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就不是张文博该操心的问题了。
心里暗想:我无偿让你们研究我,还要我给你提供设备和仪器?我得多闲?
别说我解决不了,有办法我也不会管,自己想办法去吧。
于是轻描谈写的说:抱歉,这个只能你们自己想办法了,我认识的人不多,无法帮你们。
按理说:当地,也有全国著名的大学,也有著名的教授学者,可是竟然没人来参加,真是奇哉怪也!
外国科学家都来了,当地的不来,实在说不过去,莫非对张文博有成见?
这个说法就冤枉人了,不是当地科研人员,对这件事漠不关心;
这里如今汇聚了当世,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实乃科学界一大盛事,说没人动心,那绝对是假的。
实在是没脸和张文博见面啊。
人家在这方土地,整天忙着治病救人不说,还是完全免费,甚至倒贴钱。
这种行为,说是造福一方,万家生佛,毫不夸张。
当地任何一个人,都说不出和自己完全无关的话来。
但是人家在被人诬陷的时候,大家都在旁边看热闹。
除了少数几个人站出来,替这位神仙中人说话之外,当地集体,保持了观望姿态。
等有了好处就往跟前凑,这种行为,以他们的身份,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只好装聋作哑,只盼着这件事早早过去,等日后,再找机会,和张文博先生解除误会。
其实说全城的人,全在看热闹,倒是有些冤枉人。
大部分人只是对张文博太有信心了。
想着这种事情,在别人身上,肯定会被搞的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但是用来对付神仙,不是开玩笑吗?和找死的区别不大。
神仙肯定分分钟,把这身污水反泼回去,还让这些人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大家不但没想到帮忙声援,反倒都在等着看:想看看神仙如何绝地反击?把那些跳梁小丑,一个个捏死。
完全没想到,他们这么做,合不合适的问题。
直到事情尘埃落地之后,取得的结果,确实没让大家失望。
人家神仙都没有亲自出手,就只是她夫人出面,发了一个申明,就让形式完全反转。
再加上被神仙帮助过的,几位名人大佬,加以推波助澜,完全是摧枯拉朽之势,直接把对手,给拍进了尘埃里;
这都算轻的,最后竟然,给送进了监狱里。
这场热闹看的,实在精彩,太过瘾了。
正想拍手欢呼,神仙夫人的一句:以后再不救人,免的救出一群白眼狼出来,把大家打击的外焦里嫩,不知所以。
反应过来之后,仔细一想:自己这些人,还真是白眼狼,完全没说错。
神仙可是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彻彻底底的自己人啊。
然后在外地被人给欺负了呀,自己怎么没感到气愤呢?
如果换成自己被这么对待,会怎么想?
又如果,是自己的爹娘老子和亲人,被人给这么污蔑,自己还会这么无动于衷吗?
这种行为,完全是没把神仙当自己人看啊。
等大家都想明白之后,可惜,已经晚了。
想要弥补,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有深深的悔恨;
很多人,把自己脸都给扇肿了,但又有何用?
就算把脸扇成猪头,神仙也不会再回来了,这个白眼狼的名声,当地人是当定了。
想起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当成忘恩负义,不知感恩的白眼狼看待的眼神。
当地所有人,都感觉生无可恋。
直到听说神仙,又要前来东都,大家这才开心起来;
纷纷前往机场,火车站,想要迎接神仙大驾,以期能够,当面向神仙表示忏悔和解释。
结果人没接到不说,又一个消息,让大家惊恐万分:神仙哪都没去,直接住进了白龙寺。
这明摆着,是自己这些人,把神仙的心给伤透了。
住寺庙的意思,很明显:神仙要远离尘世,不和外人接触,大家伙可不就是尘世中人吗?
神仙这么做,摆明了,是要和大家分清界限的呀。
大家听后,心丧若死,怅然若失。
曾几何时,神仙选在东都落足,曾让大家欢喜自豪,神仙被万人敬仰时,自己等人,也与有荣焉。
是什么原因?让大家伙鬼迷心窍?在神仙遇难的时候,选择了看戏?
麻痹的,什么时候看戏不好?偏偏看神仙的戏。
自己这帮人,简直是禽兽不如,比白眼狼还白牙狼。
正在全城人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之时。
位于东都南郊的电子科技大学,接到消息:说国外来的科学家们,要研究神仙身体外面,那圈光环的构成成分。
想要借用一下,他们学校的实验室和仪器。
并再三确认:张文博先生,到时会亲自前来,配合科学家们,检测研究。
作为学校,直接用神仙称呼张文博,很不合适,只能称呼张先生。
校领导听说后,自然大喜,满口答应。
这可是弥补关系的最佳时机,错过这一次,不知道以后,人家还来不来呢。
就连已经退休,安享晚年的老教授们,听到消息都专门赶过来了。
学校方面,反复交代学生:张文博先生,在当地治病救人期间,为当地百姓,付出了极大精力和心血。
由于大家思虑不周,很又可能,伤了张先生的心。
为了弥补过失,你们要主动,和张先生进行沟通交流,拉近和张先生的关系,你们还是学生,张先生怪谁,也不会怪你们的。
于是等张文博一行,到达科技大学的时候,看到就是一副,彩旗招展,掌声雷动,夹道相迎的场景。
校领导和一帮教授学者,亲自把他们带到学校大礼堂,说是要举行一场欢迎仪式。
张文博赶忙劝阻:说我们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业,影响教学秩序。
再三劝解:这些形式主义,就不要搞了,直接去实验室,然后让学生们继续上课。
校方领导还以为:是张文博依然心有芥蒂,不肯原谅。
赶紧解释:这都是应学生的要求,学生听说您要来,都吵着要见见您。
还准备了节目,不是我们特意安排的;张先生您要是推辞,会让学生们失望的。
一个老教授看了张文博一眼,也劝说道:张先生,上次您被那些败类污蔑,我们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帮您说句公道话,是我们的错。
在这里,我们给您认错了,希望您大人大量,千万别和我们一般见识。
说完深深鞠了一躬,别的人,也都鞠躬表示赔礼。
张文博只好躬身还礼,好些教授,七老八十,他可受不起人家的大礼。
说实话,张文博只是对那些污蔑他的人,有些怨念,对别人,还真没往心里去。
大家也不知道实情,要是不分对错,帮亲不帮理,反倒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