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取得战果,自然是乘胜追击,在其命令之下,第二轮铁疙瘩也被装载上了弩箭之上,被发射了出去。
港口内,高句丽的船只想要开船躲避,可身在海港内的他们却根本跑不掉,只有挨打的份。
被一根根拴着铁疙瘩的弩箭击中,甲板上到处都是大火在燃烧,舰船上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人了,能跳海的都跳海了,不跳只有死,跳了海,游到海岛之上还有条活路。
见到眼前一幕,上官道有些失神,他知到自己败了,败的彻彻底底,原本以为自己在海港内占据优势,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若是他早知会发生这种事,说什么都要将舰队使出海港,打不过还可以逃,现在连逃都逃不了,被人来了个关门打狗。
“打出旗帜,我们投降,投降!让他们别打了!”上官道牙关紧咬,下达了一道他活了这辈子第一次下达的命令。
其身旁众将在听到上官道的命令后不由的松了口气,被俘,总好过硬抗死去的好,没看自己舰队的船员都跳海了,这还打个屁啊,打下去也是找死。
很快,刘仁轨就收到了手下的禀报,高句丽人投降了,接到这样的消息,刘仁轨并没有什么表示,在第一轮弩箭取得成果之后他就知道这战没什么问题了。
只不过他没想到高句骊人会投降,不过投降也好,不用消耗他的铁疙瘩,这东西虽说带了不少,但能省一点自然省一点的好,他们的海战可都靠此物,若是没了铁疙瘩,这海战就得真刀真枪的去打,那损失可就大了。
他可不想尝试跳板真刀真枪的拼杀。
虽说高句骊人发出了投降的信号,但大唐海军却并没有掉以轻心,只派出了几艘舰船进入了海港去控制敌舰,大部分舰船还是靠在港口外,只要高句骊人有任何不轨的动作,他们就会再次对高句骊的舰船发动毁灭性的打击!
好在,高句骊人是真的被打怕了,并没有什么行动,而是老老实实的让大唐皇家海军的军士登上了他们的海船,接收他们的海船。
看到这一幕,刘仁轨心中也是松了口气,命令船只全部进港,外面的风浪可不是开玩笑的,且越来越大,若是再过片刻与高句骊人发动战争,怕他们就没那么轻松了,毕竟战船不稳,发射出去的弩箭就会有偏差,这一点偏差弩箭就击中不了高句骊战船,而是掉落入海,这一仗又如何打?
若是高句骊人知晓,怕会气的吐血,只能怪天时不在他们这一边。
一个时辰后,上官道就被带到了刘仁轨的面前,看着眼前的高句骊舰队将领,刘仁轨冲着一旁懂得高句骊语的翻译道:“问他,他们为何会来到此地?”
翻译忙将这话传达给上官道。
听到刘仁轨的问话,上管道眼神有些闪烁,很明显他来这里肯定没什么好事,似乎也不想说出来。
刘仁轨冷哼一声道:“若不想被丢进大海里喂鱼,就老老实实的说,知晓这事的怕不止你一人,再给你一次机会,不说可就别怪我了!”
话语很快被翻译成了高句骊语,上官道的脸色微微一变,刘仁轨说的没错,知晓这件事的可不止他一人,还有他的副将以及船上的监军都是知晓的,他不说,不代表别人不说。
当下上官道就开口道:“我们来此是准备前往大唐琅琊山,在那里登陆,对琅琊郡发动进攻!配合突厥人骚扰大唐,令唐军首位不能相顾!”
“就你们这点人能起到什么作用?”刘仁轨嗤之以鼻道。
高句丽在这里的舰船也有十几艘,满打满算军士也就几千人罢了,几千人去琅琊郡在一开始或许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可之后定然会被反应过来的唐军所剿灭,琅琊郡可不弱,那里可是山东士族们的老巢,能弱就有鬼了。
“我们只是第一批罢了,还有两批舰队也在向琅琊山靠近,人数跟我们差不多,总共人马大约有二万左右,不仅仅是我们高句骊,还有东瀛人,也派遣了三支舰队向着琅琊山靠近,准备从那里进攻,人数也不少,我们这里占据了琅琊郡,突厥人从北南下,唐军可就自顾不暇了,另外我听说,吐蕃人也准备配合突厥人发动进攻,若真如此的话,大唐可抵挡不住的!”上官道竹筒倒篓子,将他所知道的事情完完全全的说了出来。
可就是这番话语令原本淡定的刘仁轨大惊失色。
高句丽不止一支舰队?还三支?东瀛人也参与了?也是三支舰队?甚至还有吐蕃人?
这要是真的,大唐危已啊!
“你说的可是真的?若是让我发现你说的都是假的,你可知道你的下场?”刘仁轨凝视着上官道道。
“我说的自然千真万确,我都被你抓了,这种事有必要骗你吗?再说,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得到消息了!不用我说都行!”上官道缓缓说道。
獐子岛,刘仁轨的战船停在港湾内,一场大战刚刚结束,他的舰队几乎以零伤亡的代价取得了胜利。
原本这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在听到高句骊将官上官道的一番话后,刘仁轨原本愉悦的心情顿时跌入了谷底,脸色十分的难看。
在其身旁站着的其他将校同样脸色微变。
实在是上官道说的这番论太惊世骇俗。
高句骊出动三个舰队,东瀛人出动三个舰队,就连吐蕃人也蠢蠢欲动,加上北方已经动起手来的突厥人,这就是一个各国攻唐的局面啊。
琅琊郡的确是山东士族的大本营,可那里再强,也不可能有上万的军士。
大唐有着明文的规定,地方军卒不得过千,这是一个维护地方正常秩序的一个数字,若是超过这个数字,只能是朝廷派去的军马,地方不允许私自招募。
之所以说山东士族能有那么多人,并不是说琅琊郡有那么多驻军,而是说这些世族大家里养着的家丁,别看他们只是家丁,但拉出去可并不比军队里的军士差到哪里去,甚至比军队里的军士还要更强,更厉害。
每家有个几百人,十家,二十家,三十家,这样堆砌起来有接近万人一点都不奇怪。
可即使如此,也不可能抵挡的了东瀛人与高句骊人加起来的军士,这两方的人马加起来足有四万,且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卒,完全不是每家出几百人,联合起来的士族家丁能够比拟的,更何况敌人可是有四万,数量上也完全碾压了山东士族的人马。
这也是刘仁轨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微变的原因。
在加上吐蕃的蠢蠢欲动,由不得他们不担心起来。
当下,刘仁轨看了眼港湾外的狂风暴雨,脸色有些阴沉,这时候出去无异于是找死,可这样重要的消息必须在第一时间传递给陛下知晓,好早做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