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溢和冯国用二人根本来不及反应,身体像酒桶一般朝船外栽去。徐洪三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一个,双脚紧紧勾甲板上的缆绳,“小心,站稳。实在不行就蹲下。马上还有第二炮!”
“轰隆!”话音刚落,又是一声晴空霹雳。战船再度迅速向左侧歪去,然后迅速复位,将二人晃了个头晕脑胀。
“轰隆!”“轰隆!”“轰隆!”霹雳声一记挨着一记,连绵不断。紧跟在旗舰之后的第二艘阿拉伯三角帆船也开了两炮,然后是三艘哨船。总计十枚炮弹贴着水面砸向上游飞速靠近的敌舰,将河道上打得波涛翻滚。
全部射失,没一发击中目标。但炮弹落入水中之后造成的水波,却将敌阵右翼的两艘小渔船直接晃翻了个。船上的二十余名将士全都倒扣进了水里,数息之后才从稍远的地方钻出来,两眼望着正在缓缓压向自家军阵右翼的淮安军舰队,失魂落魄。
在他们的记忆里,水战向来是二百步左右用弩车,五十步以内用弓箭,两船接近用拍杆,然后是跳帮,混战。顶多再辅助以什么纵火,潜近凿穿等计谋,但后两种都属于非常规手段,轻易无法施展。像刚才那样,隔着五百余步就抢先下手的打法,却是平生第一次看见,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接受其存在。
“轰隆!”“轰隆!”“轰隆!”........不管他们接受得了,还是接受不了。淮安军的船队,在缓缓逆流而上的途中,第二次喷出了火焰。节奏非常缓慢,却像夏夜里的闷雷一样令人的心脏狂跳不止。
十枚炮弹当中,九枚全砸进了滚滚黄河当中,让河面上的波浪愈发汹涌澎湃。但是最后一枚,却幸运地砸在了一艘漕船的船头上,当即,就将目标砸得木屑飞溅,半边船舷都不知所踪。
“啊——!”数十名受伤的蒙元士兵惨叫着掉进了黄河。更多的小渔船被浪涛抛上抛下,就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脆弱不堪。
“开炮,开炮,立刻开炮!”巨大的漕船上,终于有人如梦初醒,叫喊着发出命令。旗舰上,十几名炮手哆哆嗦嗦地将火把凑向架在船头上的大炮,点燃引线,然后迅速扑向周围的缆绳。
“轰隆!”炮击声比淮安军那边还要响亮,一枚巨大的铁弹丸从黑漆漆的炮口当中喷出来,飞过三百余步的距离,在河面上砸出巨大的水花。
开炮的漕船立刻被巨大的后座力,推得原地停顿了一下,甲板,船舷,同时发出一连串“吱吱咯咯”的**。甲板上的士兵和水手们,被晃得东倒西歪。几个来自北方的旱鸭子,竟然直接被甩进了河水当中。
“开炮,开炮,立刻开炮!”旗舰上的水师统领周蛤蝲不花才不管几个普通士兵的死活,挥舞着宝剑,大声命令。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剧烈的鼓声在他身边响起,顷刻间将命令传遍全军。另外三艘没受伤的大漕船,也陆续喷出弹丸,将河面砸出更多的水花,白浪滔天。
几十艘小渔船连自身的稳定都维持不了,根本无法上前帮忙。只能尽力靠向两翼,避免在航道中倾覆,然后被双方的战舰碾作碎片。而对面淮安军的火炮,却愈发频繁了起来。一炮接着一炮,砸在五艘漕船的前后左右,将河面砸得像开了锅一般,汹涌澎湃。
“轰隆!”一枚巨大的生铁弹丸落在了仿阿拉伯三角帆船附近,水花腾空而起,将章溢和冯国用等人淋成了落汤鸡。
原本就有十五六斤重的锁子甲,被水泡过之后,贴在身上,愈发冰冷沉重。但是二人却丝毫不觉得难受,学着徐洪三的样子,两脚死死勾住甲板上的绳网,左手拉住护墙内侧的握柄,右手举起兵器,冲着对面已经驶到三百步处的敌军耀武扬威,“开炮,开炮,太慢了。太慢了,简直一群废物!老子就站在这里,有本事开炮来打.......”
