到哪里,运粮队就跟到哪里,粮食从行军路线两翼一百公里的广阔地域汇聚到汉军辎重营,有如百川归海一般。

军需官几乎无事可做,就每天等着清点地方上运来的粮草就行了。

还有随军的大批承包商拾遗补缺,军需官只要将大汉金钞哗啦啦撒出去,新鲜的牛羊肉、水灵灵的蔬菜,不需要部队花费时间和精力,就会自己长脚跑到营中,承包商们大发其财,沿途山沟沟里的百姓,也笑呵呵的数着钞票和金银币,叩谢天恩浩荡:因为远离城市,瓜菜之类的东西平时根本分文不值,现在卖了个空前的“高价”,岂不是大汉皇帝的恩典?

曾几何时,蒙古军团可以依靠马奶、青稞面长途奔袭,依靠劫掠沿途百姓而做到战略层面上十分可怕的无后勤远征,但现在,大汉帝国至少在内向作战上拥有了更加强大的无后勤远征,除了火药、炮弹必须自己携带,粮食、蔬菜和肉类都能自己送上门来,比蒙古军一路走一路抢还要快捷方便。

金底苍龙旗高高飘扬,身穿黑色制服、胸佩金龙章的御林军前呼后拥,一部退光漆纹着金龙标志的马车,便是大汉皇帝楚风的座驾,扈从卫士全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出身不是锦田山、南少林、兴化、常州各被屠杀城市的遗民,就是钓鱼城累年血战的老兵、琉球老匠户村的子弟,对大汉忠心耿耿,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随时准备用自己的身体,挡下针对皇帝的刺杀。

此时此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在华夏陆沉、神州沦陷之际横空出世,仗剑海东而击败蒙古帝国的大英雄大豪杰,正和他的两位皇后,中华最危急关头,面对蒙古征服者占据天下十分之九的绝对优势,毅然挺身而出的故宋经略闽广安抚制置大使、大汉帝国中原总督陈淑桢,以及辽东十万控弦之士的主人,草原明珠乌仁图娅公主待在车中。

他们是在商议光复葱岭以西所有汉唐故土的军国重事,还是在为战后救济百姓恢复生产而殚精竭虑?皇帝犹如天神般神奇无比的手指,是点在燕云前线,产生一瞬间扭转乾坤的魔力,还是指在漠北草原的腹地,规划着封狼居胥、饮马捕鱼儿海的宏图伟业?

想到帝国的中枢,光复华夏的真龙天子就在马车中,为天下苍生而谋划,扈从的卫士们就紧紧的握住了战刀和枪柄,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周边情况,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倦怠。

殊不知,此时马车中并没有想像中的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相反,楚风这家伙正借着隆隆的马蹄声的掩护,调戏着两位皇后,他伸出亵渎的手指,勾起陈淑桢白皙如玉的下颌,嬉皮笑脸的道:“来来来,姑娘给大爷笑一个!跟了大爷我,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陈淑桢脸红红的好像要滴下水来,这位冷若冰霜的女元帅,此时此刻却如三春冰雪融化,被楚风身子斜压着的大腿不安的扭动着,常年习武而浑圆修长的大腿,传来一阵阵销魂的热力,让楚风如在云端。

若是其他任何人胆敢如此亵渎,陈淑桢早就一剑将他刺个透心凉,哪怕是大汉陆军副司令陈吊眼、金刚军军长法本呢,在她面前无不恭恭敬敬的,连个不字都不敢说呢!

又有谁能想到,这位不苟言笑、冷若冰霜的女帅,遇到楚风就半点办法也没有了,除了咬着红艳艳的嘴唇,鼓着粉嘟嘟的香腮表示抵抗之外,浑身上下软瘫如棉,沙场斩将的威风煞气一丝一毫也展现不出,任凭欺负个够。

忽必烈清清楚楚的记得,仅仅在大半年前,这座辉煌之都中居住,准确的说应该是旧南城居住的,蒙古帝国的第三等、第四等奴隶们,还在帝国军队的铁骑弯刀下瑟瑟发抖,仅仅两三名手持利刃的蒙古武士,就能让成百上千的百姓噤若寒蝉,反抗?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即便是三年前席卷北中国的严重饥荒,也在屠刀的威胁下未能形成流民和动乱。

所以,在忽必烈的心目中,大都百姓一直都是懦弱、驯服的顺民,他根本不曾想过,这些卑微的三等四等奴隶胆敢站上城墙,武力反抗他们的头等主人。

然而短短半年之后,曾如羔羊般驯服的百姓,却变成了怒目金刚,他们自发的成群结队的走上城头,和士兵们肩并肩的站到女儿墙后,板砖、石块雨点般砸下,妄图蚁附登城的蒙古武士,箭雨受到汉军制式步枪和手榴弹的压制,想冲上城头吧,无数砖石砸得他们头破血流、颈断骨折。

事实上,除了城头和汉军并肩而立的十万百姓,他们身后还有相同数量的百姓组成了人链,不断将砖石送上城头,而城中靠近城墙的居民们,毫不吝惜的拆掉自己用血汗建筑的住房,将石块和砖头递到运输队伍中。

忽必烈对汉军拥有着五倍以上的兵力优势,但北平城这座当时世界上排名前列,与杭州泉州广州并列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城中百姓超过百万,仅仅动员十分之一就站满了城墙,砖头石块一刻不停的往下砸落。

甚至有滞留城上的小孩子,搬不动大块的砖石,也捡起瓦片从堞垛处扔下!

忽必烈已惊得目瞪口呆,他喃喃的道:“长生天,你回答我,为什么驯服的羔羊,被大汉笼络之后,全都变成了凶悍的猛虎?”

左丞相赵复知道答案,比起光天殿御座之上、高高在上的忽必烈,身为名儒、汉臣的他,和城中汉民百姓接触更多。

是的,在北元的铁蹄屠刀之下,这些三四等的奴隶们显得胆小怕死、唯唯诺诺,他们苦苦挣扎,他们苟且偷生,其中还有少数人,为了一点点利益出卖同胞,向异族邀功请赏……或许,在忽必烈看来,这就是一个懦弱无能的民族。

但赵复很清楚,火焰并没有熄灭,只是在地底酝酿着热力,斗志并没有消磨,只是静静的等待着时机,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地下的火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炽热的岩浆,迟早将异族的统治埋葬!

淮扬明教、山东红袄军、山西花帽军……正如那位大汉皇帝所言,北元建立在不义基础上的统治从开创的第一天开始就已摇摇欲坠,即使用如山的罪恶和似海的鲜血来巩固,也无法阻挡帝国的坍塌!

“人心在汉,天命在汉呐!”赵复用无人能听见的声音喟叹着。

今天,被北元统治了三十年之久,并且久居天子脚下、国都之中的北平百姓们,仅仅回归大汉怀抱半年之后,就对北元视若寇仇,而对大汉则如婴儿之望父母,短短半年时间,他们已明白了大汉公民和北元第四等奴隶之间的差别,为了不重蹈覆辙,所有人都愿意流尽最后一滴血!

连苦心经营的大都城之百姓,都抛弃了北元,都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战场,北元统治是多么的天怒人怨,也就昭然若揭了。

赵复明白,从这一刻开始,非但自己的儒门名望完全破产,就连忽必烈所言,蒙古帝国以亿万颗头颅、比渤海更深的血海铸造的国祚福祉,也在北平百万军民的怒吼声中轰然崩塌!

“常州,在常州他们就是这样干的……”月儿鲁那颜玉昔帖木儿瞪大了眼睛,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惊惶。

征服者的足迹》小说在线阅读_第7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东辰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征服者的足迹第7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