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然后,他微微愣了下。

只见在那信上,写着一行标题。

《论计算科学在前沿研究领域的应用与未来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

此时此刻,远在德国的陆舟并不知道,自己寄往金陵大学的那封信,被一层一层地往上送到了哪里,最后又被谁交到了谁的手上。

相比起政治方面的事情,还是纯粹的科学更能引起他的兴趣。

从大使馆回来之后,他便和克利青教授前往了德国东部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

这座人口不到七万人的小城,几乎就是为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而存在的,安静地坐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一角。做个不恰当的比喻,这里就像是德国版的普林斯顿,远离城市的喧嚣,很适合读书以及养老。

不过,陆舟和克利青教授此行的目的地,却不是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而是位于小城郊区的螺旋石7-x研究所。

走进了研究所,克利青教授带着向陆舟来到了一间实验室,找到了这里的负责人,并且向他介绍道。

“这位就是我和你说的拉尔夫克雷伯教授,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十年,大概是这里资历最老的研究人员兼工程师之一了。”

“没错,我可是看着这台小家伙长大,包括它的父亲,”摘下安全帽夹在了胳膊下面,留着络腮胡的克雷伯教授咧嘴笑了笑,向陆舟伸出了右手,“欢迎!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很高兴你对这个伟大的工程产生兴趣。”

说起仿星器这个东西,和普林斯顿大学还有着不小的渊源。虽然如今在这项技术上领先的是德国,但这个概念最早却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莱曼斯皮策(lymanspitzer)教授提出的。

只不过这一想法在当时被认为过于超前,无论是从材料学还是工程学的角度来看,都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

直到十多年后,第一台仿星器的雏形才真正诞生。然而直到五十年后的今天,仿星器也仅仅是个雏形,距离完全实现那张理想化的蓝图,依旧还有不知道多少个五十年要走。

握住他的手晃了晃,陆舟不好意地笑了笑,谦虚说道。

“我只是一个数学教授,对核聚变没有任何研究,来这里打扰主要是为了满足我个人的好奇心,恐怕帮不上你们什么忙。”

“哈哈,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普林斯顿的数学教授比物理教授更了不起,”克雷伯教授哈哈笑了笑,毫不顾忌地当着一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说了一句对物理学家很失礼的话。

并没有给克利青教授反驳的机会,停顿了不到半秒钟之后,他将安全帽重新戴在了头上。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今天正好有一场实验安排。跟我来吧,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小家伙。”

说罢,他招了招手,带着两人向门外走去。

这座实验室是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旗下的“产业”,不过这种全球性质的研究,肯定不只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一家单位在做。

陆舟看过合作研究单位的名单,光是那些研究单位的名字便足以写满一页a4纸。如果这里论文的署名原则和cern一样,只要参与研究人人有份的话,只怕论文的头几页纸都得腾出来写署名。

不过,相比起这个庞大的合作研究团体来说,作为被研究对象的仿星器,却显得“小巧”许多。

跟随着克雷伯教授的脚步,陆舟和克利青教授两人来到了防辐射隔离室内,终于见到了螺旋石7-x的全貌。

安静地坐落在防辐射隔离室的中央,高约3.5米、宽约16米的仿星器,看上去就像是《星球大战》中走私货船船长汉索罗的“千年隼”号。

只不过刚刚经历一场大战的它,此刻正停靠在“星港”中,只能由着技术人员在它身上修修补补。

走近了过去,陆舟可以清晰地看见,各种尺寸的设备密布在装置的表面,无数电缆从装备上蔓延到各个方向,看似杂乱无章地纠缠在一起。

“这玩意儿……造价多少钱?”

“据说超过十亿欧元。”看着这台装置,站在陆舟旁边的克利青教授,有些羡慕地感慨了一句,“如果将研发成本一并算上,恐怕是个天文数字。”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经费,尤其令搞物理的同行们羡慕。

明明同样是马普学会,明明同样是物理研究所,但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的经费却比他们少上一大截。

我羡慕归羡慕,克利青也理解这种情况。

毕竟这种多国参与的合作研发项目,出资的不仅仅是德国政府,世界各国都在往里面砸钱。

“这么贵吗?”

陆舟砸了咂舌。

原本他还有些膨胀地想着要不要搞一台过来研究研究,但现在看来,还是搞台超算更现实一点……

“好了,别管多少钱了,预算不是我们需要去操心的事情,”拍了拍陆舟的肩膀,克雷伯教授笑着说道,“最后的调试已经完成,马上要开始实验了,现在我们去观测室。”

和在cern工作时的经历不同,强子对撞机自始至终都是运行在百米深的地下,除非持有专业资格证的工程师,否则根本无法进入管道内部。

呈现在理论物理学家们面前的,只是屏幕上的数据,以及经过进一步处理的图像而已。

而现在,呈现在陆舟面前的,除了连接在仿星器上各个部位的探测器之外,他甚至能通过一个类似于摄像头的东西,肉眼观测到轨道内部的状况。

观测室内,所有工作人员严阵以待。

“轨道密封性检测正常!”

“充填保护气体!”

“保护气体充填完毕,开始测压程序!”

“达到超导临界温度,电路充能完毕!”

“磁场运行状况确认正常!”

听完了各研究组的汇报之后,克雷伯教授立刻下达了实验启动地命令。

“点火!”

磁体电流达到15ka的瞬间,晶闸管快速开关关断,磁体电流转移至第一级耗能电阻上,产生2400v电压,使真空室中的气体被击穿,从而产生等离子体。

陆舟通过屏幕看见,一层淡红色的膜状物质,在扭曲的环形轨道中结成了一条扭曲的圆环。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幅景象还挺美的。

“……这些等离子体的温度在达到峰值之后将突破上亿度,几乎相当于恒星的内部。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阻挡这灼热的能量,即便找遍了太阳系也不可能有。”同样站在屏幕前看着,克利青教授在旁边轻声说道。

陆舟随口问道:“那仿星器是如何做到的?”

“依靠扭曲的磁场,”克利青教授解说道,“我们用磁场来约束它们,将它们束缚在有限的空间内,让他们远离轨道内壁。不过即便如此,它依然坚持不了太久……”

两人正说话间,实验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随着二级耗能电阻,晶闸管的开关闭合,电压下降到了1000v,与此同时电流上升至峰值,整个轨道内骤然被灼热的光芒填满,哪怕是隔着屏幕陆舟也感觉到了有些刺眼。

不过,这光芒并没有持续很久。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小说在线阅读_第3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晨星LL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