“二位参军大人小心,马上是齐射!”徐洪三对两个菜鸟的表现见怪不怪,抬头看了看瞭望篮里的角旗,大声提醒。
“哎!多谢徐将军!”这回,章溢和冯国用两个书生都学聪明了,赶紧将身体伏低,尽量调整重心。
“轰隆隆!”几乎就在二人刚刚做好准备的时候,淮安军旗舰的甲板又是高高地朝左上方抬起。装作右舷处仅有的两门六斤线膛炮同时开火,黑漆漆的弹丸高速旋转着,切开空气,直扑三百余步外,刚才已经挨过一炮的那艘漕船。
对面的目标船头破碎,已经处于半失控状态,完全靠着水流推动在往下游漂。因此行驶的轨迹非常清晰。两枚高速旋转的铅弹沿四十度角从侧面切过去,第一枚炮弹贴着甲板掠过,带起无数破碎的血肉。第二枚炮弹,却不偏不倚砸在了吃水线上,在半边船舷上开了个巨大的窟窿。
“哗啦啦......”浑浊的黄河水倒灌而入,顷刻间,就令受伤的漕船竖了起来。破碎的船头高高扬起,沉重的尾部迅速沉入水下。船上的蒙古、色目将士一个个如同饺子般,“噼里啪啦”掉进了水里。紧跟着,整艘大船发出:“咯咯”数声,四分五裂!
第三百零八章黄河赋(下七)
两千石载重的大漕船,每艘上面,光战兵就装了三百多人。还有操帆手、桨手、伙夫、杂役若干,宛若一座漂浮的城镇,崩塌之时,惨不忍睹。
数十人在水里拼命挣扎,大声呼救。
上百人被沉船卷起的漩涡,直接带进了水底。
还有不计其数的人被破碎的甲板,木料,以及其他船上的物件挤压,在水面上硬生生变成了一堆堆碎肉。
红色的血浆,沿着漩涡在河面上快速扩散。
转眼,就将半边河面都染成了红色。
红色的河面上,还有无数火头在来回翻滚,烈焰腾空。
烈焰下,则是数以百计残缺不全的尸体。
尸体旁,飘着更多挣扎着的人头,每张面孔上,都写满了绝望。
这里已经不是黄河,而是冥河。
宛若地狱里的冥河来到了人间。
漕船周围那些驾驶着渔船,原本准备靠到淮安军战舰附近施展手段的水贼们,一个个吓得魂飞天外,根本不敢停下来救援落水的袍泽,头也不回就将渔船往岸边划去。
另外四艘漕船上的蒙古押队,却像疯了般,挥舞着钢刀,勒令炮手们加快速度与淮安战舰对射。船上的水手们,也被拥队官拿刀子逼着调整船舵和木帆,继续向阿拉伯船靠近。(注1)
他们船大,他们船上的将士多,如果能靠近淮安军进行接舷战,依旧有足够的把握,将局面搬回来。
然而,他们却太小瞧了对手的实力。
淮安战舰的几个舰长们,都是水师统领朱强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个人至少都有八个月以上实际指挥经验。岂肯以自己之长就敌军之短?立刻努力调整方向,让自己船身始终与对方保持着三四百步距离,不断用炮弹伺候敌人。
一时间,双方炮来炮往,将水面砸得像开了锅一样热闹。
不过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当那些充当“添头”的小渔船都被迫退出战场之后,双方的战果却都变得乏善可陈。
在没有瞄准具的情况下,三百到四百步,也就是另一个时空四百五到六百米的距离上,用原始的火炮对轰,能不能打中,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