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失望,但对罗章来说也没什么,这里他也不会驻扎太多人马,顶多留下一些士卒维持那里的秩序,看守港口罢了。
给刘仁愿的命令也是如此,让他留下一些人马,负责监督打造港口,其余人先回华亭县进行补给,等待后续的命令。
现如今的华亭县在孙仁师的督造之下,已经有了港口的雏形,且随着港口的建设,这里也变的渐渐富足了起来,并且形成了一个大的集市,更远处则有着一个城镇,长此下去,这里变成一座城市也是有可能的。
而此地可是罗章的封地,这里富足繁荣,也代表着罗章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罗章可不会做无用功,他要这块地看中的就是这里的深水港口,可以停靠大量的海船,当然这是在几百年后,在这之前,华亭县可没受人重视。
就是知晓这里以后的样子,罗章才先下手为强。
当时可是很多人都看不懂罗章的操作,觉得罗章是脑袋进水了,居然选了南方这样的一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地。
通过他们的调查,这里不过是一处河滩,除了沙子,只有沙子,哪里有什么价值。
然而打脸就是这么的快,这才过去半年的时间,华亭县就被打造的初具规模,若是再过个一两年,可以想象这里会繁华成什么样子。
当得知这里的情况之后,不知多少富豪商贾跑来了这里想要在华亭县购买一栋房子或者商铺,为的就是想抢占先机。
商人可都是嗅觉最敏锐的人,之前皇家码头刚刚打造的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都是不屑于顾,觉得罗章就是拿钱往水里仍,连陛下都跟着罗章疯,可后来如何?
皇家码头每日所创造的财富足够一个小家族全年的收入,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一个中等家族全年的收入,更别说皇家码头一年的收入会何等恐怖了。
这还是码头,还有一旁建造的小镇,一开始连一个购买的人都没有,罗章也不急,当码头火起来之后,码头的店铺水涨创高,现如今想要在那里买一个铺面简直难如登天,而当初不惜血本购买店铺的人则赚了个盆满钵满。
罗章就是财富的象征,就是财富的神话,现如今的他就是财富的引导者,华亭县这刚有苗头,就吸引了那么多人,可见罗章的影响力现在有多大。
而喷罗章的那些人,自然是一些酸儒,或者是一些不平之人,他们觉得世道不公,岂不知,罗章才觉得不公,回首刚穿越大唐的时候,到现如今,那叫说出来满眼都是泪啊。
华亭县的事暂时不多说,平壤城,在庆贺了三日之后,就接到了长安的飞鸽传书,命侯君集为辽东都护府大统领,统兵五万镇守辽东,其余人等班师回朝。
这只是一份简单的诏书,后续的诏书也在马不停蹄的奔辽东而来,这也是为了不耽搁时间,毕竟错过了时间,想要回长安是件很麻烦的事。
而辽东这里最大屯兵只能有五万,多了的话,一是朝廷负担太重,二是怕拥兵自重,五万人不多不少,不用朝廷负担,这里也能自给自足了。
对于陛下封侯君集为辽东都护府大统领,罗章是持保留意见的,这家伙看似人畜无害,可谁又能想到他人畜无害的面孔下有着不一样的一面,谁又能知道,这家伙在后世的史书中是造反派的一员,还是拥护太子造反扛旗之人。
不过现在太子跟罗章接触的多了,被罗章影响很大,已经没了后世所写的那些缺点,这就让很多人没了怂恿太子的机会,也避免了太子去造反的动机。
所以侯君集这样的人放在辽东也是件不错的选择,若是他想造反,那么不好意思,皇家海军的舰船会在第一时间就将大批将士给运送到辽东,将侯君集给剿灭,而不是层层推进的跟你去打。
要不是陛下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怕也会采取罗章的建议,直接登岛,向平壤城发动进攻,这样可以省却很多的人力物力与时间。
好在,罗章发明出了火炮,使得大军即使从陆路发动进攻,也能从容的击败高句骊,不让将士死伤太多,最终取得胜利,剿灭高句骊,剿灭新罗,百济,完全占领辽东,为大唐扩大了版图,做到了隋炀帝没有做到的事情。
长安,皇宫,在接到辽东大捷的消息后,李世民当天就大宴了群臣,来让众人分享他的愉悦,这件事对他来说可是意义重大。
千古一帝可不是说说的,那必须是文治武功都要比别人厉害的多,而李世民第一个选择翻越的对象就是隋炀帝,想要做到隋炀帝做不到的事情,攻下高句骊,现如今他做到了,心愿满足,开心是必不可少的。
不但是李世民开心,群臣们也开心,要知道这次征伐高句骊与征伐突厥一样,都是各方利益的纠葛,也就是说,大战的时候他们都是出钱出力,大战胜利之后,自然得得尝胜利果实,否则那些个文官们怎么会屁颠颠的准备那么多物资去支持陛下北伐。
这里面都是有着讲究的,李世民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要名,而这些官员则要利,不过利的大头当然是他占,否则怎么能显出皇室的身份。
可即使是那些汤汤水水,也够众人瓜分的了,且还是那种吃的饱饱的那种,否则这些人下次可就不会尽力了。
庆贺宴上,唯一不怎么高兴的就是长孙无忌了,他已经接到秘密的禀报,在高句骊的战场上见到了长孙冲的出现,虽然只是出现了一次,就被罗章等人所击败,但这样的事情传了回来,可想而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眼下知晓长孙冲身份的那些高句骊将官正与李靖的大军押解回长安,一旦这些人被押解而回,那他长孙家就是覆灭之时。
这可是叛国的重罪,且还不是第一次,之前在突厥阴了罗章他们一把已经令长孙无忌焦头烂额,现在又现身高句骊的战场,即使陛下再给他机会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给一个叛国者的家族机会了。
从庆贺宴的座次就能看出端倪,按照长孙无忌的地位,很明显是该排在仅次于陛下的位置,可现在呢,他被安排到了角落去了,离主坐隔了七八个位置,且在他这一桌,只有少数跟随派与他同桌,其他人都躲的他远远的。
谁都知道长孙无忌即将倒大霉了,现在还跟他接近那不是没事找事。
南方,南越之地,在北方大战进行到最后尾声的时候,这里的战争也同样趋于结束。
南越之地的人怎么都没想到冯家军会绕过那被他们视为屏障的荆棘丛林,从他们的后方本土向他们发动进攻。
一时之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由于大军都在与冯家军交界之地,本土根本就没多少军马驻守。
更何况,地面作战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南越之兵所擅长的,他们擅长的是丛林战,擅长的是袭扰战,何时面对面的与敌人大战过。
在冯家军发动第一轮进攻之后,南越军就溃不成军,一败涂地,一连丢了好几座城市,派出去求和的使者直接就被冯家军给当场斩杀,连谈都不与他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