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可那天晚上郭浩的话,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不应该啊,关兄的口才那么好,文采也不错,就算不是进士,也应该是同进士。”

“李兄你想多了吧,那小子不知从哪听个故事,然后记住了,哪里能看出他的文采。

况且我我早就觉得他鬼鬼祟祟的,没准不是好人,已经被赵将军抓起来了!”

李肃摇了摇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回到营地后,落榜的举子都陆续回家了,剩下的人陆续被安排在别的地方。

三天后,郭浩在紫楼之下召见进士们,尤其是状元姜涉,听说他数术答的不错。

当郭浩出现在众人面前,李肃傻眼了,那个蹲在营地里吃饭的大汉,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地男人,竟然就是当今圣上!

“我等见过吾皇,吾皇万岁!”

“诸位平身吧,这几日你们辛苦了,能通过那么复杂的考试,并且从中脱颖而出,足以说明你们的心性和能力,哪个是姜涉,抬起头让朕看看。”

姜涉闻言抬起头,郭浩笑着点头,道:“你的数术答得不错,看来你很有天赋,尤其那个九九乘诀,你是唯一一个全写对的,可否背给朕听听?”

郭浩说完,姜涉愣了一下,随即磕磕巴巴地开始背,接过背到三七就卡住了。

“不用紧张,慢慢来。”

郭浩还以为他是太紧张,结果姜涉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郭浩皱了皱眉,问道:“之前刚刚写完,这会儿怎么忘了,要不给你一张纸,你写出来也行。”

说罢让太监送来纸笔,结果姜涉拿着笔,冷汗都下来了,想了半天也没写出几个。

“怎么回事,他不是都会么,乘法口诀不会,那么其他替呢?”

说着郭浩又问了姜涉几道题,结果他一个都算不出来,郭浩拿过他的卷子,让他背出他写的文章,结果姜涉也忘了。

郭浩的脸色阴沉下来,看向一旁的卢多逊和王溥,王溥的表情满是震惊,而卢多逊则有些紧张。

“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你们选的状元?”

“回陛下,姜涉他,她可能就是太紧张了,见到陛下受宠若惊,所以一时语塞……”

“没错,学生见到陛下惊为天人,十分惶恐,所以一时间语无伦次,还请陛下给学生个机会……”

郭浩此时已经发现一些端倪,但是姜涉还不承认,于是他冷笑一声道:“既然如此,朕就再给你一次就会,朕出上联,你来对下联!”

“多谢陛下,请陛下出题!”

“我的上联是:发奋识全天下字,你来对吧!”

听到这个上联,现场所有学子都开始思考,数术他们不会,格物他们不会,如果对联再不会,那么他们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是读书人。

姜涉想了片刻,笑着回道:“努力吃遍全国鸡!”

此言一出,其他人强忍着笑,郭浩一拍桌子,大喝一声:“滚!”

郭浩一发火,把姜涉吓了一跳,这家伙看起来也不胖,怎么脑子里只想着吃呢?

“这就是你们给朕选的状元?状元就是这个水平?”

卢多逊和礼部的官员冷汗都下来了,目光看向王溥。

王溥也有些意外,道:“陛下,他的试卷微臣看过,确实答的很好,而且批卷都是糊名,也无徇私的可能!”

其他人有些心虚,王溥倒是十分坦然,郭浩看了看地上的姜涉,心里有了猜测。

“如果不是徇私,那就是舞弊了,姜涉,朕且问你,是谁给你的考题,若果你肯说实话,朕还可以饶你一命,否则……”

郭浩的表情很凶狠,多年养成的威严哪是一个书生承受的了的,姜涉立刻吓得不轻。

“圣上饶命,这都是一个道士给我的,学生本以为他是个骗子,可是有想试试,就买了一份考题,没成想都是真的,于是就……”

郭浩听着又看向卢多逊几个,考题竟然泄露出去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国家抡才大典乃是大事,出了如此纰漏,相关官员难辞其咎!

“李辉!”

“在!”

“立刻带人去调查,尽快找到那个道士,看看他卖出去了多少份!”

“是!”

“来人呐!”

“在!”

“把这个投机取巧,滥竽充数的,给朕带下去!”

“是!”

说罢就有武士上前,抓住姜涉的胳膊往外走,姜涉连连哀求,还以为郭浩是要杀他。

看着剩下的人,郭浩严厉地说道:“剩下的还有谁买过考题,现在站出来,朕可以饶他一次,否则按欺君之罪论处!”

在场大臣都屏住呼吸,礼部的人都心中祈祷,希望牵涉的人不要太多,结果二十几人谁也没动。

“咦,有点意思,这么说你们都不承认了?好,既然如此,就别怪朕没给你们机会,来人呐,布置现场,朕要亲自考校他们!”

“是!”

皇宫里不缺人手,很快二十三张桌椅摆上来,整齐的放在空地中间,考生纷纷进入座位,发下纸笔等着郭浩出题。

数术和格物郭浩不打算再考了,这个确实有点难为人,郭浩略一思索说道:“国家举行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尔等都是读书人,应该知道读书的重要,如此就读书与国家的发展写一篇文章吧!”

论教育与国家发展,这在后世根本不用说,郭浩这几年一直灌输读书的重要,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他。

其实这也不怪郭浩,《老子》中有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先贤的教化在前,《道德经》里还有:“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框裱在宫廷大殿,长达一千五百年之久,每一位帝王要如实奉行,是封建愚民的准则。

所以很多书籍都和老百姓完全无关,先秦时期只有宫廷才能识字读书,至少要大地主,必是高官。

由于老百姓是奴隶,甚至没有葬礼。

中小地主的儿女可以识字读书,是东晋年间的丛林制度才首次诞生。

丛林制度是缘起于五胡十六国,为了避难才把寺庙设立成读书会所,以求复国,而当时的宗教并未区分某某教。

所以郭浩想打破一项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想打破人们思想的牢笼,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这道题可以说很难,人才对国家固然重要,可是有那么几个就够了,而郭浩心中想要的答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进士们在太阳底下答题,郭浩和他们一起,坐在紫楼的屋檐下,偶尔下去看看。

答题期间,郭浩翻看了二十人的档案,结果又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二十个进士都是北方人,竟然没有一个南方人!

啪!

郭浩把名单丢在桌子上,转身质问两位主考官:“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哪里有异常么?二十多人全是北方人,你们不应该和朕解释一下么?”

“这……”

走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3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锥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走一条无法回头的路第3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