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行营中的陈吊眼,低下头又看了看勋章,白银质地,银光灿烂,丝绸织成五彩的绶带,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它的等级。
“为什么连文丞相、陈总督这样为中华立下不世殊勋的大英雄、大豪杰,也只能得到二等华夏重光勋章?陛下要把第一等勋章颁发给谁呢?”
这个疑问在报纸上被提了出来,读者回复的答案众说纷纭:有人说,将来谁能收复临安故都,谁就是一等勋章的主人;
马上有人反驳,临安只是故宋行在(临时首都),开封才是前朝都城,至少收复开封,才配得上这枚勋章;
但很快又有人提出,蒙元鞑虏杀我军民无数,须得斩敌酋忽必烈之首级,方算得天下第一号大英雄、大豪杰!
甚至还有人说,除了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扭转乾坤一力擎天的皇帝本人,还有谁配得上头等勋章呢?
最后还是皇上出面做了解释:“我们军功勋章的名字,叫做华夏重光,我以为,只要汉唐故地一天还有敌人,就不能称为光复华夏,任何人就不配带上头等的华夏重光勋章!收复临安、收复开封、收复三百年前就离开中原怀抱的燕云十六州,都还不够,直到北驱蒙元入朔漠,斩单于首、封狼居胥,才能把头等华夏重光勋章,授予光复中华的有功之臣!”
所有的军人,包括陈吊眼在内,都听得热血沸腾,“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响当当的男子汉,谁没有醉饮酒泉、怒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让大汉的金底苍龙旗在朔漠高高飘扬,华夏的文明之光普照天下,再胸佩勋章凯歌而还,方不负男儿平生!
接到出征的命令,第一师的所有士兵都给家人留下了告别信,他们燃烧着一腔赤诚,踏上了征途。
陈吊眼深知这次出征的机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第一师以非原琉球匠户嫡系的渊源,能随御驾亲征,这就代表了皇上无比的信重,要知道,留守闽广对抗吕师夔、范文虎、塔出三路大军的三个师,得知第一师被钦点出征,他们可是赶紧写了血书请战的,更有不少原籍赣南的将士,难受得痛哭流涕!
一定要把握机会,让皇上亲眼看到,我们第一师的官兵,是多么的英勇无畏,是多么的忠于国家和民族,他们每一个人,都配得上将来的头等华夏重光勋章!陈吊眼捏紧了拳头,恨不得马上飞到钓鱼城下,和蒙元兽军作殊死的决斗。
但是,为什么皇帝的眉头,皱得那么紧?难道他不相信第一师的勇敢,还是第一师的忠诚?
楚风轻轻敲着小桌子,计算着行程。
琉球和北方大都城的联系,靠信鸽是飞不了这么远的,一程程接力飞行的可靠性也不强,短时间内建立空中情报网的计划只能是空中楼阁,只除非有无线电?楚风自嘲的笑了笑,摩尔斯电码、电磁学、伏打电堆、电子管、长波电台……那些玩意,似乎还很渺茫。
李鹤轩通过海路,把忽必烈进攻的重心放到钓鱼城的消息传回琉球,已是八天之后,蒙古训练炮手一个月的时间,再带着炮往钓鱼城来,只须两个月就足够了。
直线距离上看,似乎闽广与大都,距离钓鱼城的远近相差无几,但地形差异,让元朝军队,能更容易、更迅速的赶到那里。
从大都出发,经华北平原,从潼关入关陕,由汉中越秦岭,除了汉中以下的一小段,大部分的路程一马平川,走起来非常轻松;由闽广入川,则全是山路。
本来,过韶州后入宜章,经郴水进湘江,越洞庭湖沿长江溯流而上,除了三峡难过,都有大路,但吕师夔和阿里海牙退到了长沙一带,和赣南的塔出、两浙的范文虎从西到东联成一片,猬集成团以保万全,若是从湘西走一遭,有闽广三个整师盯着,他们必定不敢来老虎嘴里拔牙,但要从长沙过,吕师夔只要还顾忌忽必烈的皇命,就不得不出兵作战,到时候,说不定赣南的塔出都要过来捞一把,整个南中国的战局,就一锅粥了。
所以必须放弃好走的湘江、长江沿线,从湘西插到川东!粤北、湘西、川东,都是南中国有名的崇山峻岭,虽然事先做了轻装,笨重的六斤炮、大量不是必须的辎重都没带,双马拉的车儿在湘南换成了单马车,可这段路实在不好走,不好走哇!
眼见着士兵们鞋底板磨起了水泡,嘴唇干得一点就着,眼眶子里布满了血丝,楚风却不得不硬起心肠,按照预定的行军计划,一刻不停的赶往钓鱼城。
是的,计划没有变化快,以前没有腾出手来解救钓鱼城,是因为川东和闽广隔着荆湖,一时不及,但吕师夔和阿里海牙放弃了荆湖大部分地区,缩在长沙靠拢塔出,就把荆湖变相的让给了汉军。
以前认为钓鱼城能坚持三年,用今年大半年的时间稳固荆湖,再次第进兵一举收复四川,这个过程中,就算忽必烈从大都城调集大军进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大规模的粮食征集就不是十天半个月能搞定的,拥有动员速度优势,几乎随时待命的汉军也可从容出发,抢在元军的前面。
出人预料,忽必烈不是调集大军,而是让一个千人队的怯薛军携带火炮赶往四川。千人队规模的战争准备和行军速度,比数万大军快了许多,一时竟然让楚风闹了个手忙脚乱。
幸好,出兵荆湖、进军四川的计划早已做好,只须提高速度就行,毕竟早就有了打算,楚风把时间和速度提前一点,也就罢了,接收荆湖各地,如桂阳、永州、邵州等处的地方官员都遴选完成了,这就随着大军,每到一地就留下少许士兵,配合文官建立政权——反正吕师夔把这些地方空了出来,许多蒙元任命的地方官听说大汉军到,不是封金挂印跑路,就是纳土献城请降。
一路上并无阻塞,这才到了四川,这一路的辛苦真是比当年赣南援文天祥,还要多上好几倍!
多亏了大汉有的是银子,沿途各县走马上任的地方官,天字第一号的任务,就是拿着大把银子找大户,虽说这年头地主家也没什么余粮,可在金子银子的无敌威力下,拼拼凑凑还是能搜罗出不少的,就雇了当地民夫日夜不停的挑着送上来,这才让轻装前进、携带粮草辎重极少的汉军,不至于饿了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