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李文化,怎么样?”欧阳平坐在床上。

“你看——”李文化从口袋里面掏出一支钢笔。

汪小引则往床上一躺。

这支钢笔大半成新,为方便叙述,下称此钢笔。

“李文化,这支钢笔确实放在罗开良办公室抽屉里面的吗?”

“是的,是我们亲眼看见罗开良从抽屉里面拿出来的。罗开良犹都没犹豫一下,就从抽屉里面拿出了这支钢笔。”

水队长从包里面拿出那支钢笔,为方便叙述,下称彼钢笔,两相对比,此钢笔除了大半成新之外,还有些光亮;而彼钢笔则由于氧化的时间太长,褪色太多,光泽全无。

欧阳平拧开此钢笔的套子,笔尖比较短,笔尖中间有一点缝隙,笔头已经被磨得生出斜角,这显然是长期侧写所致。笔头也是金光灿灿的。

“李文化,罗开良呢?”

“罗开良直接回家去了,他好像有点不高兴。”

“是啊!这个家伙好像有情绪。”汪小引道。

“怎么不高兴?”

“他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汪小引道。

“什么难听的话?”

“他说我们没事找事,照这样下去,案子永远破不了。”

这句话真够厉害的。

时间已过十二点,大家的肚子都饿了。

“走,吃饭去。”欧阳平已经听到了肚子里面的“咕噜”声。

一行人直奔东街,往曹营关方向走去。

“科长,下面,我们怎么办?”李文化道。

“吃过中饭以后,我们到金陵女子中学去一趟。”

大家已经知道欧阳平想做什么了,他想找徐小清了解情况,徐在道有没有一支英雄牌金笔呢,作为女儿,徐小清应该是知道的,或许还有这样一种可能,徐小清也许知道陈家还有哪些人有这样的钢笔。

欧阳平有一个特点,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包括一筹莫展、步履维艰的时候,他思维的触角总能一往无前——找到前进的方向。这得益于他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还得益于对案情的娴熟于心。

五个人在公丨安丨局的大门口分手,水队长向东朝菜市口走去,其他四个人进了公丨安丨局的大门。水队长这是去区公丨安丨局开车子。大家都知道,当时,只有区公丨安丨局有汽车,公丨安丨分局没有汽车。所以,要想用汽车,必须到区公丨安丨局把车子开过来。

一点钟左右,欧阳平一行四人走出公丨安丨局的大门。

四个人走到煤球厂大门前的时候,水队长的汽车已经等候在那儿。水队长的手上拿着一个馒头,馒头已经吃了一小半,馒头里面夹着一块大头菜。

“水队长,你怎么不在局里面吃饭呢?”欧阳平道,“再急,也不在乎这点时间啊!”欧阳平的言语之中还有点埋怨的味道。

“没事,馒头咸菜,最顶饿。”水队长微笑道,“上车吧!”

李文化换下水队长,接过方向盘。

汽车朝长江大桥方向驶去。

五个人在汽车上,就钢笔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李文化的想法,引起了欧阳平的特别注意。

“科长,罗开良的钢笔会不会是他事先就准备好的呢?”

“是发现自己丢了钢笔以后就准备的,还有知道我们发现钢笔以后准备的呢?”欧阳平道。

“依我看,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事情已经过去了五六年,难道他知道此案六年以后会东窗事发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罗开良岂不成了能掐会算的神仙了。汪小引不以为然。

“是啊!这种可能性确实很小。”小曹道。

“罗开良肯本就不知道我们到陈家后面的事情,即使他知道我们到陈家后面去,他也不可能知道我们发现钢笔。如何准备钢笔呢?”汪小引道。

“退一万步讲,即使罗开良知道我们发现他遗失在陶窑里面的钢笔,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去准备一支同样的钢笔呢?”水队长道。

“可不是吗?找一支新钢笔倒不难,而要找到一支半成新的旧钢笔,却并非易事。”小曹道。

“对,罗开良是不可能知道我们发现钢笔的事情的。陈家的北墙上面没有窗户,他如何能看得见呢?”汪小引道。

“你们难道忘了。”

“忘了什么?李文化,你有话不妨直说。”欧阳平道。

“陈家老宅的北墙上没有窗户,但楼阁上有瞭望孔。”

“对啊,楼阁上确实有瞭望孔。”水队长似有所悟。

“瞭望孔?就是那九个圆孔吗?”

“对,李文化说的对,人站在楼阁上,通过圆孔是能看到后山上的情况。”

“如果罗开良站在楼阁上,就应该能看到我们和陶窑。”欧阳平道。

“能看到我们是不假,但从陶窑到楼阁,距离太远,钢笔这么小巧的东西,他能看见吗?”

