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何等人物,说来也是从刀枪剑雨中爬出来的英雄,所以很快就意识到朝廷有分裂的倾向。他心狠手辣,先后斩杀了许多名将,掀起一场场大屠杀。
可惜朱元璋只看到了表面,没能意识到所有一切都是白如烟蓄意而为,一如既往地宠爱白如烟。
我听到这里,不禁毛骨悚然,试想一下,朱元璋与白如烟早就离心离德,还要睡在一张床上,那是多么令人酸楚和心悸的场景啊!
朱元璋一开始只能疲于应付,因为白如烟隐藏得够深,完全骗过了他的耳目。朱元璋只有不断杀人,但无法阻止白如烟的步伐,朱标太子暴毙,而后朱允炆被推上了皇长孙的宝座。
我疑惑万分地说道:“可是这也没法解释建文帝就是白如烟的孩子啊,我记得朱允炆本是朱标的儿子,朱元璋因为心疼朱标不幸早逝,所以才选择朱允炆来当大明朝下一任皇帝……”
“大明王稍安勿躁,耐心听贫道往下说。”泉林真人打断我的询问,继续专注地讲述着建文帝的故事。
建文帝当上皇长孙以后,非常孝顺,深得朱元璋之心。但有一天,退休已久的刘伯温,却突然出现在了京城。
史书上说,刘伯温是为了打消朱元璋的猜忌,才选择到他眼皮子底下生活,这就叫做以进为退。但那一本《建文密录》中却记载,刘伯温是进京告密的,他要揭穿建文帝的真实身份。
刘伯温秘密拜见朱元璋以后,很快就死在了旅馆之中。人们将凶手嫌疑锁定在胡惟庸身上,因为正是他奉朱元璋之命前去看望刘伯温,而且还端去了一碗草药。
听到这里,老烟枪已经跳了起来,叫道:“老子知道了,方才泉林真人说过,胡惟庸投靠了白如烟,那么幕后指使之人应该是白如烟了。直娘贼,老子以前听过刘伯温的故事,还一直以为他是被朱元璋下令毒死的,没想到朱元璋背了几百年的黑锅啊!”
泉林真人笑而不语,算是默认了老烟枪的猜测。
他平静地继续往下说,至今人们不知刘伯温最后一次见到朱元璋时,到底说了些什么。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从那以后,朱元璋开始疏远了白如烟,而且杀了胡惟庸,制造了明初最大的案子。
胡惟庸案件,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不单是这个案件牵扯出了上万死难者,而且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了。
“老子算是明白了,肯定是胡惟庸在临死之际,供出了白如烟和建文帝。”老烟枪叼着烟头,头脑无比清醒地说,“想来白如烟也是操之过急,如此明目张胆的杀害刘伯温,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会有所怀疑。可为何建文帝却没被废掉呢?”
泉林真人负手而立,叹息道:“或许是因为朱元璋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他当时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多半不想再引起朝廷动荡了。但朱元璋还是做了准备,他先是封朱棣为燕王,让他掌握了兵权,同时在建文帝身边安插下了奸细,那奸细便是大名鼎鼎的李景隆。”
我恍然大悟,无需泉林真人往下解释,便想通了前后关节。
大概因为建文帝当上皇帝以后,暴露出扶持明教的迹象,而且还要削藩,所以才引起了朱棣的反抗,靖难之役彻底打响了。
朱棣打到南京城时,第一个投降的就是李景隆,他当时承担着守卫皇宫的重任,之所以会选择开门纳降,其中的意味不言而明,一定是朱元璋生前安排好的。
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朱元璋料事如神,他事先替建文帝想好逃跑路线,并为建文帝准备下袈裟度牒,原来他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并做了精心的安排。
我想朱元璋死时,肯定非常痛苦纠结,他不愿意大明朝落在明教手里,又要保护建文帝的周全,他肯定是怀着万般痛楚死了,至于会不会死不瞑目,则不得而知了!
朱元璋的形象又被颠覆了,他变成了一个用心良苦的帝王,起码对得起他拼搏出来的万里江山。
建文帝逃出皇宫以后,朱棣还派出胡滢四处打探他的消息,也不知朱棣最后有没有如愿以偿,但泉林真人无比确信,建文帝确实是在无量山中坐化了。
故事说到这里,算是告了一段落,可惜仍旧无法解释建文帝为何成了白如烟的孩子。我和老烟枪看向泉林真人,默默等着他揭晓最为重要的隐秘。
“这倒不难解释,因为白如烟将自己孩子的精魂带回了南京,并封印到了建文帝的体内。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建文帝后来空有一具皇长孙的躯体,他的灵魂已经被白如烟孩子的精魂给吞噬了,所以才说他是白如烟的孩子!”
泉林真人唏嘘感慨,叹息声在夜空里飘荡,让这个故事更加凄迷不堪。
听泉林真人讲述完关于建文帝的传说以后,我一夜无眠,心中就像被塞了一团棉花,久久难以平静。
泉林真人告诉我们,白如烟后来派蒯富来到无量山,将封印在巫族之王遗体中的精魂带回了南京城,并寻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强行对朱允炆施展夺舍之术。
也就是从那以后,白如烟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活动,让朱允炆成为了皇长孙,并顺利登基为大明朝第二任皇帝。
细细想来,建文帝也是个可怜之人,年幼时成了白如烟报复朱元璋的棋子和傀儡,等当上皇帝以后,又被朱元璋摆了一道,江山就此沦落,自己也成了逃亡皇帝。
泉林真人并没有讲清楚,白如烟何时离开了南京城,但如果按照这个故事发展脉络来推断,不难得出结论,她肯定是在朱元璋临死前夕被放逐了。
朱元璋通过刘伯温的告密,得知了白如烟的阴谋,所以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也只有白如烟离开或者死去,朱元璋才可能放心把江山交到建文帝手中。
可以这么说,朱元璋最后还是给了建文帝一个机会,可惜他没能幡然悔悟,只能与朱棣刀兵相见,一步步走向了毁灭。
白如烟与朱元璋爱恨纠缠了一生,从最初的枫叶林相见,到同生共死驰骋疆场,最后却缔结下了几百年都没有解开的仇怨,当真令人无限感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躺在帐篷里,裹紧身上的衣服,觉得寒意难捱,长夜漫漫。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担心不已,五爷他们三人去了活死人洞,至今未回,也不知情况如何。
翌日清晨,我刚睁开眼睛,就听见营地里一片呼喊声。
我起先以为大概是兄弟们久病痊愈,纷纷走出来互相问候,但后来却听出了几分惊诧之意,便一骨碌翻爬起来,钻出了帐篷。
营地中聚集着许多人,李神棍也站在其中,所有人都扬起脑袋,往山顶上打量,不时迸发出几句赞叹之声。
我很是惊疑,顺着众人的目光看过去,只见笔架山顶峰金光闪闪,一道金弧横跨在山顶,宛如光辉万丈的桥梁。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金光渐渐升到半空中,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那是一道金色的光圈,在山顶喷薄出令人目眩的光芒,整个无量山笼在其中,俨然成了黄金世界。
“大明王,那就是传说中的佛光了吧?”李神棍奔到我身前,激动地问道。
我一拍大腿,喊道:“快,快去请出泉林真人,让他老人家好好看上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