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身为理论化学界的诺奖级学者,他对于计算化学本身便有着深刻的见解。

虽然对于陆舟提出的理论模型存在着很多疑问,但这些所有的疑问,主要都是来源于数学方面。

而现在,陆舟已经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做了最大程度的细致的讲解,几乎将每一个公式的推导步骤,都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些原本存在的疑问,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那平静中带着激昂的声音,在会场内回荡久久不息。

一个小时的时间,恍然如一分钟,转瞬间便逝去。

不知不觉中,陆舟已经写满了第五张白板,并将目光投向了下一张,继续忘我地板书了起来。

在第六张白板上写下了最后一笔,陆舟向后退了两步。

“根据上述论证过程,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

面对着几乎写满的六张白板,正在说着的他,忽然止住了话头,陷入了沉思。

会场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静静地陪着他,一同陷入了沉默。

挂钟上的秒针,静静地转过了一圈。

这最后一分钟的考验,就如一个世纪般那样的漫长。

凝视着白板上的一行行算式,埃特尔教授喃喃自语:“毫无疑问……”

斯特拉曼会长立刻紧张地问道:“毫无疑问什么?”

埃特尔的脸上忽然舒展了一丝会心的笑容,捏在指尖的圆珠笔轻轻放下。

“毫无疑问,这就是新的化学。”

也几乎是同一时间,坐在会场一角的斯坦利教授摘下了眼镜,干枯的手指捏了捏眉心。

毫无疑问。

是他输了。

而且输的很彻底……

不,倒不如说,原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

想到这里,斯坦利教授的心中,忽然反而多了一丝宽慰。

那原本解不开的心结,也在恍然间解开了……

讲台之下,骚动的声音渐渐弥散开来。

不是因为忐忑不安,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理解了这套理论模型中的内涵。

同一时刻,讲台上的那人,也终于从入定中回过神来。

面对着白板上整齐的字迹,他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回头面向了会场,陆舟将手中的记号笔,轻轻放在了多媒体讲桌上。

在最后的最后,他用肯定的声音,宣布了那句所有人都期待已久的话语。

“……显而易见,我们的结论,是正确无疑的!”

几乎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

会场便被雷动的掌声填满。

那是认同的掌声。

是喝彩的掌声。

同时,也是为这一值得庆祝的时刻,送上的祝贺……

当一个理论已经被阐述得足够清楚,当一场报告会在演说的环节便赢得了如此规模的掌声,提问的环节反而显得有些多余了。

当然,在提问环节站起来提问的人依旧不少。

而对于这些问题,陆舟也都一一进行了详细地解答。

比起一个举手都没有的mrs会议来说,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进步。

这至少说明着,在场的听众是真正的,将他的理论听进去了,而不只是单纯地为了用掌声掩盖自己的无知。

报告会散场之后,有几个洪堡大学的博士跑上了讲台,兴奋地找陆舟要了签名,说是为了纪念这个可能被载入化学史的瞬间。

虽然并不认为历史会记载这种琐屑的小事,但陆舟还是满足了他们的请求,在他们的课本上潦草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台前走到了幕后,埃特尔教授向陆舟走了过来,用认真的声音说道。

“无论诺贝尔委员会是否认同你的理论的价值,我都会向瑞典皇家科学学院推荐你的名字。”

陆舟微微愣了下,随即笑道。

“不客气,”看着陆舟,埃特尔教授也宽慰地笑了笑,“该说谢谢的是我们,感谢你将这场报告会带给柏林,我已经很久没有听过如此出色的报告了。虽然我无法保证你能获得诺贝尔奖的青睐,但我觉得,至少被诺贝尔奖提名的荣誉属于你。”

按照诺贝尔奖的评选规则,曾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拥有推荐候选人的资格。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毕竟每年被推选的候选人通常有1000到2000人,经过两轮筛选之后,最终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有一个。

原则上是不能透露推荐人的,提名信息在50年内严格保密。

不过在最初的推荐环节,这个规定并没有被严格的遵守。

根据某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获奖感言,至少在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存在着“嘿,我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荐了你”这样的玩笑话,而被调侃者通常都会在坐立不安中读过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年,直到十月份的最终结果揭晓。

当然,和平奖和文学奖就不必提了。

连博彩公司都能提前“猜到”被提名者的名单,并且在名单揭晓之前开盘,这两个奖项早就已经被玩坏了。

陆舟开玩笑道:“你不应该告诉我,这样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惊喜可言了。”

埃特尔哈哈笑了笑:“只是提名而已,别太激动。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能把诺贝尔的奖牌捧回家就不错了。”

“这也……太打击人了吧。”

凭借一个新颖的理论拿下诺贝尔奖确实不太现实,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去检验。

但他觉得,即便如此,自己大概也用不着等上那么久……

对于诺贝尔奖,陆舟并不着急,也并没有因为埃特尔教授的推荐产生任何焦虑。

他觉得,对于自己而言,奖牌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一种认可,却并非促使他去从事某项研究的动机。

他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

安心做自己的研究,等缘分到了,该是他的东西,早晚都会有。

且不管陆舟如何看待自己的理论以及悬在头顶的那枚奖牌,几乎就在报告会结束之后,整个理论化学界都因此而轰动了。

这种轰动的反响,远远比陆舟的论文最初刊登在《jacs》上时要强烈的多。

与数学中的千禧难题一样,化学界同样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

只不过这些问题不像数学猜想那样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甚至连“谁更重要”这一问题在各大学派中都存在争议。

不过,即便争议存在,在有些地方国际理论化学界还是达成了共识的。

比如作为21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之首,如何建立精确有效而又普遍适用的化学反应的含时多体量子理论和统计理论,便是其中之一。

这念起来似乎有些拗口,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便是,如何准确地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何确定化学反应的途径?如何确定需要用到的催化剂?

以及,如何站在理论的高度,回答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

电化学结构界面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则是该命题中的某一类问题。

做个不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这个理论模型的建立,对于“化学界四大世纪难题”的意义,大概就相当于哈代-李特尔伍德定理之于黎曼猜想。

“哈代-李特尔伍德定理”确定了“黎曼函数在一定区间内的非平凡零点数目不小于kt”,而“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确定了“某一类化学反应的微观化学反应理理论”。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小说在线阅读_第3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晨星LL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