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你们几个拟定好考核内容,然后拿给朕看看,作为内阁大臣必须各方面都要出众,而且谁也不得徇私!”

“是!”

五位内阁大臣领旨,郭浩又说了一些事情,然后就宣布退朝。

傍晚郭浩来到李芙寝宫,李芙和往常一样给他做了碗羹汤,然后替他按摩。

“陛下,我听说父亲今天在朝堂上发言了,他应该已经不生你的气了。”

“嗯,应该是不生气了,不就是一个皇后的封号么,为什么偏要争来争去,实在不应我都封为皇后,不过是个称呼而已。”

从朝会上的“试用期”,到这里的都封皇后,郭浩还是有很多后世思维,是现在上理解不了的。

自打皇后之争后,李安就对郭浩有些不满,可是郭浩已经是皇帝了,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这几年每次朝会,李安都是一言不发,郭浩觉得他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少操心也是好事。

但是这次李安发言,郭浩也并没有多想,而且他觉得他很尊重李安,他说给个机会他就给了。

“话虽这么说,但毕竟不合礼制,不过臣妾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我们始终是一家人。”

“对啊,谁说不是呢,一家人非要分个高低上下,弄到最后亲情都没了。

人常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朕偏偏就不信,也许我死了以后子孙会变,但那不是我能操心的事。”

这一点郭浩想的很明白,包括他现在的改革,他活着不会有人说什么,可他一旦离开,有些事情恐怕不会按照他的意愿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非常厉害的皇帝,什么事都替子孙后代想到了,可是他的子孙偏偏不按他想的去做,结果明朝也和其他朝代一样,淹没在历史之中。

所以郭浩不担心他的子孙,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升大宋的国力,让他的子孙去败家,也能坚持久一点。

听到郭浩这么说,李芙也不知怎么开这个口,李安让他吹吹枕边风,提一下卢多逊的名字。

可是郭浩“下班”后根本不谈工作,对此李芙也没有办法,虽然可以说说丐帮,但郭浩对丐帮的定义仅仅用于商业。

没能找到机会,李芙也没有着急,所有人都在看郭浩的脸色行事,如果他不高兴一切都是空谈。

四人进入内阁后,表面上和和气气的,可暗地里火药味缺很浓,卢多逊知道李安已经帮了他,虽然是暂时的,他也要有表示才行。

他知道郭浩比较看好陈玄,所以他第一个拜访的就是陈玄。

汴梁城,陈府。

“下官卢多逊,拜见陈大人。”

“卢大人不必客气,不知卢大人来找陈某,所为何事?”

陈玄可以说是几个内阁大臣中最忙的一个,因为郭浩把江南的事物交给他打理,这对他是个考验,也是个锻炼。

“下官听闻陈大人总署江南事物,所以就想替大人分忧,大人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下官!”

按照官位陈玄比卢多逊高,但是资历缺比陈玄老,陈玄此时确实需要帮手,但是内阁的人他还不敢用,有些手下能力有限,所以卢多逊说完陈玄有些意动。

“陛下让你进入内阁,也算是对你的信任,江南政务至关重要,不能有半点马虎。”

“下官明白,其实下官进入内阁,就是要替陛下分忧,为大宋考虑,为天下百姓计。

卢某不才,自认可以帮助陈大人,陈大人如果不嫌弃,下官愿为陈大人鞍前马后,尽一份绵薄之力!”

卢多逊非常聪明,他看出来郭浩对陈玄的重视,并不是陈玄能力有多大,而是他年轻。

再加上陈玄的背后是陈林,别看陈林现在不在朝堂,可他和郭浩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他直接投靠陈玄,不得不承认他很高明。

除了卢多逊外,李昉、沈义伦、宋琪来到汴梁后,也都选择了站队,陈玄作为资历最浅的一位,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考核内容已经出来了,就是对地方事务的处理,四人会被派到地方,督促中央政策的落实,同时对于地方的隐患加以改正。

这样一来,江南是最不好处理的地方,虽然郭浩安抚了民心,可毕竟是新朝统治,总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于是卢多逊果断选择了江南,李昉则去了巴中,宋琪选择燕云,沈义伦去了淮北。

所有人全部派出,只等最后的结果,郭浩把这个放在一边,开始关注起新作物的推广。

“陛下,如今汴梁周围的十块试验田皆以播种完毕,全部由经验丰富的老农负责照看,同时户部和工部的官员也在现场记录,一切都按照陛下的安排布置妥当了。”

薛居正汇报完工作,等待郭浩下一步指示,郭浩道:“我写的那些注意事项一定要重视,这些作物都是外来品种,也许有水土不服地可能,所以马虎不得!”

“臣遵旨,臣回去以后再嘱咐他们。”

郭浩点了点头,新作物种下了,成功与否就看秋天了,之前的占城稻把淮北的汴梁提升了一半,如今江南地区则种上了占城稻,丰收已经可以预料。

“对了,格物院那边有没有新的进展,流水线建设完成了么,大炮应该可以批量生产了吧?”

郭浩脑子里有很多设想,但科技发展需要时间,郭浩当初组建格物院时,并没有人看好他们,甚至还有人反对,说格物院是不务正业。

可是在郭浩的强势推进下,格物院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从小作坊到大工厂,已经初步完成蜕变。

江南一站,大炮立有奇功,蜀国和唐国的将士根本没有见过,其威慑力远大于杀伤力,也就是恐惧效果比较强,物理伤害没有多大。

那群将军得知了大炮的威力,都争相向郭浩要,这可是攻城略地的大杀器,有了他攻城就容易多了。

可是大炮郭浩可以给,但炮弹有限制,非战时不与发放,所以那帮将领只能看着大炮过干瘾。

“启禀陛下,目前格物院已经制造大炮三十六门,其中十六门留在汴梁,剩余二十门巴东五门,燕云十门,岭南五门。”

郭浩点了点头,当初是他说按一定比例布置的,如今各地有了大炮,其他国家想要入侵也没那么容易。

“对了,火铳呢,研究的怎么样?”

“这个……陛下还是亲自去看看吧,臣也说不明白。”

“好。”

于是郭浩来到了城南格物院,格物院的大门有重兵把守,见到郭浩纷纷行礼。

走进格物院,只见北面有一排房屋,两边都被围墙围起来,中间是一块巨大的空地,西面摆着各种器械,其中有农具、武器,很多后世不常见的东西。

而东面是一块靶场,只见一个人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把火铳对准靶子,只听碰的一声,靶子完好无损,那个人却有些灰头土脸。

“还是不行么,难道是火药的比例不对?陛下所说的作用力到底是什么意思……”

郭浩走到近前,拿过那把火铳看了看,那人这才反应过来,一看郭浩竟然来了。

“臣祖清见过陛下!”

“祖爱卿免礼,这火铳还是不行么?”

走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3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锥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走一条无法回头的路第3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