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冯缭,你请阮大人、殷将军下去休息,他们也路途劳累了!”韩谦寒着脸,跟冯缭说道。

“阮大人、殷将军请。”冯缭示意阮延、殷鹏先行下城墙。

殷鹏看了脸sè铁青的阮延一眼,默不作声的先走登城道下城墙。

目前棠邑水军没有能直接进入洪泽浦及淮河的通道,是棠邑军目前最大的局限。要不然的话,就算韩谦不先攻打徐泗,棠邑水军进入淮河之后,也可以尝试着切断寿州军与北岸的联系,或有机会与李知诰联手,先平灭孤立无援的寿州军。

不过,殿下会同意棠邑水军从邗沟(山阳渎)借道,进入淮河吗?

殷鹏掰着脚趾头也知道殿下会尽一切可能阻挠棠邑水军进入淮河,那也就实在没有借口指责韩谦封锁这么紧要的消息。

当然,殷鹏也不相信韩谦刚才所说就一定是实情。

仅仅截获一封梁军的秘信,就断然相信这一切,还赶在河津军、蔡州军异动之前,抢先

连夜调动部署于东线的棠邑左军,什么时候用兵能如此儿戏了?

临淮作为濠州旧治所在,城池颇为开阔,但这些年过去,繁华不再,到处都是坍塌的屋舍以及绵绵春雨后泥泞的街巷,以及满心惊恐的民户。

濠州城内的民户不多,不到一千户,大多数民户都还是金陵事变后被安宁宫胁裹渡江北逃的官民家小。

他们即便不是后期融入寿州军的核心将吏的家小——这部分人要么集中安置到寿州城,又么迁往汴京定居——但当初在金陵城里也是非富即贵。

他们因此在渡江后还能有作力进住临淮城里添置屋舍,而使奴婢以及依附的佃农在城外开垦耕种田地,已经是比千万人幸运,但他们还能继续幸运下去吗?

这些人完全不知道残酷的命运,将带他们飘向何方。

目前,城里还容许粮油铺、柴炭铺、医馆、药材铺等维系民生的街铺继续经营,宵禁也直到天黑之后才执行,但满街巷都是披坚执锐的悍卒,谁还敢随便上街?

阮延、殷鹏在冯缭陪同下,往驿馆而去,沿街残破的屋舍皆是紧闭,除了巡街的将卒外,长街之上都看不到一个行人。

驿馆也是非常的简陋破败。

这么短的时间里,韩谦临时入驻、作为主将牙帐的衙舍都没有清理好,根本不可能兼顾到驿馆这些附属建筑。

目前只是挑出几套院子供阮延、殷鹏及随行人员入驻,再从军情参谋司挑选一名官员充当驿丞,带着一些人手,将阮延、殷鹏他们安顿好,也负责盯住他们的动静。

再简陋,好歹席案却是齐备。

阮延乃是文吏,年纪也大了,这一路马不停蹄从楚州赶到临淮城,也是累得够呛,骨子架子都被颠散了,但到驿馆后,也没有表现出刚才在城墙上被韩谦气得一佛升天的样子,将殷鹏喊到他屋里,问道:“刚才在城墙上,韩谦身后有一个青年文吏,我老眼昏花,看着却有些熟悉,是不是王文行家的王衍?”

