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翔老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清乡委员会经济特务机关长金字俊治中佐,这是派遣军总司令部派驻清乡委员会的重藤宪文宪兵大佐,这是派遣军总司令部第二科的参谋小笠原清少佐,负责清乡委员会和派遣军总司令部的联络。”李仕群笑着说道。
既然来了苏洲,自然要到办事处所在地亮亮相,好歹也是经济专员和物资封锁管理处的处长,也是手握实权的人物。
按照官场的规矩,陈明翔这个清乡委员会成立两个月时间才刚上任的下属,要先到秘书长兼苏洲办事处长李仕群的办公室报到。
这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形式化的走走程序,这个大汉奸给他介绍了清乡委员会的几个“太上皇”,他们在办事处都有自己的办公室。
对管经济物资的金字俊治和联系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小笠原清,陈明翔还真不熟悉,以前没打过交道,但是重藤宪文这个名字,他可是早知其名了!
重藤宪文原来是日本陆军华中派遣军的宪兵队长,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杀人狂魔,没有丝毫人性的禽兽畜生。
仅仅在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到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这一年的时间里,重藤宪文率领的华中派遣军宪兵队,就屠杀了三万多名华夏民众,这是何其恐怖的数字?
挖眼、剥皮、刀劈、电击、自掘坟墓,其手段之残酷令人发指!这个鬼子的狠毒行径,早已经没法用词语来形容了,陈明翔恨不得把他剁碎了喂狗。
“陈君,说起来咱们属于一个系统的,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给驻沪宪兵司令部带来了很高的福利,司令官三浦三郎少将和木下荣市少将,对你都是赞赏有加。”重藤宪文笑着说道,倒是没摆什么架子。
他对陈明翔自然也不陌生,久仰大名也是真的,实际上在华夏的日本宪兵系统,还没有不知道陈明翔这个名字的。
就是因为这个人擅长做走私买卖,日本驻沪宪兵司令部也跟着成了待遇最好收入最高的宪兵机构,惹得同行们眼红的滴血。
重藤宪文还知道,陈明翔不止是驻沪宪兵司令部司令官木下荣市宪兵少将的嫡系,背后还牵涉到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第十三军司令部、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市政府等多方重要势力,是不能轻易得罪的角色。
“重藤君过誉了,我不过做了点分内的工作,在清乡委员会还请阁下多多关照,下次来的时候,我赠给您和宪兵队一批定制香烟,也权当是福利了!”陈明翔哪怕恨得牙根疼,也不敢有异常的情绪暴露出来。
一人送了一个装有一千美元的红包,这是陈明翔给他们的见面礼,中午在苏洲最有名的酒楼一起喝了顿酒,加上他在日本军方的特殊关系和地位,很快就和日本军官们拉近了关系。
“听说陈君在苏洲有两家工厂,规模扩张得的很快,在苏洲也是名列前茅,我会让宪兵队暗中照应,没人敢到你的地方撒野找事。”重藤宪文在离开酒楼的时候说道。
“感谢大佐阁下的帮助,我自然不会让您和宪兵们白白辛苦,每月支付给您二十万法币的补助,您觉得这个酬劳怎么样?”陈明翔说道。
江浙地区是传统的丝绸产地,丝绸一匹现在的市价是五千多元,但是日伪摊派和各种税捐,居然占据销售价的百分之二十五,等于每匹丝绸需要缴纳一千二百多元,这就极大的压缩了丝绸的利润,变得无利可图,甚至是卖的越多赔的越多。
但是陈明翔在苏洲和杭洲的工厂,根本不搭理汪伪政府的税务部门,谁瞎了眼,敢跑到他的地方收税?
就算当地财政局的税务部门,把官司打到财政部长周坲海那里也没用,谁敢捅上去谁倒霉,陈明翔现在是汪伪政府二号人物陈恭波的红人。
日本为了剥削华夏丝织业,在沪市成立了华中蚕丝株式会社,从蚕种、蚕茧、缫丝到销售,实施垄断性的掠夺。
可陈明翔的工厂不管这一套,根据他的要求,厂子不但收购了破产工厂的缫丝机和纺织机,还大批招收熟练工,扩大了生产规模,并且派人到乡下扶持桑园、收购蚕茧,打着他的名义那是畅通无阻的。
所谓华中蚕丝株式会社的人,遇到陈明翔厂子里的人也只能干瞪眼,装作没看到也就算了,敢叽叽歪歪,稽查队的教训这么快就忘记了?
华中蚕丝株式会社的日本商人,也不是没有上告到兴亚院华中联络部,说陈明翔破坏帝国的经济统制政策,但津田静枝部长懒得理会,日本财阀这段时间动作频繁,早就引起军部不满了!
陈明翔之所以要在苏杭两地收购缫丝厂和丝织厂,目的可不是单纯为了赚钱,也是想要保护当地的桑农、蚕农和一部分丝织业。
对日本来说,丝织业是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占据的分量相当重,对华夏沦陷区的压迫和搜刮自然更重。
首先,华中蚕丝株式会社对江浙地区的一百二十九个蚕种场实施了接管控制,倾销日本蚕种,但日本的,都是已经淘汰的品种,蚕农为此损失极大,产量不断的下降。
其次,华中蚕丝株式会社,对沦陷区的蚕茧实施统制,抗战以前,每担一百斤的蚕茧,收购价格是法币四百元,可日本人眼下给出的收购价,只有八十元法币,砍掉百分之八十。
就这样,支付的收购款只有三分之一是现金,其余的开具期票,等蚕茧缫成生丝销售之后再兑现。
苏洲和杭洲的缫丝厂、丝织厂大量破产,蚕农和桑农大量破产,华夏的丝织业受到致命的摧残。
陈明翔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来改变这一切,但他认为自己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是收购破产的工厂,给那些掌握技术的工人一口饭吃,另外就是贷款给桑农和蚕农,恢复原材料生产的能力。
抗战之前苏洲有电动纺织机两千三百台,手工纺织机三千台,可眼下登记的却只有电动纺织机五百台,手工纺织机一千台,不是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就是停止了生产。
陈明翔的缫丝厂和纺织厂,占据苏洲现有登记的三分之一机械数量,这一点也惹得华中蚕丝株式会社眼红,不断告他的黑状。
想要抵挡来自日本财阀的巨大压力,需要有日本军方强力撑腰才行,因此,他不但要给这些手握重权的日本军官送红包,还得拿出一部分收益作为分红,以此来得到清乡委员会的庇护。
他的工厂不缴纳任何费用,就是水电、材料费以及人工,这叫做成本费用,其余的全都是利润。
每匹丝绸五千块法币的销售价格,砍掉六成作为丝织厂和缫丝厂的费用,按照纯利润两千块法币计算,一月生产两千匹,那就是四百万法币。
陈明翔之前答应给李仕群和晴气中佐四成分红,而销售是掌握在他手里的,做账的时候,最多做到两百万法币。