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卿家,如今三国攻打我国,可该如何是好!”
不知道为什么,这时所有人都想到了郭浩,可是郭浩不在了,他们仿佛失去了依靠。
“太后勿慌,国公虽然不在了,可是我大周禁军还在,可派赵匡胤北上应敌,至于蜀国和唐国,让节度使抵挡即可。”
“好,就这么办!”
符太后此时已经六神无主,还好张永德站了出来,可是张永德这个建议,正好符合郭浩的计谋。
他不想弄什么陈桥兵变,不过想要当皇帝,手里必须有兵权,所以他借契丹调动二十万禁军,一旦出了汴梁,朝廷可就没办法了。
汴梁城外,赵匡胤见到了郭浩:“果然如主公所料,太后派我出兵,不过我们要不要打,要不直接拥立主公算了。”
“打,为什么不打,不但要打,我还要给辽国一个惊喜!
他们不是想让我死么,如今我死给他们看了,现在轮到他们了,希望不要被我吓到!”
“呵呵……”
赵匡胤笑了,李辉也笑了,郭浩自从心态转变,整个人都散发着睥睨天下的气势。
其实制造调动了禁军,郭浩就已经掌握了主动,可是他不是只考虑自己的人,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天下!
“契丹狼子野心,始终是我中原的心腹大患,如今借此机会重创他们,也利于我下一步的计划,你们看……”
郭浩说着,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王朴所说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听起来是没错了,可是他没有考虑到一点,那就是皇帝!
接下来我当皇帝,中原的实力必定增加,而耶律璟是个昏君,但下一位皇帝可不一定了!
所以我们要趁此机会,先取北方,最少要把燕云十六州拿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安心发展!”
听着郭浩的讲述,二人两眼放光,郭浩心思之密,目光之远,简直不是凡人。
而郭浩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借鉴后世的经验,而且这种事他不是第一次做了,北汉的覆灭,就是被郭浩扼杀在萌芽。
而历史上的辽国,下任皇帝耶律贤是位明君,在他的带领下,辽国蒸蒸日上,北宋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的机会。
所以郭浩不急着当皇帝,这场仗一定要打的,他要用这场仗,让天下人知道。
他,郭浩,才是他们值得追随的皇帝!
“辽军兵力分布在幽州一代,而我们要兵分两路,一路人阻拦辽军进攻,另一路人去雁门关!
辽军举国南下,势必兵力空虚,而我们据关死守,声东击西,他们势必派兵支援。
所以二万大军不够,你要还要调集三十万民夫,只要把燕云打下来,我们就能安枕无忧!”
“是!”
五十万大军,郭浩的气魄,已经不是常人能比,赵匡胤回到军中,把这个想法一说,立刻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收复失地,对于任何朝代都是大功,而郭浩制定的方案,目光超越了千年!
大军开拔,郭浩秘密跟在军中,一身都校的打扮,李辉和王维跟在左右,没有谁察觉到不对。
李重进为西路军指挥使,带领杨光义等将领,任务是进攻雁门关、飞狐关,目标是朔州、应州、蔚州等。
而赵匡胤则是迎战契丹大军,十日后大军抵达,易州守将看到援军来了,终于松了口气。
易州城,契丹大军兵临城下,赵匡胤站在城头,看着辽军都在这里,心里就忍不住兴奋。
此时此刻,他恨不得所有辽军都来这里,这样西军就可以势如破竹,一路收复燕云十六州,和东路军汇合。
虽然接下来可能会很艰难,但这种艰难不会持续太久,更何况郭浩就在军中,一切都在他的谋划之中。
大营里,郭浩看着偌大的地图,整个燕云十六州都在上面,之前他们夺回了三州,如今还有十三州。
由西向东,两军汇合,有些地方有长城阻拦,所以他带了不少丨炸丨药,以对不时之需。
显德六年十一月十三日,辽军开始发动进攻,赵匡胤镇定自若,指挥着将领守城。
面对辽军的蜂拥,护城河很快就被填满了,而后有云梯架上来,迎接他们的先是箭矢,后是巨石。
一场大战,再次开启……
易州城,周军成功挡住了辽军,能看的出来,辽军这次很认真。
郭浩站在城头的房间里,李辉和王维站在他旁边,偶尔有箭矢飞进来,都被二人拦了下来。
看来他的死,对周军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最少没有遇到危机时,人们暂时忘记了他。
此时不是露面的时候,郭浩让赵匡胤守好东面战场,一旦契丹有退军的迹象,就追上去缠住他们。
赵匡胤接受了命令,郭浩就带着人暗中离开易州,一路向西,沿途观察一下燕云各关的守卫情况。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华夏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后世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鄚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
对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
一方面,在国力昌盛时期,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
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
另一方面,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与前沿,是军事斗争的“战略缓冲带”。
燕云地区北部的长城与五关构成了牢不可催的人工防线。
在古代战争中,骑兵对于以步兵为主力的中原军队无疑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在军事地理上,长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则能起到防御屏障的作用。
紧挨着长城南侧的燕云十六州,以其坚固的城池、巍峨险峻的山脉及横贯交错的大河构成了战略上又一道防线。
它是长城防线的有力依托,与长城构成唇亡齿寒、互相支持的关系。
对北方游牧民族而言,燕云十六州在战略上意义同样重大。
占据燕云十六州后,彻底改变了他们在与中原王朝军事斗争的被动局面。
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虽然军事力量较强大,但他们没有先进的文化制度,更没有固定的财力收入。
由于自身政权制度的限制,在与强大的中原王朝斗争过程中,要么是取得暂时的军事胜利;要么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彻底击垮。
但占据燕云十六州后,这一局面彻底改变,通过燕云十六州这一窗口,他们开始了解中原,逐步接触中原文明,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
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