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小姐教得很细致耐心,方诗雅学得非常专注认真,倒把我给晾在了一旁。
我笑着看着她俩,心里却直打鼓。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老烟枪和五爷协助的情况下,单独带队行动,因而心中非常忐忑,多少有些隐忧。
火车上鱼龙混杂,我们三人尽量低调行事,互相以同学相称。乘务员检票问起时,我们就说学校里正组织一项活动,需要我们到一所大学里去做交流。
当时的大学生非常吃香,加上还有露西这样一个外国友人,因而乘务员对我们格外关照,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方便和帮助。
几日以后,火车终于驶进了鹰潭市。我们三人向那个乘务员道别之后,转而直奔龙虎山天师府而去。
龙虎山位于鹰潭市西南二十公里处,所以我们又费了一番周折。等到了山下,天色已晚,只得暂且投奔一家小旅馆借宿。
吃过晚饭以后,我自去找旅馆老板打听进山线路。那老板是个典型的江西人,一口一个的“老表”叫着我,显得格外亲切。
江西人在全国都非常有名,俗话说江西有老表,走路挺起腰,就是说江西人非比寻常,很有过人之处。
在中国近代革命进程中,江西人可是立了大功的,南昌起义妇孺皆知,瑞金革命圣地更是令人向往。老烟枪就曾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有机会他一定要到江西常住,让自己沉浸在革命的荣光里。
就算在古代,江西也曾出了不少名人,在这一片热土上,江西老表们一代又一代地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在历史画卷上点缀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旅馆老板非常健谈,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了许多历史人物和革命事迹,如数家珍一般,脸上显出陶醉的神情。
一来因为我很喜欢这样的故事,二来我下意识学习老烟枪,到一个地方尽可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所以任由老板讲下去,还时不时附和几声,或者赞叹几句。
但老板讲得最多的还是关于龙虎山天师府的故事,毕竟天师府近在眼前,而且极富传奇色彩。老板作为当地人,依靠龙虎山吃饭,自然而然地要向我们宣传一番。
我趁机说道:“老板,我们就是来龙虎山旅游的。但第一次来,不太熟悉路线,有劳你给点建议,省得我们玩得不尽兴。”
老板哈哈一笑,说道:“老表,你这可算是问对人了,我家世世代代生活在龙虎山脚下。可以这么说,我们祖先生活在这里的时候,天师府张家还没来到这里呢!”
他说的张家,便是指居住在天师府中的张道陵后人。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地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此而得名。龙虎山便成了中国道教发祥地,被称为道教祖庭,而张道陵本人,就是后来威名远播的张天师。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多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张氏一族源远流长,而且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香火非常鼎盛,与山东孔子一门并称“南张北孔”。由此可见,龙虎山天师府在历史上的地位多么显赫!
老板告诉我,来龙虎山旅游,有两个地方绝不能错过,一个自然是天师府,另一个就是龙虎山最高峰天门山。如果还想进一步领略此地巧夺天工的风光,可以选择乘坐竹筏顺泸溪而下,沿岸风景极为秀丽,能够大饱眼福。
我被老板说得心动不已,巴不得连夜就上山去,但想到我们此行的目的,我还是沉住气问道:“老板,这天师府里应该还有很多道士吧?”
“道士是有的,而且非常多。老表你对道教感兴趣吗?”老板笑着说,“等你游完龙虎山,要是舍不得走,我介绍你去天师府当道士怎么样?”
我哈哈一笑,继续往下打听:“在龙虎山修行的道士,都住在天师府里吗?”
老板盯了我一眼,神秘兮兮地说:“哎呀,道士嘛,都是想要成仙的人,走的就不是寻常道路。有一些道士会选择进山闭关修炼,但不会太离群索居,有固定场所。现在正是冬天,一些道士为了磨炼自己,往往会在天寒地冻中闭关,说什么为了磨炼自己。在我们这些俗人看来,不过就是自讨苦吃罢了!对了,在天门山有一处僻静峡谷,你们可千万别进去。”
我心头一紧,忙问为什么。老板讳莫如深地摇摇头,说道:“大家都是这样传言的,我也没去过,反正别进去就是了。”
又跟老板闲扯了一会儿,我就去找方诗雅和露西,告诉她俩所有打听到的消息。
我们三人分析一阵,一致觉得明天先到天师府去打听泉林真人的下落,要是运气好的话,可能明天就会有收获了。
我知道这只是我们的一腔良好希望,至于结果如何,还得到了天师府才会揭晓。
次日清晨,我们三人早早起床,一切准备就绪以后,便徒步前往天师府。我告诉老板只用为我们准备晚餐即可,他点着头将我们送出门外。
由于到了冬季,游客不多,路上行人稀少。山中气温要低得多,空气十分清冽,我们裹紧衣服,一路上边走边欣赏清晨美景。
龙虎山还隐藏在云雾之中,泸溪两岸峭壁陡立,水雾蒸腾中隐隐听见几声钟罄之音,让我们不觉心定神闲,有一种超然物外之感。
露西小姐很是兴奋,她随身带着照相机,一路走一路拍,激动得跟个孩子似的。方诗雅沉静如水,只是见到绝美风景之后,才会轻叹一声。
天师府坐落在龙虎山脚下,我们循着钟声找去,倒也不费吹灰之力,约莫半个时辰以后就到了。
眼前的天师府自有一派庄严景象,露西小姐一见到天师府,便大叫着要与我们合影,说以后好留作纪念。
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然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而我们眼前的天师府,乃是建国以后重新翻修的,所以许多建筑看上去非常崭新。饶是如此,我们尚未进入府中,就油然生出一股崇敬之心,不敢大声喧哗,生怕亵渎了神灵。
我们在府中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那些道士对我们不闻不问。想必府中香火鼎盛游客不绝,所以见到外人,他们也不以为意。
露西小姐看得眼花缭乱,兴致勃勃,每个地方都要流连很长时间。她还拉着方诗雅没完没了地照相,看样子是将此行任务完全抛诸脑后了。
我心想这样像个没头苍蝇似的走下去,何时是个头?总不能寄希望于无意中撞见泉林真人吧?更何况我们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真人,我有件事情要向你打听一下。不知你有没有时间?”我凑到一个正在莲池旁打坐的道士身前,谦恭地问道。
那道士自顾自打坐静修,良久才微微睁眼看着我,问道:“什么事情?”
“我来这里寻找一位高人,他仙号泉林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