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车是在外白渡桥发现的,宪兵司令部对附近的水域做了打捞,并没有发现黄金,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外白渡桥,不是扔黄金的地方?”陈明翔笑了笑说道。
“您猜的太准了,我们在外滩公园那里,就把黄金沉入了江里,抗战的时候我们特务连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知道哪些地方能够藏匿物品。”周国骏说道。
没有得到答案之前,整个事情扑朔迷离,可是当谜团解开了,却又是那么的简单,陈明翔都不好评价,冥冥中似乎早有安排,不让日军把黄金抢走。
“这些黄金你们打算怎么处理?不用遮遮掩掩的,直接说自己的想法,把话说透了对以后有好处,大家可以坦诚的继续合作。”
“你们其实没必要告诉我,自己就可以把这笔财富分了,我也没有收缴的权力,这些黄金落到你们手里,总比落到日本人手里要好。”陈明翔说道。
一吨黄金价值一百多万美元,尽管眼下也是几百万美元的身家,可这笔财富对陈明翔来说也是个大数目,但他还真没有要吞没的意思。
说起来大家只是雇佣关系,并不是上下级,陈明翔不是没见过钱的人,此刻考虑的重点是,周国骏小组拿到黄金以后,会不会产生别的念头!
一百多万美元啊,在目前的年代,完全可以让这几个人舒舒服服的活一辈子了,还愿意舍生忘死的为抗日事业做贡献吗?
“我们商量了,这些黄金完全归您支配,这两年我们是依靠您,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单是救命之恩,还有再造之恩。”
“眼下您推荐我们进入军统,重新为国家效力,军人有仇必报有恩必偿,就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了,更何况,如果没有您的庇护,这批黄金也未必就是我们的,日本人一直没有放松追查。”
“先生,请您不必怀疑我们的决定,说起来我们也是有私心的,两年时间的接触,我们知道您虽然在沪市的名声不好,可肯定不是汉奸,这点判断能力还有。”
“能让我们加入军统,这说明您的身份非同一般,如果不是军统的大人物,就是山城方面的要员,只是为了抗日事业,才和这些日伪周旋。”
“除了我,兄弟们的家属都已经登船去山城了,脱离了日本人的魔掌,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们也相信,跟着您不会吃亏的,得到的回报,可能比我们每人十几万美元要多得多。”周国骏说道。
这批黄金只能说现在是他们的,但以后怎么样还很难说,就算能够顺利的捞出来,他们也运不出租界的地盘,日本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一次运输有风险,多次运输更有风险,出点事那就是死路一条。
其次,想要使用这批黄金,势必要兑换,银行是不敢去的,这可都是金砖,只能到地下黑市交易。
这样做也势必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日本驻沪的几个情报机构,在地下黑市有自己的眼线,大宗黄金交换钱币,日本人一定会联想到丢失的黄金。
再有,如果找地方把黄金埋起来,等到以后再起出来花,可问题是,谁知道局势会怎么变化呢?最可怕的是,万一日本人发现事情的真相呢,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无论特高课、丨警丨察局还是特工总部,那可都是潜在的威胁,不是没有成为谜案的可能,但也有破案的可能,概率也得对半分。
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担忧,这笔财富太过于巨大,大家都觉得心里不踏实,为了钱伤害到弟兄们的感情,不是没有可能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陈明翔,这位雇主对他们有大恩,给他大家都赞同,而且,这批黄金也能为他们获取一份不错的前程。
“虽然你们是用一吨黄金在赌自己的未来,心里肯定有些不舍得,但我还是恭喜你们,赌的结局还不错,我会给你们等价的交换。”
“过几天,用华通贸易公司的特别通行证,找个合适的时间把黄金捞出来,我告诉你们埋藏的地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黄金还是给你们守护比较好,对我来说,钱没有你们重要。”陈明翔微微一笑说道。
这几个家伙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完全能够猜到,知道用手里的唯一的资源向自己换个未来,这倒是比较聪明的办法。
至于这批黄金,陈明翔暂时还没有要交给军统局的意思,刚刚给了局本部五十多万美元,现在又给一吨黄金,把财务那群人惯出毛病来,遇到资金有困难就找自己解决,金山银海也架不住军统局几万人折腾。
果然,沽名钓誉的陈恭波,被沪市媒体和慈善人士的马屁拍的晕晕乎乎,当即决定由市政府出面举办赈灾活动,他认为这是担任市长期间的闪光点,能够大幅度提高自己在沪市的声望。
陈恭波自己任命自己为市政府赈灾事务委员会主任,陈明翔为副主任,八大局的局长为委员,决定拨款二十万法币,采购一千石大米。
“明翔老弟,这次大米采购的事情,由你和日军交涉,市政府也没有这方面的渠道,我问过行政院下属的粮食管理委员会,他们居然一毛不拔,说是各地的需求量太大,他们也是捉襟见肘,简直岂有此理!”
“我相信你的能力,一定要漂漂亮亮的把这个事做成,也让沪市的民众看看市政府的决心和态度,一千石大米虽然有点少,加上募捐善款买的粮米,喝稀粥也就够了,春节前后应该不会再饿死人。”陈恭波说道。
“既然市长阁下有命,明翔自然要竭尽全力完成任务,既然是救灾,那就不要太过于纠结粮食了,能糊口就行,活着是第一要务。”
“我想想办法,从外省调一些玉米面、豆子面进来,蒸点窝头给灾民做口粮,没有盐也不行,时间长了人会受不了的。”陈明翔说道。
以《新闻日报》等媒体和慈善人士组成的募捐委员会,在整个沪市组织了募捐活动,王真代表陈明翔参与,并且捐款十万法币。
在陈明翔的建议下,市丨警丨察局动用卡车,把那些没有房子的穷苦老百姓,集中到闸北区的工厂地带,这里被日军的飞机炸的只剩下残垣断壁。
社会局采购多个取暖煤炉和蜂窝煤炉子,用来取暖和做饭,而使用的煤炭,则是陈明翔靠面子从工部局要来的。
“郑总编,陈明翔交代了,要你们这些报社抓紧时间给陈恭波写文章,声势制造的越大越好。”王真说道。
华通贸易公司的两辆卡车,装着慢慢的破旧棉被和衣物,来到难民聚集地,这都是沪市老百姓自愿捐助的。
“请陈先生放心,我们几家报社,每隔一天就会用头版头条,大力宣传陈恭波市长的政绩,还有陈先生为沪市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的专业能力值得信任。”郑同辉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