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这么说完,那些宫女们,也都纷纷点头应是,一个个的都为陛下的机智感觉到折服,大家纷纷拍着马匹,没多久见到一个小太监快步的从外面跑了过来,一直跑到亭子外面,才说道:
“陛下,户部尚书萧复求见。”
萧复?不会是报表做好了吧?这么快吗?
吴琼心里哑然,这中午吃饭时间都还没到呢,那萧复这么迅速的?不过还是挥了挥手,说道:
“让他过来吧。”
“诺。”
没多久,萧复就被人领着进来了,方才还在与吴琼说话的那些宫女们,立马就安静下来。
吴琼也是一脸风轻云淡,听着萧复行礼后,递上来了一叠纸张,正是如同吴琼所说的,制造出来的表格。
此次在大周推行预防蝗虫之法的,也就山东,河北,关中等地最为紧急,其他地方的倒是可以徐徐再来。
萧复递送过来的,也正是山东,河北,关中等地的,此次灭蝗的大概财务报表,也就是预算。
这一次的,可就比之前的要详细的多了,吴琼看了一下,确实是按照自己所要去的,具细到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品。
这样无论是之后调查,审核,都有数据可循,要是出了错,有太大的出入,自然是要拿户部问罪。
吴琼满意的点了点头,觉得这么法子挺好,以后找机会看能不能大力推行一下,不过看完了关中和河北的报表之后,在看到山东的报表之后,吴琼愣住了。
因为上面,大部分的数据价格,都高的离谱,甚至于有些地方还都是空白的,压根没写。
这一看就不正常啊,吴琼地理就算学的再差,也知道山东河北关中,压根就是连在一起的地方,关中河北物价,劳务差距不大,怎么到了山东就不一样了呢?
而且还有地方没写,吴琼皱了皱眉头,知道事情不简单,这萧复不可能明知道这么大的差距还拿过来给自己,他定然是有事情想说。
吴琼故作微怒,将手中报表放下,随后哼了一声,道:
“萧尚书,这是何意啊?这两份姑且还算正常,山东是什么情况?你家后花园?”
“启禀陛下,请恕臣斗胆直言。”
萧复眼神不躲不闪,直起身子,说道:
“山东非臣之后院,但若陛下再不立削藩之志,这山东,便要成了齐王后院了。”
周围宫女,还有太监们,一个个的噤若寒蝉,吴琼看到这氛围,再听这话题也知道不对劲,那萧复此时已是眼中含泪。
真情三分,剩下七分全靠演技。
“臣斗胆揣摩上意,知道陛下今日所言报表,正有削藩之意,齐王因功封王,却独断专行,横行乡里,目无法纪,不尊王礼,专权跋扈,强征暴敛,鱼肉百姓,以往山东有灾情,他齐王自己不出钱出力,寻我们讨要的是最多,先皇在时,便已是变本加厉。”
“如今陛下临朝,他就如那西凉王一般,更不将陛下放在眼里,如今有蝗灾之兆,那齐王索要乃是最多,微臣这份报表,所写数额,只少不多,齐王自己收着山东的赋税,却还向陛下索要,这等逆臣,正该杀鸡儆猴!微臣句句属实,今愿为首,请陛下削藩!”
萧复也是下了决心了,他以为天子让他做这份报表,就是要他做急先锋的意思,去找了蔡丞相一分析,便坐实了这种想法。
既要削藩,他们这种士族大臣,那不用说的都是站队皇帝,还能有站队王爷的不成?都已经闻达天听了,这时候还做回去啊?
萧复这次,便是来做急先锋的,只要成功,说不得后世史书上要留一笔,正如蔡丞相所说,流芳千古啊!
吴琼倒是越听越惊,先不说这齐王是不是真的如萧复说的这般不堪,但他刚才有一句话,让吴琼惊讶万分,急问道:
“你说,这齐王自己收赋税?整个山东的赋税?”
萧复有点懵,上官女官倒是习惯了天子偶尔会冒出一些没有常识的话,赶忙说道:
“陛下,这齐王因功受封,按例,这山东乃齐王封地,这赋税自然是齐王自己收着了。”
吴琼心下一惊,这和汉朝时候的王爷,唐朝时候的节度使,有何区别呢?
“他有兵权吗?”
吴琼赶忙问了下一个问题。
萧复一听天子问兵事,立马就来劲了,还以为天子这是下定决心要削藩了,赶忙说道:
“明面上,这山东一地的兵权,不归齐王管辖,但这有钱之后,自然就有私兵,先皇虽只许各地藩王私兵不超三千人。但这三千人再有仆从之类的,那可就远远不止三千人了,臣听闻,这拱卫齐地临淄的,便有三万余众,若齐王振臂高呼,怕是少说也有十万可战之兵。”
【十万?!这也太多了……】
吴琼感觉到手脚有点发麻,这削藩的事情,搞得不好就是拼刀子造反啊,他对大周一无所知,但听萧复的话,如果属实,这大周必须要削藩。
虽说没了藩王,可能在军事上没有那么快的反应,但藩王还是弊大于利的。
没了藩王,我可以设都护,可以设军镇,怎么也比世袭罔替,越做越强的藩王要好吧?
世袭罔替的实权贵族,官员,那真的是没有半分好处的。
【看来要和武稚商量一下,削藩的事情了,但削藩不可操之过急,想想历史那些千古名君是怎么削藩的……】
吴琼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略微构思,沉吟道:
“朕,其实有个构想,名叫推恩令……”
“陛下,何为推恩令啊?”
眼前的萧复颇为精神的问道,只是吴琼张了张嘴,原本到嘴边的话,就停在了唇齿之间。
他突然想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推恩令好是好,但那是建立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当时的藩王基本都被打服,没被打的也不敢妄动,汉武帝才能顺利推行推恩令。
但自己现在所处的大周,光是一个齐王,振臂高呼都能拉起十万人马,这还只是大周国内第二大的藩王,还有一个第一次听说的西凉王,他才是天字第一号藩王。
再加上武稚乃是女帝,正统性本来就不如男人当皇帝,也是刚刚才继位,想来也没有太大的威望,这要是盲目推行推恩令,或者将推恩令的内容给泄露出去。
怕不是西凉王和齐王,直接就要扛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直接举兵造反,齐地先不说,西凉吴琼知道啊,就在长安卧榻之侧啊!
这西凉王据说实力最强,真要到时候直取帝都,按照现在自己和武稚一天换一次身体的情况,那铁定凉凉!
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安排将领,统筹全局等等这些方面,武稚姑且不论,吴琼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根本就是啥都不懂的小白。
吴琼望向了面前的小池塘,外有匈奴,突厥,吐蕃等外族觊觎,内有藩王做强之患,马上可能又要出来蝗灾……
真要把推恩令搬出来,怕不是直接快进到“陛下您何故造反?”,然后眼前这小池塘怕不就是武稚和自己永远的家了。
自己还能有自己的身体,武稚到时候怎么办啊?跟我共用一个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