欧阳平陷入沉思。

李文化也陷入沉思。

路两边的梧桐树和建筑物从车窗前一闪而过。大家对窗外的景物没有一点兴趣,他们在思考刚才的问题。

“科长,我想起了一件事情。”

“想起了什么?快说。”

“刚才,小曹的话倒提醒了我。”

“李文化,把你的想法说出来。”欧阳平道。

“罗开良想找到一支同样的旧钢笔,我看很容易。”

“怎么讲?”

“科长,你在东门镇生活这么多年,东门镇有没有专修钢笔的店铺呢?”

欧阳平拍了一下脑门:“一语惊醒梦中人,在我家住的那条街上,就有一个修钢笔的铺子,叫张记修笔铺。我读书的时候,钢笔坏了,就到这家修笔店修理。有的人钢笔坏了,就到张记修笔铺去修,或者去配,他家还收购人们不用的旧钢笔和坏钢笔。他家还专门卖笔尖和笔套。李文化,你是怎么想起来的呢?”

“我曾经在这家修笔店修过笔,所以突然想起来了,但如果没有小曹刚才那句话,我一时是想不起来的。”

“欧阳,我们也可以到张记修笔铺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按照这支笔的样子配一支。一试便知。”水队长道。

“说不定罗开良就是在这家修笔铺配的钢笔,从我们发现钢笔到去找陈菊和陈兰,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罗开良看时间紧急,所以,只能就近在东门镇想办法弄到一支同样的钢笔。东门镇只有这一家修笔铺。”

“对,我们还应该到陈家老宅的楼阁上去看看。”水队长也认可了李文化的想法。

“不错,我们是要到楼阁上面去看看。”小曹附和道。

汪小引又提出了新的疑问:“可是——”但他欲言又止。

“小汪,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陈耀祖出事的那天晚上,罗开良不是卧病在床吗?”

“卧病在床,是不是真的不能起床呢?我看大为可疑。”李文化还照着原来思路继续往前走。

“是啊!罗开良出院已经有五六天,你们回忆一下,档案材料上是不是这么说的呢?”欧阳平道,其实,欧阳平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所有的档案材料,有两种解读的方法,一种是解读表象——最初的阶段,一般人都要走这一步,另一种是解读表象下面的东西。

“不错,是五六天——我记得很清楚。”小曹道。小曹负责记录,她是最有发言权的。

“既然能出院,就说明刀口已经收的差不过了,他既然能从医院回到家里,为什么不能下床走动呢?”

“是啊!我们要请教一下这方面的专家,我们是门外汉,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解释和分析。这样吧!见过徐小清以后,我们到市局去找一下郭老,这种事情,我们必须请教他。看看他有什么意见。如果他能腾出空来,就请他到东门镇来。”

两点半钟左右,汽车停在了金陵女子中学的大门口。

欧阳平一行走进学校的大门,还是去了校长室。在办公楼的大门口,同志们遇见了教务处的马主任。

“马主任,您好。”

“欧阳科长,你们是来找徐小清的吗?”

“对,我们找她了解一点情况。”

“行,欧阳科长,你们先到陶校长的办公室去休息一下,我到教室去叫徐小清。”

同志们上楼,马主任则朝教学区跑去。

陶校长正在写东西,见面之后,少不了一阵寒暄。双方坐定,欧阳平向陶校长说明了来意。

陶校长将五个人引到沙发上坐下,并给他们倒了一杯茶。

不一会,马主任领着徐小清匆匆忙忙地走进办公室。

“徐小清,你看看这只钢笔。”欧阳平将钢笔递给了徐小清。

徐小清接过钢笔,左看看,右看看,还拧开了看了看。

“徐小清,你坐下来——我让你看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你在陈家,见过这种英雄牌金笔吗?”

“我大姨夫有一支这样英雄牌钢笔。”

“你大姨和二姨也是这样说的。”

徐小清的眼神没有特别的惊异,欧阳平和同志们的心情顿时阴郁起来。

“我大姨夫的笔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徐小清的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了望欧阳平的脸,又看了看陶校长的脸。

欧阳平顿时来了精神,眼睛也亮起来:“特别的地方——在什么地方?”欧阳平和同志们需要的就是这个。相同的钢笔有很多支,但有特别之处的钢笔只有一支。

“笔头上的通水槽有两个对称的缺口。”

“在什么地方?”欧阳平一时还没有听明白徐小清的话。

塔中的无头尸体》小说在线阅读_第2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傅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塔中的无头尸体第2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