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老烟枪举着手电往前扫射,看了半天才说:“应该没有大碍,不过也不要掉以轻心,不可乱碰乱摸,小心机关。”

我们三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如履薄冰一般往前走着。跫声回荡,在静谧中显得异常响亮,每走一步,我的心便狂跳一下。

走了二十多米,尚未走到尽头,暗道墙壁上却出现了许多壁画文字。我们不免停下脚步,细细观察那些壁画。

只见壁画内容非常混乱,有的地方描述的是远古时期的狩猎情景,人们手中的武器非常简陋,人物线条也很简单。但有的地方则出现了场面宏大、造型复杂的亭台楼阁,有着极其卓越的艺术造诣。

而且这些壁画内容前后不搭,没有一个连贯的主题。有一处隐隐出现了无余夫人飞升的场景,可上面又覆盖上了行军打仗的场景,战场上的士兵都头裹红巾,与阴兵形象大同小异。

我有些糊涂了,这两种壁画可谓截然不同,显然不属于同一时代。倘若暗道尽头便是墓穴,可一座墓穴之中怎么又两种不同风格的壁画呢?

难道墓穴中葬有两个主人?我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同时又有些激动,但还不敢仓促草率地下定论。一切疑惑,只有等到进了主墓室,恐怕才会有答案。

就在这时,方诗雅指着右面的一处墙壁说:“那里有很多文字,好像一首诗。”

我凑过去,见墙壁上刻着一行行七字句子,而且旁边还画有一个血太阳!我耐住性子往下辨认那些句子,只见它们写道——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处所庄严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

这些句子从内容来看,很像一首劝世诗,而且有些句子晦涩难解,我便怀疑这是水平有限的打油诗人所作。

可方诗雅嘴里念念叨叨一阵,双眼放光地说:“我见过这首诗,它是摩尼经典《下部赞》里的“叹明界”,相传还是朱元璋所创作的!”

我听着这首诗拗口的名字,心中又惊又疑,摩尼经典是什么东西,为何又跟朱元璋扯上关系了?

方诗雅告诉我们,壁画旁的那首诗乃是朱元璋所作。我知道作为布衣天子的朱元璋,其实在历史上还是个热爱学习的典型模范,他从目不识丁到能够娴熟批阅奏章的事迹,向来为史家津津乐道。

朱元璋生前也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这首诗怎么会出现在暗道之中,墓主人与朱元璋有何关系呢?而且这首诗名字如此怪异拗口,不知暗藏什么玄机?

方诗雅定神解释道,所谓《下部赞》原是摩尼教经典,里面记载了很多关于摩尼教的隐秘。而这首诗则是《下部赞》开篇诗,相当于题跋或者序言。

“朱元璋与摩尼教有何瓜葛?摩尼教是一个教派还是一个组织?”老烟枪来了精神,饶有兴味地问道。

他这两个问题恰好也是我心中所想,我便定定看向方诗雅,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方诗雅被我们两个大男人盯着,脸颊上就飞起一道羞怯的红晕,只得避开我们的目光,轻声往下说去。

原来摩尼教属于西方一个宗教派别,与佛教一样,都是舶来品。但与佛教不同,摩尼教在中国的境遇,可谓大起大落。

摩尼教最先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回鹘,成为了回鹘王朝的国教。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凭借回鹘兵力得以平息叛乱,因此摩尼教趁机传入中原,并得到大唐王朝的尊崇。

在当时,摩尼教得到极高的礼遇,寺庙遍及中国大地,尤其在南方最为兴盛。许多摩尼教徒仰仗着回鹘强盛的兵力,便肆无忌惮地横行中国,深为唐王朝忌恨。

就在摩尼教风生水起之时,回鹘王朝却急速衰败下去,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最终消声灭迹了。唐武宗会昌元年,朝廷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灭佛行动,摩尼教也被借口敕定为邪教,遭到了空前的打压。

摩尼教自此一蹶不振,转而进行地下活动,后来渐渐吸收融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演变成不同分支的秘密教派。在中国历史上极为有名的明教,其前身往往被认为就是摩尼教。

我听到此处,便恍然大悟,原来明教与摩尼教还有这样的渊源。身为明教教徒的朱元璋,为摩尼教经典写诗,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方诗雅出生于书香世家,接触的传统典籍自然很多,但她这般熟知摩尼教传承历史,倒也让我惊奇不已。我忍不住问道:“你曾经专门研究过摩尼教吗?”

“这是我父亲告诉我的,他一心要破解人皮笔记的秘密,呕心沥血地钻研过许多宗教典籍。”方诗雅提起她父亲,眼眶就有些发红,似乎陷入了悠远的回忆之中,目光呆滞起来。

老烟枪说道:“你父亲为何偏要将摩尼教的故事告诉你,此间必有深意。我想这人皮笔记,肯定与摩尼教有牵连。诗雅妹子,你好好回忆一下,你父亲还说了什么没有?”

方诗雅皱着眉头沉思半晌,忧伤地说:“我父亲一心扑在破解人皮隐秘之上,很少有机会跟我说话。尤其在我母亲逝世以后,他完全着了魔,长年累月地躲在房间里,极少现身。当年他又走得匆忙,行踪不定,我和他讲过的话,大概还不到一百句……”

她忽而闭了嘴,神情极为伤感落寞,让人不由得为之揪心。方诗雅自幼失去母亲,父亲如同虚设,这样的童年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常人难以感同身受的。

老烟枪一见方诗雅神色黯然,便不再追问她,转而看向我说:“白帆,你外祖父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尤其可曾提过摩尼教?”

我叹口气,心中无比失落,比起方诗雅她父亲的冷漠来,我外祖父倒是非常慈爱。只可惜,他将所有秘密深藏心中,不曾说过只言片语,如今想来,他更显得疏远陌生了。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倒希望外祖父能与我推心置腹,不要隐瞒我。他不言不语,其实在情感上,深深地刺痛了我。

就算外祖父出于保护我的心思,但我还是耿耿于怀。亲人之间,就应该无所保留,风也罢,雨也罢,都能一起承担!

老烟枪见我和方诗雅都愣怔着不说话,心思敏锐地说:“好啦,同志们,风物还宜放眼量,莫要徒劳伤感!反动派绝不会因为你们的悲伤,而心生慈悲的。”

我勉强一笑,从往事中回过神,又将那首诗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结合方诗雅先前所说,我这次倒有了些新的发现,对这首诗的理解也深刻了许多。

我想到此诗的题目“叹明界文”,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心脏狂跳不已,叫道:“哎呀,明教,就是明教!朱元璋和韩山童都是明教中人,这就能解释为何这首诗会出现在这里了。”

韩山童首倡义兵,自称“明王出世”,掀起了轰轰烈烈地反元斗争。而朱元璋后来加入红巾军,也成了明教教徒。如此看来,这墓穴之中葬着的应该就是韩山童无疑了!

也只有在明教教徒的墓穴之中,才能看到与摩尼教相关的诗歌。而且朱元璋后来称帝,能将他的诗歌刻在墓道之中的人,生前地位必然无比显赫,甚至要在朱元璋之上。

离奇死亡之升棺发财》小说在线阅读_第1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丑文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离奇死亡之升棺发财第1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