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载尚已经被炸的连人都认不出来了,高句骊那边虽然还有二人活着,但对这次来这里的目的,崔载尚并没有告诉他们,所以罗章问了一遍也没问出个什么来,只得回到自己的帐中。
在案桌上,罗章提笔写下,“手榴弹”,抢东西,信田有武,小野君,东瀛吉野家。
写完这些,罗章细细看着,很明显这就是有人知道他运送的是什么东西,才会让人来抢夺的,且此人心思极其缜密,居然饶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派人前来。
眼下想要揪出这个幕后之人只有去找信田有武口中的小野君,然而,这小野君也十分的谨慎,躲在洛阳,平时只有书信来往,根本就不照面,至于取书信的人,倒是可以抓起来先问问。
本能的罗章觉得,这里面有着什么惊天阴谋,但就是抓不住脉络。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他准备万全,在离开玉山的时候就让十八骑每人揣了一个“手榴弹”用来防身,这东西不拿白不拿,也算是运送的一种福利,可没想到十八骑身上的“手榴弹”在关键时刻还派上了大用场,否则当时他的那些人还真对付不了呼拉尔善等二十多名真元境强者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第一时间逃离。
在自己帐子里想了好一会,罗章依旧没有什么头绪,将笔一丢,暗骂自己真是无聊,这种事他去想做什么,直接将这事跟李君羡说不就得了,让他慢慢查去,查不出也是李君羡的责任,查出了他也有一份功劳,多好的买卖。
深夜,长安,某座宅院之中,身着番邦衣着的一名吐蕃贵族在厅堂里来回走着,似乎心情很是烦躁的样子,时不时的会向外张望一下,却没见到一个人影,这让其更加的心怀忐忑起来,眉头皱的更深了。
洛阳,同样是在一处宅院之中,穿着番邦衣着的东瀛人跪坐在厅堂里,面前有着茶具,像是在喝茶,但看其样子却并没有喝茶的心思,茶水早已烧开,可他却始终没去管,就那样静静的坐着,像是在等什么消息,或什么人!
长安郊外的一处庄园之中,一身着高句骊服侍的男子正在院子中练剑,看其速度极快,力度极大的施展着剑法,可知其心情似乎很不好,正在练剑发泄着什么。
一夜就这样平静的渡过,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二日一早,罗章就早早的爬了起来,招呼着人马赶紧装东西,准备回长安,至于呼拉尔善等人自然也得带着,这些人偷袭于他,目的不纯,自然得交给李君羡,让李君羡好好查查后面的事情。
罗章可不是个善茬,人家都在他头上撒尿了,哪还能让他好过,就算揪不出真正的幕后黑手,能将信田有武身后的那个什么小野给抓住也是好的,当然,罗章可不信大唐这部国家机器会就这点本事。
况且陛下若是知晓此事,也不会放过东瀛人与高句骊人,到时候又会是一番地毯式的清理这些番邦之人,对此,罗章举双手赞成,这些番邦之人不但威胁大唐,还威胁着他的家人,就不该给东瀛人与高句骊人进来,这样就省了很多麻烦。
只是大唐乃大国,若是下了这样的命令,会让很多人看轻的,觉得大唐怕了东瀛,怕了高句骊,所以这命令是下不得的,只能想想。
等一切收拾停当,罗章居中,十八骑开路,武绍斌陪在罗章左右,在更外围则是二千皇家海军,至于中间则是一辆辆马车。
这次罗章直接弄二千人马护送,看你们这些人还怎么偷袭,不过这二千人只能护送到城外,是不能够进城的,但那已经可以了,只要进了城他就安然无事了,到时候自然有人来接替他,将这些东西给弄走。
罗章是弄不懂陛下为什么要将这些东西弄去城里,这可是手榴弹,很危险的,但陛下怎么想不是他能够左右的,或许在他看来,只有弄回城里才会觉得安全,放在外面总不踏实吧。
在罗章带着大部队离开军营的时候,在军营大门前不远处,有着三股人马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他。
当看到罗章带着那么多人出营,都恨的咬牙切齿,暗骂罗章太狗了,居然带那么多人回长安,这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
这三股人马不用问就知道是来自吐蕃,东瀛,以及高句骊。
昨夜一晚,他们的人马都没回来,自然引起了他们的警惕,在第二天一早城门刚开之后,他们就亲自带着人沿路搜寻了一遍,最终昨日的战场给他们找到了。
虽然罗章的人极力的掩饰,但一夜之间根本驱散不掉那里的血腥气,而真元境高手的嗅觉自然也瞒不过,在一番搜查之后,找到了十几具残肢断臂。
那叫一个惨啊,看的来此的三拨人马倒吸凉气,罗章到底做了什么能让十几名真元境强者死的如此之惨,尤其是崔载尚那被炸掉的半个脑袋的尸体,看上去是一点反抗都没有就死掉了。
随后这些人在尸体周围又发现了一个个大坑,这些坑很是奇怪,并不像人挖出来的,而是像一瞬间形成的,看的三拨人马白色不得其解。
如此深仇大恨,这三拨人马怎能放过,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罗章所在的兵营等待起来。
最终等来的是罗章带着二千人马回长安的场景。
长安,皇宫,御书房,今日不用早朝,但李世民还是早早的就起身来到御书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正当李世民批阅着奏折时,密谍司统领李君羡就在黄公公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陛下,李大人有急事禀报,老奴带他进来了!”黄公公出提醒道。
李世民停笔,抬头看向李君羡道:“说,什么急事?”
黄公公退到一旁,李君羡躬身施礼之后,这才道:“陛下,昨夜收到了罗章的飞鸽传书,昨日其在回长安的途中遭遇三股番邦势力偷袭,要不是罗章早有准备,差点就让这些人得手了!”
“恩?三股番邦势力偷袭?还差点得手?说,好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番邦之人太猖狂了,居然三番四次偷袭于朝廷重臣,真当朕不敢对他们下手吗?”李世民有些愤怒道。
“禀陛下,这三股番邦势力分别为吐蕃人,高句骊人,以及东瀛人,三方人马共计二十余名真元境高手,原本他们是想埋伏罗章,对罗章进行斩首行动,可没想到罗章一路颇为小心,让人不停的在四周探查,还没等这些人偷袭就被罗章的哨探给发现了,这才没让这些人偷袭成功,更为绝的是罗章......”
“这些都是罗章传书中说的,至于具体情况如何,还需我带人去查看一番才可,不过现在罗章已经在往长安赶,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要回到长安,到时候陛下也可亲自对其询问了。”李君羡仔仔细细的回答道。
“好个东瀛,好个高句骊,居然藏着这样的心思!”李世民的目中闪着寒光,这是他要杀人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