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局驻沪行动总队搞得热热闹闹,陈明翔自然也没有闲着,无论是十六铺码头的事件,还是铁路被毁的事件,都给驻沪宪兵司令部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及时摸清楚敌人的动向,他就来到特高课刺探消息。
“我刚才到将军阁下的办公室,他没有在,是不是又到第十三军司令部去了?”陈明翔问道。
“你不是外人,有些事情和你说说也不要紧,自从十六铺码头的军粮被烧毁后,木下将军一直都在第十三军司令部参加会议,第六十一师团想把责任推给我们,将军阁下当然不答应,双方争吵好几天了。”五岛茂冷笑着说道。
军粮被烧可是恶性事件,而且这次的数量太多,甚至惊动了派遣军总司令部,谁也不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
第六十一师团的高层,当然想把问题推到驻沪宪兵司令部的头上,减轻自己的压力,而驻沪宪兵司令部呢,也是同样的想法,想推到第六十一师团的头上,就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这个事说起来双方都有责任,尤其是驻沪宪兵司令部,是隶属于陆军省管辖,第十三军司令部有管理的权力,却没有处理的权力,按照五岛茂的推测,双方吵到最后,也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完事。
“课长,十六铺码头的案件也发生几天了,云子小姐的特一课方面,到现在为止有没有什么进展?”陈明翔问道。
这种针对日军的重大事件,肯定是要归特一课来负责的,因为这不是普通的纵火案,背后还有抗日组织的影子。
“她最近正带领着特一课的特工,搜捕一个山城政府的党*政要员,我记得应该是姓吴,据说是个实权人物,一直潜藏在法租界内。”
“鉴于这个人的身份特殊,将军阁下特批她把十六铺码头的案件先放一放,集中精力先把这个人揪出来。”五岛茂说道。
山城政府的党*政要员,姓吴的,陈明翔立刻就知道是谁了,如果不是听到这个消息,他几乎忘掉沪市还有几个重要人物了。
这就要说到公共租界被占领之前的局面了,山城政府虽然在八一三抗战失败后丢了沪市,但是绝对不甘心放弃这座亚洲最大的国际都市和金融中心。
再说沪市虽然陷于敌手,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仍然在英国、美国、荷兰和法国等国的控制下,日本人的手暂时伸不到租界里,而且这些国家依然承认山城政府的合法地位。
仗着有租界作为屏障,不止是军统和中统这样的特务机构潜伏下来继续战斗,山城政府也派遣代表长期留在沪市。
这是因为山城政府无法放弃沪市,特别是租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利益,也需要这里的舆论为自己服务。
一个是中常委蒋波城,这是真正的实力人物,经常扮演委座代表的角色,还曾经代理过浙省和鲁省的省主席。
一个是中党*部沪市主任委员、三清团支部干事长吴劭述,这个人的地位虽然不是很高,可背景强硬,是中党*部大佬朱家华的嫡系。
朱家华是中党*部的另一派势力,不但是山城政府的组织*部长,也是中统局的局长,徐恩赠和戴立一样都是主持工作的副局长。
另一个是中党*部的组织部副部长吴凯先,以前曾经当过沪市党*部的组织部长和社会局长,是由中党*部大佬二陈提拔的亲信,否则也不会出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很明显,南造云子要抓的就是吴凯先。
这三个人里面蒋波城的地位最高资历最深,长期身居要职,是直接能和老头子对话的,吴凯先次之,吴劭述排名垫底。
“我们军统局和中统局掐的正厉害,戴老板对中党*部的人向来没好感,恨得牙根疼,天知道局本部会不会通知中党*部。”陈明翔等王真发完报说道。
军统局的死对头是中统局,而这个特务机构的幕后大老板,就是中党*部的二陈兄弟,也就是俗称的cc系。
中统局和军统局搞内斗的精彩故事,丝毫不比日本海军和陆军掐架逊色,两边就像是斗鸡一般,非得啄瞎了对方的眼睛不可。
“不会吧,这可是山城政府的要员,吴凯先如果被捕,扛不住宪兵司令部的酷刑而叛变,那中党*部在沪市的组织必然会受到致命打击。”
“眼下可是抗战时期,这里是敌后作战不是山城的勾心斗角,他也不是中统局的人,戴老板应该不会那么小心眼吧?”王真听到这句话大吃一惊。
她虽然是军统局秘密训练班的成员,但眼下还涉世不深,思想比较单纯,对于这些残酷的现实没有什么心理准备。
“你这话说的有点不太准确,吴凯先是二陈提拔的人,二陈又是中统局的幕后老大,单凭这层关系,他们就是一伙的,同一个派系不是同一个系统。”
“有些时候斗争比你想象的还要残酷,为了自身的利益,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你不知道,想要戴老板好看的人很多,其中中党*部是最为积极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戴老板要是出了事,很难说军统局的命运将会怎么样。”
“我是戴老板一手提拔的,很早就出来执行潜伏任务,在军统局也没有什么背景,眼下根基不稳,真有那么一天,我别说是保护你们,自身怕是也难保了。”陈明翔说道。
他其实也不知道这些高层的事情,也不是心理阴暗,都是老师潘琦吾和他说的,按照陈明翔的发展过程,在军统局已经被打上了戴老板嫡系的烙印,这辈子都别想抹掉了。
“南造云子居然盯住了吴凯先?有意思了,我们还都是沪市统*一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呢!”戴立接到电文后笑着说道。
“局座,我们是静观其变还是给中党*部传递一下消息?”毛仁凤问道。
这句话就很更有意思了,毛仁凤的话里也表明,的确存在着不告诉对方的可能性,与陈明翔的猜测很接近。
“一个吴凯先不值得我动这个心思,他和军统局又没有什么冲突,我到委座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时候,顺便提一句就行了。”戴立说道。
军统和中统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谁也不会向谁通报情况,戴立的做法看似大惊小怪,其实不然。
这两个机构关系越是恶劣,老头子越是放心,假如军统和中统混到一块,那就谁也逃不掉被裁撤的命运,这种现象是雷区,谁也不敢越界。
“总座,周希垣这个叛徒实在太小心了,我们很难跟踪他,而且出入都带着特工总部的特务,杀起来不那么容易。”汪福浅两天后,有些沮丧的说道。
“他住在特工总部行动总队第四行动大队的队部,我们只能选择在他外出的时候动手,可这个混蛋坐着防弹汽车呢!”
“眼下情报组的车辆没有到位,加油都成问题,买来也没法开,骑着自行车追不上他。”盛志成也觉得很丢人。
万利浪自从成为特工总部杭洲试验区的区长后,他陆续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处和第四行动大队的骨干,分批调到了杭洲,这也是担心总部的各部门,会和杭洲试验区抢地盘,所以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杭洲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