王文行乃是王文谦的堂兄,是王积雄的侄子。

其人好金石字画,早年在升州节度使府任吏,升州军被灭后,王文行隐逸乡野,未再入仕,金陵事变之前就得病逝世。

王衍、王辙皆是王文行的儿子,自幼苦读好学,一来受到其父王文行的影响,二来在族中乃是地位低下的妾生庶子,即便在淮东也没有入仕。

殷鹏刚才登上城墙就认出王衍外,但他只能故作不知,没想到阮延这头老狐狸刚才不动声sè,却早就将王衍认出来了。

“阮公好眼神,许久未见,王衍变化颇大,他站在那里不说话,我都不敢相认呢。”殷鹏说道。

“照你所见,黔阳侯到底因何确认梁国动乱,殷将军当不会真以为棠邑仅仅截获一封密信就敢信之无疑吧?”阮延这时候也不想在王衍的问题纠缠下去,问道。

“许是黔阳侯有眼线在梁军渗透极深,就像当初文瑞临渗透在昌国公身边一

般,以致黔阳侯能坚信消息无误。”殷鹏猜测说道。

“没有那么简单,”阮延摇了摇头,说道,“河津军、棠邑军一个撤、一个进,井然有序,绝非一封截获密信或在梁军有潜伏密谍便能解释的;除非河津军都指挥使、濠州刺史陈昆就是这个密谍……”

阮延这么猜测,殷鹏就不好接话了。

“且不管黔阳侯是如何得知这事的,倘若梁贺王朱让、梁师雄真密谋叛乱,必是筹谋极久,说不定跟晋军也有勾结——梁国这场动乱,怕是短时间内平息不下来,徐明珍在淮河南岸怕是支撑不了多久吗?”阮延微微眯起眼睛,看向殷鹏问道。

阮延他没有更多的信息来源,一时想不到那么深,但也能猜到梁师雄、朱让也不可能在梁帝朱裕在即将攻陷潞州之际轻举妄动。

他此时所能想到的合理解释,就是晋国为避免灭亡的厄运,遣密使说服朱让、梁师雄叛反。

不过,这也初步能供他们推演后续河淮局势的变化。

殷鹏沉默着看向案前的茶盏,与其说阮延推测寿州军能在淮河南岸支撑多久,还不如说他担忧棠邑这次能收获多少利益吧?

梁国大乱,即便短时间内不会波及南部地区,徐明珍与徐泗地区的司马氏还是可以坐壁观望。

不同的,是司马氏还能从徐、沂、密、泗、海等州征得足够的军资补给,维持三万多兵马绰绰有余,甚至还有余力进一步大规模的扩充兵备,这实际限制了淮东军大规模渡过淮河,往徐泗地区扩张。

然而徐明珍之前能在淮河南岸支撑住,则主要依赖于来自梁国腹地的大宗物资支援。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徐明珍不可能再从梁国腹地获得补给,濠州又完全落入棠邑军的手里,接下来徐明珍凭借五十多万丁口,要如何养活九万兵卒,还要抵达韩谦与李知诰左右夹击过来的兵锋?

对徐明珍最好的结果,也许就是主力撤到淮河,从北岸的颍、泗等州就粮,而在淮河南岸仅仅控制寿县、霍邱等有限的几座坚固城池,保证待梁境稳定下来有重新夺得淮西的可能。

不管将来谁能在梁国大乱中胜出,徐明珍都能有所交待,也能最大限度保证寿州军的利益不受损,梁国也没有谁会事后指斥他从淮河北岸地区就粮。

不过,这么一来,淮河南岸的寿州、霍州、光州大部分地区,都将被韩谦与李知诰瓜分掉。

也就是说,棠邑控制的地域,最差的结果也是再增加一个半州。

又由于棠邑军正全速动员起来,到时候再大胆的往寿霍境内穿插、渗透,寿州军想不被缠住,兵马就得以最快的速度往后淮河沿岸的城池收缩,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驱赶寿州、霍州中部的民户北上。

这也意味着这些地区,至少还将有十数二十万丁口,落入棠邑的控制之下。

到时候不将叙州计算在内,棠邑所控制的人口及地域,都不会淮东之下了。

文瑞临再次赶去见徐明珍时,是在安丰寨。

安丰寨目前已成霍寿南部防线的核心,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寿州军在南淝河水及安丰渠沿岸修筑十数座防寨,都用大小栈桥、浮桥衔接起来。

楚侯》小说在线阅读_第9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左问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楚侯第9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