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最近刊登在《jacs》上的论文,在化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身为世界顶尖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马普所有义务对这篇论文表明自己的立场。

当然,这种表态不是随随便便发表个观点站队就行的。

考虑到这个理论模型对电化学界面结构研究的重要性,马普学会专门成立了一个跨学科的课题小组,集结了数学、化学、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顶尖学者,针对这个理论模型展开讨论。

身为课题组的成员之一以及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所长,埃特尔的意见,同时也代表着马普学会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意见。

也正是因此,在对待这个课题的时候,他尤为的慎重。

走进了会议室内,他看见法尔廷斯已经坐在了那里,手中拿着一份打印成纸质文档的论文,一丝不苟地审视着。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位大佬是代数几何与算术几何领域的专家,泛函分析并不是他的研究方向。然而身为一名数论领域的大牛,跨方向的研究对他来说并不是什稀罕的事情。

与此同时,身为格罗滕迪克之后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以及马普所数学研究所的所长,

否则,他也不会当上马普学会数学研究所的所长。

只不过,这位傲慢的日耳曼老头,在普林斯顿的时候就是这个脾气,回了德国老家之后非但没有任何改变,反而变本加厉了。

仿佛是故意说给埃特尔听的一样,法尔廷斯慢条斯理地说道。

“只有二流的数学家才会对如何将数学应用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感兴趣,在我看来这种东西根本没有阅读的价值。”

对应用的漠视是布尔巴基学派的一贯立场,对其它学科的“光荣孤立”通常被视作一种高尚。虽然在年轻一带数学家中已经很难感受到这种学科内的鄙视链,但在老一辈的数学家中,这种固执的观念还是存在的。

其中的杰出代表大概是已故的数论大师哈代,这位牛人除了研究之外,最爱干的事儿便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研究的是最纯粹最纯粹的数学,自己的研究没有任何数学之外的“用途”,并以此为荣。

然而很“不幸”的是,哈代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研究成果最终还是被“狡猾”的应用学家们拿走,并且在计算机和密码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当然,法尔廷斯这么说,倒不是说陆舟是二流的数学家,只是对他挥霍才华表示惋惜。

就在去年的克拉福德奖颁奖典礼上,他才说过当今世界上只有四位数学家有望超越他,并且在他看来陆舟是最有希望的。

然而现在,他有些犹豫,要不不要把这四个改回成三个。

在法尔廷斯的对面坐下,埃特尔眉毛挑了挑:“我不敢苟同你的观点。”

“我没有指望你能认同。就好像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欣赏古希腊的雕塑一样,你无法指望一个俗人,能够理解纯粹数学的美。”法尔廷斯淡淡地说道。

埃特尔的眉毛狠狠抽搐了下。

眼见两人又要吵起来,克劳斯冯克利青教授轻咳了一声,语气颇为无奈地在旁边打圆场道。

“够了,法尔廷斯先生,我们希望你提供更有建设性的建议,而不是来听你对我们百般嘲讽。”

克劳斯冯克利青教授是马普学会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的成员,虽然他不是所长,但他是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者,也是一位诺奖大佬。

“我没有嘲讽你们,”锐利的视线在论文纸上扫视着,法尔廷斯翻了一页,古板而固执地纠正道,“我只是在阐述事实。”

埃特尔和克利青交换了一下视线,决定在他把最后一部分论文看完之前,不再和这个顽固的老头交流一句话。

所幸的是,法尔廷斯也没有继续开口的打算,认真地看完了手中的论文。

良久之后,他将论文扔在了桌子上,给出了一个勉强算是认同的评价。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他的过程没什么大问题。”

埃特尔和克利青松了口气。

如果法尔廷斯教授都觉得没问题的话,那基本上就数学的意义而言,应该是没问题了。

克利青看着埃特尔,问道:“关于这个理论,你怎么看?”

埃特尔思忖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在我看来,问题也不是很大。但他的理论过于晦涩难懂,即便我们给出一个认同的评价,也无法让化学界接纳他的观点。”

克利青心中微微一动:“你的意思是?”

埃特尔点了点头:“没有什么比一场报告会更合适,越是难懂的理论,便越是需要与本人直接交流。”

食指在会议桌上轻轻点着,克利青思索着问道:“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合适?”

“我们可以,向普林斯顿发出邀请函,邀请陆教授来马普所访问交流,并给他提供一个面向整个理论化学界阐述自己观点的平台。”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主意。

克利青认同地点了点头。

“我同意你的观点,然而问题是,由哪个研究所发出邀请函呢?”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马普学会并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集权性质研究机构,各个研究所之间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

然而,这也是一个根本无需考虑的问题。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

“当然是我们物理化学研究所。”

“当然是我们数学研究所。”

因为声音太过一致,以至于说完之后,法尔廷斯和埃特尔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愣了下。

微微皱了皱眉,法尔廷斯用强调的语气说道:“他是数学家。”

埃特尔用难以置信地眼神看着他,据理力争道:“然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化学问题。”

见两人争执不下,克利青轻咳了一声,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意见。

“既然你们拿不定主意的话,要不干脆就在我们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不可能。”

“想都别想!”

面对两位大佬的联手呛声,克利青尴尬地轻咳了声:“我就是随口一说……既然如此的话,还是用传统而古老的方法决定吧。”

物理学家的传统。

自然是打赌啦。

“正面淘汰,反面继续,”从兜里摸出了一枚硬币拍在了桌上,克利青教授顿了顿,略微兴奋地继续说道,“当然,为了公平起见,我也会参加。”

距离陆舟的论文刊登在《jacs》上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关于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的争论也是愈来愈激烈。

也正是因为争论的原因,这篇论文受到的关注愈来愈广泛。

真正将这种关注从理论化学界推向整个数学界的,还是对陆舟的研究青睐有加的自然。虽然这次他的论文碍于专业性太强并没有选择《科学》投稿,但《科学》依旧给他的论文设置了一个“highlights”。

不只是如此,在《科学》杂志上,著名理论化学家、13年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的马丁卡普拉斯教授,受邀撰写了一篇科学评论,评论了这项研究成果。

“……我一直都有在关注他的论文,但没想到他的成果会诞生的如此迅速。毫无疑问,这是一项伟大的研究成果。而对于这项研究成果的正确性,我个人的观点是相当的乐观。因为它回答了不少关于电化学界面,我至今仍然抱有困惑的问题。”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小说在线阅读_第3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晨星LL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