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学术上考虑,作为院士的学生,也将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那些前沿领域的东西,而这也是陆舟最渴望的。
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他在申请面试的时候,申请的是卢院士的研究生。
而对于陆舟的选择,卢教授也是相当欢迎。
他已经很久没有带过研究生了,一是年龄大了没有精力,二是做研究实在没有时间,不过在看到陆舟在研究理论物理学上的潜力之后,他便再次动了收个学生的念头。
理论物理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尤其是在高能物理这一块,主要研究并揭示10^(-18)米尺度下的微观世界和高维空间的奥秘。
而数学,是除了粒子对撞机之外,研究高能物理的重要的理论工具。
两者相结合,往往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陆舟选择的方向,正是数学物理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方向。
对此,卢院士很期待。
实验楼的办公室。
陆舟在卢院士这里完成了报道,开始攻读他的理学硕士学位。
卢院士在向他说明了读硕士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后,简单地对他的情况进行了点评。
“……你在数论和泛函分析等领域的造诣很高,就如唐志伟教授和向华南教授在答辩之后对你的评价一样。数论我不了解,但泛函和代数这些数学工具,对研究理论物理都很有帮助。既然你选择了数学物理作为你的主要研究方向,那么我对你的建议是,有选择地听几堂物理课,无论是本科的还是研究生的课。再看几本理论物理学方面的书,尽快将物理这一块的知识补上来。”
停顿了片刻,卢院士继续说道,“对了,你的那篇论文发表了吗?”
陆舟回答道:“我已经投稿在《理论与数学物理进展》上面了。”
《理论与数学物理进展》便是《advances-in-theoretical-and-mathematical-physics》,现在论文才刚刚通过技术编辑的审核,进入同行评审环节。
视情况而定,也许这个月过审,也许下个月过审。
但无论怎么说,对于这本双月刊来说,看到论文登刊至少也得等两个月之后了。
卢院士点了点头:“这本期刊我的实验室也有在订阅,是个不错的期刊。你的那篇论文我看过,提出的观点也很新颖,如果审稿人是搞量子力学方向研究的话,应该能看出那篇论文的价值,过稿问题不大。”
想了一会儿,卢院士继续说道:“关于你的硕士学位问题,我对你的要求和别人不一样。想毕业的话,至少给我在数学物理领域发表两篇一区sci。”
陆舟立刻问道:“这篇算吗?”
要是算的话,他就只剩一篇sci需要发表。
快的话,没准年底就能拿到硕士学位?
当然,前提是老板肯放人的话。
卢院士笑了笑,点头道:“算。不过你也别总是想着快点毕业,该你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多做做项目,积累些科研经验,这对你海外求学会更有帮助。学校给你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我已经看过了,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我肯定会放人。”
言下之意,你要是提前完成了要求,我肯定不会卡你毕业。但不到明年这个时候,也肯定是不会放你走的。
听完卢院士的话,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确实有早点拿到硕士学位的想法,不过既然导师都这么说了,他还是不强求了。
反正一年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跟着院士做项目,开拓下国际视野也好。
“关于你的培养计划,我给你制定了一个课表,你照着我给你的课表上课就行了。另外,再和你说个事情。”
停顿了片刻,卢院士继续说道:“你可能了解过,我是lhcb华国组的负责人之一,关于‘五夸克态’的探索工作,已经进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现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升级已经完毕,情况乐观的话,会在五月份的会议之后,重启实验。我会在四月底启程前往瑞士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参与会议。”
说到这里,卢院士笑了笑,继续说:“如果你能在四月底之前通过我的考试,我倒是可以考虑,带你过去见见世面。”
关于五夸克态的理论,最早是由苏俄的圣彼得堡科学院于1997年时提出的,然而即便是提出这一结论的波利亚科夫自己,对这一结论是否真实依旧持怀疑的态度。
大概到了03年,大阪大学的同步辐射设施spring-8上的实验中,曾短暂观测到五夸克态的存在。然而在强子对撞机的实验中,都没有观测到应该存在的证据,所以关于夸克粒子究竟是否存在,一直是个争议性的话题。
时间很快到了13年,由华国主导的beslll国际合作组,于上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中发现了四夸克态物质之后,紧接着关于五夸克态物质的实验便被lhcb国际合作组锁定。
如果卢院士说的是真的话,那就不只是见见世面,而是见证历史了。
要问陆舟是否想去的话,那答案无疑是想。
只不过听卢院士的口气,那四月底的考试恐怕不会简单。
陆舟轻咳了声说:“教授,您打算考我,也得给我画个考试范围吧。”
“考试范围,好说啊,”卢院长笑着说道,“就高能物理好了,去看吧。”
mmp,这叫什么考试范围?!
画了和没画有区别吗?
一般来说,院士都是很忙的。
在院士的手下读研,相比起在普通教授手下读研来说,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自己支配。
在卢院士这里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陆舟便深刻体会到了这点。
办公室里一共有六张桌子,其中一张是属于卢院士的,另外五张桌子一张属于陆舟,另外四张分别属于四个博士。
而这间办公室,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着的。
金陵大学没有粒子对撞机这种牛逼上天的玩意儿,所以有些实验得到上京那边去做。老先生本身又是beslll、lhcb等国际合作组织的成员,除了实验之外,经常还会有各种会议要开,可能这两天还在上京,过两天便飞到了沪上。
陆舟掰着指头算了下,自从拜在卢院士门下之后,见过这位老大爷的次数,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而这仅有的几次见面,这位老大爷除了给自己画了个大到没边的考试范围之外,更是一堂课都没指点过自己,全靠自己下去学。
倒是物院那些老教授,因为总是去蹭课的缘故,他算是认识了一大圈。
因为这种放羊式管理,大多数时候,陆舟都是自己在规划自己的学习节奏。
而这样一来,和读本科的时候,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至少他没感觉到哪里有什么不同。
不过这样也好,陆舟早就习惯了这种自学的节奏。如果真有人追着他屁.股后面,天天过来给他布置作业,或者让他坐办公室里搞研究,他反而会觉得不适应。
每天要么刷刷系统给他布置的那份书单,要么看两篇高等量子力学、量子色动力学方面的文献,要么便是去蹭两节课或者讲座,提升自己在理论物理领域的姿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