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这里不是你们该来的,有些事情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里面那个人不能死。”
蒙面人们不是陈抟师徒的对手,只能先撤退,孔明月得知他们失败了,不由得有些吃惊。
武当山中,竟然藏着这样的高手,那些道士看起来人畜无害,没想到武艺如此高强。
孔明月想要放弃,可是他不敢不听王昭远的话,郭浩有高人保护,难怪他敢撤掉护卫。
经历了几次尝试,郭浩终于找到点感觉,辟谷一开始确实很饿,可是一旦开始燃烧脂肪,他就不觉得饿了。
“六合者: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动,动合于空。
八法者:一是气——行气集神;二是骨——骨劲内敛;三是形——化象模仿;四是随——圆通策应;五是提——顶悬虚空;六是还——往来返复;七是勒——静定守虚;八是伏——隐现藏机。”
山中无岁月,转眼郭浩已经在山里呆了三个月,柴荣得知此事后,有些哭笑不得,可心里却是愿意的。
柴宗宜的事,有的是人去调查,可是郭浩如果一辈子不出山,那么他就少了一个头疼的事。
在这九十天中,郭浩辟谷最长时间三天,体重也从两百多斤减到了一百八十斤。
此时他精神饱满,浑身肌肉匀称,力量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一些,这可是很久没有的感觉了。
而在这段时间,天下也发生了很多大事。
虽然几次刺杀都被陈抟拦下,可郭浩终于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一调查就知道,蜀国竟然对他下手。
郭浩虽然在修炼,可思路确实越发的清明,他这次出来还有调查的任务,他没有去找蜀国的麻烦,蜀国偏偏动他!
这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直接把自身嫌疑坐实了,不管是不是他们做的,光凭刺杀郭浩这一条,理由也足够了。
于是柴荣发兵了,开始攻打蜀国。
由于郭浩的出现,高平之战还没有发生,所以凤洲如今还是蜀国的地盘,所以柴荣第一个目标就是这里。
他让向训和凤翔节度使王景、昝居润一起准备出征。
后蜀方面,在得知了有秦州百姓跑到大梁之后,后蜀皇帝孟昶派遣赵季札前往秦州、凤州巡视边疆。
赵季札返回后,毛遂自荐,顶替掉了原本驻守在当地的雄武节度使韩继勋和凤州刺史王万迪,担任起了当地最高军事将领的职务。
十天后,孟昶派遣枢密院的王昭远前往两州地区安排兵力。
一个月后,派遣捧圣控鹤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李廷圭为北路军首领,左卫圣步军都指挥使高彦俦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吕彦珂担任李廷圭副将,客省使赵崇韬为监军。
显德五年十二月,王景率部包围凤州,后周军将领韩通分兵到城固镇,从而阻断后蜀军的增援部队。
三十日,凤州被后周军攻克,属军威武节度使王环、监军赵延溥,连同城内五千名后蜀军全部被俘。
由于没有南唐的干涉,周国对蜀国专一用兵,所以很快就攻下了,后蜀求援根本没用。
这场毫无悬念的战争,郭浩根本没在意。
此时他刚刚找到一点感觉,那套拳法也才学的差不多,他连过年都没回去,就想着学会了拳法,回去教给李芙和郭永宁,他的孩子也可以学,绝对大有好处。
可是郭浩在武当山上逍遥自在,后蜀的盐帮却面临了灭顶之灾,孔明月拼死逃了出来,他的父亲被朝廷抓了起来,盐帮的弟子也都各自逃命。
一切都是因为郭浩?
有些事好像并不能怪他,孔明月走南闯北见识了太多,要不是有盐帮,她早就离开那个消息闭塞的世界了。
所以他对蜀国并没有好感,上到皇帝下至官员,孔明月受够了他们的丑恶嘴脸,如今蜀国战败了,却把气撒在他们身上。
孔明月真的恨,她想毁灭这群人,恨不得将他们碎尸万段!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这是比较特殊的一年。
正月初七,安审琦喝醉酒熟睡,侍妾取出安审琦所枕的剑交给安友进而杀死他,并且将在帐下服侍的婢女全部杀死灭口。
事后数日,安审琦的儿子安守忠才知道真相,抓住安友进等人将他们凌迟处死。
柴荣下诏,采用王朴所奏旋宫之法,百官都认为是这样,于是实行。
南唐宋齐丘到达九华山,南唐主下令锁上他宅第的全部门窗,在墙上挖洞供给饮食。
宋齐丘叹息道:“我从前献计将吴让皇帝家族幽禁在泰州,所以今天应该到达这步田地!”
于是上吊而死人,谥号为丑缪。
二月初一,柴荣命令王朴前往河阴巡视黄河堤防,在汴水入河口建立放水闸门。
初七,命令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宣徽南院使吴延祚,征发徐州、宿州、宋州、单州等地壮丁民夫数万人疏通汴水。
初九,命令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从大梁城东面引汴水流入蔡水,来打通陈州、颍州的运粮水道。
命令步军都指挥使袁彦疏通五丈渠,向东经过曹州、济州、梁山泊,以打通青州、郓州的运粮水道,征发京城所辖地区之内和滑州、亳州壮丁民夫数千人来提供给这些工程。
十二日,开封府奏报征取租税的田地原为十万二千余顷,如今核查得到多出的田地有四万二千余顷,柴荣敕令减免租税三万八千顷。
各州巡视苗田使者回来,所奏报多出的田地,减免租税的比例仿照开封府。
淮南闹饥荒,后周世宗命令把粮食借贷给百姓。
有人道:“百姓贫穷,恐怕不能偿还。”
柴荣道:“百姓是我的子女啊,哪有子女倒悬在那里而父亲不为他解脱的道理呢!哪个在要求百姓必定偿还呢!”
三月初三,枢密使王朴去世,柴荣亲临他的丧礼,用玉钺击地,痛哭多次,不能自制。
王朴生性刚强而敏锐,智谋韬略超过常人,柴荣因此爱惜他。
听闻王朴去世,郭浩也有些感慨,自从他如周为官,先是借郭威斗倒了王守恩,随即又亲自斗到了王峻。
柴荣登基后,王朴又开始和他唱对台戏,平心而论,王朴这人还是不错的,对柴荣忠心耿耿,能力也很出众。
可郭浩为了生存,不得不提防着他,这家伙为了柴荣,曾不止一次诋毁他,言明他的威胁郭浩和柴荣关系不好,就是这家伙挑唆的!
可是郭浩为了自保,不得不以退为进,如今朝中大臣都是柴荣的亲信,可军中的将领,却八成都会听他的。
有时候郭浩也在想,要不要对这个家伙下手,事实证明他不需要了,因为有的时候,年轻也是资本。
就像当年司马家族,硬生生熬死了三国,才使三家归晋,而如今郭浩学会了养生之法,如果有下不了手的“敌人”,他熬也能熬死他们。
王朴去世后,朝廷传来消息,让他回去,因为柴荣又想御驾亲征,结果被大臣拦住了。
有句话叫做习惯成自然,历史上没有郭浩的存在,大小战役都由柴荣亲自指挥,大臣们也不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