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再有就是,隋朝时期,曾经四次大举出征高句丽,隋文帝一次,隋场帝三次,都以失败告终。

这几次战争中,除许多隋军将士战死疆场外,还有许多士兵被俘或散居高丽。

唐高祖武德初年,就曾与高句丽交换战俘,获得汉人万余人,可见隋末滞留高丽汉人之多。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途中遇到大量汉人,被夹道围观。

汉人的处境非常不乐观,没有固定的居所,还要受到高句丽官民的欺压和迫害。

陈大德回唐后,将所见情况报告了唐太宗,太宗大为震怒,道:“高丽本四郡地耳,吾发卒数万攻辽东,彼必倾国救之,别遣舟师出东莱,自海道趋平壤,水陆合势,取之不难。”

从话语间可以看出,为拯救滞留高丽的汉人,太宗已有了征伐高丽之意。

最后,高句丽修筑长城,与突厥联盟。

隋朝时期,经过“四次隋高大战”隋军大败撤退之后,高句丽人把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骸堆积起来,构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观”,供其国人观赏,也有羞辱和挑衅大唐之意。

唐太宗继位不久便从使臣口中得知此事,义愤填膺,于贞观五年派人送去“隋高大战”中高句丽阵亡将士骸骨,同时寻回隋朝阵亡将士的骸骨,以回唐祭奠。

不料寻回隋朝将士遗骸一事却引起了高句丽人的万分恐惧,高句丽随后只让唐使接回少数遗骸。

又花费了巨大人工物力,开始在沿唐边境修筑了高丽长城,并与突厥建立了联盟,其霸占辽东和反唐之心昭然若揭。

当时唐太宗虽然想立刻发兵攻打高句丽,但考虑到唐初经过连年战争,国家需要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此时的高丽都反复无常,郭浩如果谋划东北地区,怎么可能允许高丽从中作梗,弄不好还会给人家做嫁衣。

所以要想收复东北,就必须搞定高丽,就算不灭了他们,也不能让他们在背后捣乱!

当年高丽掠夺了不少汉人,后来又收留了许多女真人,郭浩打算要回这些人口,来填充东北地区的空隙!

“传朕旨意,册封完颜继为女真王,封地为辽东北部各个州郡,为女真共主,大宋附属国!

同时让外交部派出使者,持国书出使高丽,索要汉族、女真族子民,如果不给,就派海军出战,直指开京!”

赵匡胤不想两边开战,可是郭浩考虑的却不是这个。

他此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而高丽的国都开京恰好就在海边,这就给他提供了便利。

如果高丽不同意归还汉人子民,郭浩就给高丽来一个万炮齐发,至于是否真正开战,这还要看高丽的反应。

郭浩在辽东动作这么大,大宋国内自然不会不知道,很多大臣都觉得这样做不值得,天下刚太平几年,郭浩就如此大动干戈。

文臣们不理解,可武将们都很兴奋,因为他们这群人中,大部分人都和契丹交过手,郭浩谋划辽东,很明显是为了对付契丹。

只不过郭浩步子迈的太大,国内的力量有点供给不足,可是事已至此,郭浩只能坚持下去。

因为缺乏食物,完颜部内部已经出现矛盾,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统一了女真,郭浩就可以松一口气。

“陛下,如今完颜部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招降。

刘守忠、冯继业二位将军已经到了,八万大军已经就位,加上曹将军的两万海军,一共十万大军!”

又是一个十万,要不是新作物的支撑,郭浩根本养不起这么多的军队,现在大宋全国已经有四十万正规军!

这么多军队,每年的粮饷都是天文数字,倒不是国家供不起,只是郭浩要做的事太多,各个方面都要用钱。

“如此辽东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就看高丽的反应,希望他们能识趣一些,不要浪费朕的炮弹!”

高丽国,使者随着曹彬海军到了开京海岸,见到国王王昭后,奉上大宋国书。

王昭看了国书面露惊恐之色,实际上高丽内部消息则十分混乱,明争暗斗不断。

史称:“自庚申至乙亥十六年间,奸凶竞进,谗毁大兴,君子无所容,小人得其志,遂至子逆父母。

奴论其主,上下离心,君臣解体,旧臣宿将,相次诛夷,骨肉亲姻,亦皆翦灭”。

功臣朴守卿因其三子蒙受冤狱而气死,崔知梦也被王昭随便找借口而放逐。

在王室内部,王昭异母弟东阳君王垣,孝隐太子,因涉嫌谋反而被赐死,惠宗与定宗的独子均被王昭杀死,就连王昭唯一的儿子王伷也饱受猜忌,朝不保夕。

他还于峻丰四年七月创建归法寺,多次举行法会、斋会,热衷佛事,笼络均如、坦文等高僧大德,企图利用佛教势力以博得民心、对抗豪族。

如此混乱之际,大宋又掺和进来,郭浩也算是歪打正着,之前不了解情况,误会了高丽国。

王昭心里清楚,如此内忧外患,如果大宋发兵征讨,稍有不慎他就会王位不保,甚至丢了性命。

王昭恭敬地接待了使者后,又派人去海上观察,二十艘战船果然停在那里,看规模就十分吓人。

了解到郭浩在辽东的动作,王昭知道郭浩的目的,虽然有些不情愿,可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只能答应。

得知这个消息后,郭浩满意地笑了,看来他的运气一直不错,高丽的内斗帮了他!

既然答应归还子民,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如今高丽人口大概有一百万户,也就是两百多万人,郭浩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汉人,干脆狮子大开口,先要十万户。

一下子就要走十分之一,王昭也是十分为难,这时候外交官开始陈述史料,称唐朝时高句丽为大唐国土,有很多汉人和北方民族来到此地。

总之说了很多,意思就是除了本土居民,其他的子民都不属于高丽,大宋本着人道主义,要接他们回家。

这个说法把王昭气的不轻,一怒之下拒绝谈判,使者把消息禀告郭浩,郭浩直接让曹彬开炮。

数十门大炮齐轰,满月台立刻乱成一团,爆炸声传到皇宫里,王昭和大臣们都吃了一惊,看着远处的战船走束手无策。

三天后郭浩又派人送信,说如果在不同意,就让海军登陆,而且他们不光有大炮,还有丨炸丨药!

见识到宋军的实力,王昭终于知道郭浩不是在吓唬他,于是派人送信协商,少给点行不行,两边开始讨价还价。

郭浩本来就有这个想法,也没想真要那么多,可是王昭直接拒绝惹恼了他,他干脆咬死不松口。

郭浩的强硬让王昭十分愤怒,本来他脾气就不好,要不是忌惮大宋的实力,他根本不会谈判。

如今郭浩有些“欺人太甚”,于是他找来心腹大臣商议,怎么处理这件事。

“陛下,宋帝狮子大开口,索要我国人口,如若不给,就兵戎相见,如此霸道,绝非善类,我们若是答应他,谁知道他会不会效法当年的唐太宗啊!”

侍郎徐熙出言提醒,王昭深以为然。

“我朝在北境修筑长城,是为了抵挡那契丹来犯,可是如今宋军从海上进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提到海上,所有人都沉默了,哪怕他们是临海国家,对于海军也没投入多大精力。

走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4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锥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走一条无法回头的路第4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