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们也没结过婚啊,谁能给你这个建议,再说你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能不能不逗了,咱这都正经来相亲的。”回复他的同时,我真感觉他已经给我弄蒙圈了。
“虽然我平时说话大大咧咧的,但这次我真的没骗你们。”辅助说得信誓旦旦的。
“尼玛,你搞毛呢?什么情况!”我觉得出现这种状况我有必要去私聊他一下了。
“嘎嘎,贵人,恩人呐。”辅助说完还打了个抱拳的表情。
“不能吧,才两周啊,好吧,撑死算两周半,这么快,给人睡了?”顺着之前的话题,我寻思来套套他的真话。
“睡毛睡,碰都没碰一下,这几天太忙了选婚庆摄影公司呢,有空再说哈恩人。”辅助说完话就消失了。
“额,等会等会。”只留下独自在风中凌乱的“恩人”。
几天之后,军师私聊我。
“群主,我想跟你说个事,我和咱群里一个姑娘现在关系挺暧昧的,但我俩好了吵吵了好的,现在我也没啥心思在群里聊天,更顾不上公众号了,想和你申请下暂时退了咱这个群。”
怎么说好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真是百感交集:一来,军师在这个群的分量真的是举足轻重,许多策划,群的发展方向,有了他我真的省了不少心,而且军师也真是为这个群鞠躬尽瘁,每次公众号更新的背后我都能感受到他为此付出的精力和心血。二来,我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发生,谁又能有精力去干一件对自己来说并没有用的事情,年轻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和意愿去做什么纯公益的相亲群啊!况且人家进我这个群也是来找对象的,怎么能因为这个阻挡人家恋爱的脚步呢?于是,我没有一点犹豫,回复军师说:
“好棒呀,一是要恭喜你,二是真的很感激你,我知道你为这个群付出得太多了,也该把精力用在正经地方了,祝福你军师,希望你和她有一个好结果,加油!”
“你也很优秀,群主,认识你很开心,认识大家也很开心。”说罢,军师退出了“三生石”主群,也退出了我们委员会的群聊。
“我去,军师咋走了,也不跟我们打个招呼?籁哥啥情况?”跟班很快就发现委员会群聊人数少了一个,知道是军师走了。
“没啥,军师有些累了,想休息了,你们谁还想休息,告诉我。”我淡定地说道。
“啧啧,瞎说,军师那是去搞对象了,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啊?”玍古貌似知道点什么,在群里说道。
“靠,你们几个人精,我以为你们是真不知道呢,本来不打算说的。”哈哈,事到如今我估计我也不用瞒下去了。
“军师是个好人,我们会记得他的,军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阿门。”我真的被跟班的无厘头打败了。
“没事,你也活在我们心中。”我回他。
我这个人从来不爱八卦,群里谁脱单了,谁和谁约会了,谁又干啥不该干的了,我从不过问,既然是和我无关的事,管那么多干嘛?所以军师和谁好了,我也不爱打听,只要他俩合得来,就算圆满了。但他这一走,我是没有精力来运营公众号了,估计要无限期停更了吧,何况我自己还没个对象呢……
军师退群后,连往群里拉人这件事都得靠我自己了,翻遍各个相亲平台,发现这些平台管理员不是拉黑我,就是删除我,最让我感到差异的是缘聚新华平台竟然也把我加入黑名单了!这我就奇了怪了,这些平台说着纯公益,帮大家找对象,但实际上收不收钱,怎么收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不然干嘛对我这个公益群群主另眼相待?知道我从他们平台拉人就给我拉黑,我敢保证来这些平台找对象的人要知道管理员是这样一个德行,早就注销了吧。
“军师退群了,我拉人也就比较费力了,我基本上被所有能接触到的平台管理员全拉黑了,资源总有用光的时候,你们想想办法吧,多到几个好一点的父母群渗透渗透,顺便也把我的相亲资料发一发,跟班你还有哪些群拉我进去看看。”我在委员会群里跟大家说道。
“行籁哥,我邀请你,我这还有一个父母群,挺多人的快500了,但是那里面也全都只发相亲资料不闲聊,很没劲的。”跟班说。
“没事,我进去也是为了搜集更多的相亲资料往群里,我真是搞不懂,这些父母的孩子们是不是都有问题?为啥自己不来找对象,皇上不急太监急么?”事实上我真的搞不懂为啥那些孩子不主动自己来找对象,反正我这个群是不会接纳父母的,我觉得那些靠父母来替自己找对象的孩子在交流上都存在障碍,所谓的“没时间、忙、不上心、不着急”都是为了掩盖这个缺点而找的借口。
不一会儿,跟班拉我进的第二个父母群的管理员通过了跟班的拉人申请,我进去了,然后把名字改成“怕馊的好饭”,默默潜水,至于为啥叫这个名,那是因为——“好饭不怕晚,但怕馊啊”。
此后的日子里,我专心致志地扮演着一名搬运工的角色——把我能搜集到各种优质的、幼稚的、搞笑的、虔诚的等诸多有特点的相亲信息在自己的“三生石”相亲群里逐一,也倡议着委员会成员跟着我做,渐渐发现我要吐槽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于是竟总结出了相亲信息三大怪:第一怪,95后自称老阿姨和78年自称女孩的人同场竞技共寻眼缘;第二怪,漂亮姑娘没男友,英俊少男难找妻。气质美女无照片,帅气小伙肯定渣;第三怪,条件眼缘不重要,我这个人最看重对方人品——于是一看照片就不合适。莫非照片显示对方人品不好?这相亲怪圈,真是怪上天了。
在建群的初期,我的群每天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但目前来看,我已经能很好的控制住聊天方向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了——每天的退群人数在逐渐减少,总体来说进群人数远大于退群人数,群成员很快就要突破300人大关了。当然,这个数字的背后凝结着我无数勤劳的汗水和十足的忍耐力,忍耐力如何理解?因为在拉人进群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不堪回首的奇葩故事,在这里我简单给列为读者总结几类:
第一类:“怎么,还瞧不起本科以下的?”
“你好,请介绍下自己吧,合适的话我可以拉你进群。”每当我在贴吧以及各类我发出的渠道广告中看到留下联系方式的朋友时,添加完他们好友之后我的开场都会这样说。
“我叫xx,8x年,滨城人,在xx工作,是一名xx,还有别的吗?”一般的回答无非就是这样,类似那种回复“都需要说些什么啊?我没啥经验”的人,如果是个年轻女孩我可能有点耐心,如果是个男的或者大龄女,直接删除,因为真的是在浪费彼此时间。
“能否问一下你的学历?”按照我对相亲市场的判断,当介绍自己给别人认识时,都会把自己好的那一方面说的特别详细,比如你如果是“985”学校毕业的一定不会只说“本科毕业”就完了;你父母的工作如果是国企或者公务员,也一定会提及到,而不会只写“父在职,母退休”;你职业好的话绝不会把自己是“公务员”说成“zf工作”,一般来说后者就是合同制雇员了。同理,在这本书的前面几章我就提到过,一个女孩的朋友圈里如果连自己的照片都没有的话,也不必问她要了。所以当他没有说学历的时候,我其实对他的回答心中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